•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吳巖少兒科幻新作《中國軌道號》的創作故事
    來源: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微信公眾號) | 三豐  2021年08月24日11:24

    吳巖,首位榮獲世界科幻研究領域的重磅獎項克拉里森獎的中國人,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教授、中國首家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創始人之一;當前中國的科幻文學方向博士生導師。已出版《生死第六天》《心靈探險》《中國軌道號》等科幻小說,《科幻文學論綱》《科幻文學理論和學科體系建設》等理論專著。作品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全國優秀科普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中國軌道號》獲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三豐:首先祝賀吳老師的《中國軌道號》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小說的題記“每當我懷念過去的時候總能看到未來的影子,久而久之我終于明白,筆下的故事都只是童年的渴望……”。我們都知道《中國軌道號》是吳老師的半自傳小說,以令人嘆為觀止的細節將讀者拉回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中國北京,以小巖的視角體驗那個“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我的問題是,您寫這部半自傳體小說,除了“懷念過去”的情懷,還有什么創作的初心在里面,創作中是如何體現您說的“未來的影子”?

    吳巖:《中國軌道號》的創作歷程非常久遠。早在我發表前兩部長篇小說之后,就準備要寫一本新的作品。回憶起來,小說要讓人有真實感的這種想法,在那時候已經非常清晰。可以說這個文體創新的設計,是20多年前就已經定下來的。

    第二個在當時定下來的,就是要寫中國的載人航天。因為載人航天在那個年代是保密的,沒有什么資料,我就開始了一系列探索的歷程。先是買到了大量已經出版的資料,包括錢學森的相關傳記和學術相關著作,包括科羅廖夫的專著和傳記,包括蘇美航天員的傳記,包括世界各國發射場、各種火箭運載器的資料等等。當然,最重要的是東一句西一句地找那些透露了中國載人航天秘密的文章。

    這個事情做起來很帶勁,也很磨人。而且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陷入技術之中,越看越沒有寫小說的念頭。找資料成了人生的第一個大事,我還用各種辦法到航天部的一些院所去親歷,買內部資料等等。我記得704所,就是在和平里那個所里面買到了一些書,特別有用,是四本記錄世界航天出事故的大事文集。

    我的故事設想,是中國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很早就完成了載人航天任務,但航天員飛出去回不來,在近地軌道上中留下一個大寫的人。但是,如你看到的,我已經鉆進了牛角尖,寫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跟別人談大家都說框架真好,寫出來就是一部史詩,但眼高手低,怎么也弄不好。我于是暫時放下這個作品。

    等我再開始寫這個小說的時候,已經是楊利偉成功完成首次飛行,中國的空間站進行了幾輪試驗,《三體》也已經出版。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故事就變得沒有那么大的意義了。但我欠我自己一個交代,也欠那些曾經知道我的創作設想、讀過一些稿子的人一個交代。

    此時,安徽少兒社的丁倩反復找我,要我重新開始寫作。她說,哪怕寫一個圖畫書也可以。于是我就跟她制定了些一套小幼銜接的科幻圖畫書的計劃。但我只寫了其中的兩本,忘記是什么原因,我們又談起長篇小說的創作。總之她說服了我回到長篇寫作。我在無法推脫的情況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中國軌道》的原稿。現在,時間過了這么久,原稿一定沒有用,而且又是給成年人看的,加上它們都在北京。

    在這段時間里,我逐漸明白,要想寫一個我能把握得住的作品,一定要是我熟悉的生活。我到底熟悉怎樣的生活?我這一生中到底有哪些特別想要跟別人分享的故事?我自然而然想到了童年。那是人生中第一個無憂無慮的日子,作業不多,課業壓力不大,能自由地嚇跑亂鬧,為找書費勁九牛二虎之力,而找到一本書就歡喜好幾天,這些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今天的我。我為什么不把這一塊疊加到《中國軌道》的故事上面呢?

    另一個讓我難過的是我媽媽的去世。2016年,我媽媽因為胰腺癌突然去世。生前她一直非常健康,無限地熱愛生活,對我關懷備至但卻又用克制自己的愛的方法去給我充分的自由。最重要的是,她去世前我根本就沒有好好地照顧她!等她走了,我才突然被巨大的內疚所壓迫。很長一段時間,我不能去想她,不能談她,甚至也拒絕懷念她,因為一旦她出現在我的腦海,我就禁不住會哭出來。我不知道怎么能紓解自己心中的攪在一起的各種對自己的怨念,為了能掙脫出這種情緒,我決定要去寫作。

    我給自己定下一些原則,我要把《中國軌道號》寫成《中國軌道》的一個童年版,這種寫作不是少兒化,不是簡單化,而是要用幾萬個大氣壓把原來的成人故事壓制成一個新的、以兒童為主人公的故事。這其中包含著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和我在那個年齡上所有的對未來的期許,我相信那些曾經激發我從童年走向成長的向往,在今天還是能被讀者所接受的。而且,我有點自以為是地想,也許他們跟我們只不過向往的內容有點差異,但向往的方式、走向、方法其實是一樣的。我不知道想得對不對。但愿我是對的。

    三豐:我給《中國軌道號》的科幻歸類是“或然歷史”(Alternate History)。用大劉的話來說,就是“《中國軌道號》把科學幻想疊加到真實時代中,構成了一個處于真實和虛幻之間的想象世界,讓人回味和感慨。……把極其超前的技術科學用科幻想象放置在一個落后的時代,構成了獨特的科學幻想世界。”

    您是如何看待大劉這個評價的?您覺得“或然歷史”有什么樣的獨特魅力?在《中國軌道號》中有哪些具體體現?

    吳巖:《中國軌道號》出版之后,我們給一些作家、教師、學生試讀。感謝許多作家對這本書的中肯評價。慈欣的判斷都是對的。原因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心其實是相通的。就像我看到他寫的《球狀閃電》《三體》中那些內容,馬上就會心地一笑。這個笑是只能被我們那個年齡的人所理解的。這不就是寫的我們那個年代的共同的夢嗎?上百萬的學生參加高考,都是奔著北京大學物理系去的,物理學是世界上最高的學問,打開粒子世界的大門,占據科學的制高點,就是那一代人的夢想。大劉不就是在用自己的筆圓這個未能實現的物理學家之夢嗎?

    說得有點遠了。感謝慈欣和所有支持這本書的作家、編輯、教師、還有孩子們。我知道西夏、蕭建亨、韓松、周群幾位都是讀了不止一遍,且做了許多筆記的。感謝他們。

    談到或然歷史,我沒有什么發言權。我寫作的初衷,如上面講的,就是要在文體上做個獨特的改變,讓想象跟真實分不清。這一點,看來是做到了。許多人說,這不是科幻。我把這句話當成對我的表揚。

    事實上,小說中沒有多少是真實的。但所有的內容,又都是真實的。寫完之后,我才知道,我制造了一個本體論意義上的怪物。我覺得對這個怪物的許多特征,其實大家都沒有來得及注意。相信時間會告訴大家,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包括作者在內也未能發現的東西。

    三豐:小說似乎沒有定一條明確的主線,而以段落的形式由小巖自己記述了三年級一年的生活。每個段落有自己的人物和故事線,相互之間并無必然的勾連。這是一種更接近于描寫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的創作方法。這樣的手法與一般的兒童冒險小說有很大的不同(PS:個人認為有兩個故事原本可以寫成情節抓人、張力十足的兒童冒險小說)。

    吳老師是有意選擇這樣的創作手法和結構的嗎?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會不會擔心小讀者在接受上的少許困難?目前收到的兒童讀者們的反饋如何?

    吳巖:把小說寫成幾個松散的故事,是設計好的。

    寫這本兒童小說之前,我又回頭看了許多心目中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短篇小說。我覺得短篇小說適合我的能力。我喜歡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喜歡曹文軒的《草房子》,喜歡宮本輝的《螢川》,喜歡安東諾夫的《在電車上》,我想把小說寫成那樣的故事,淡淡的,懷舊的,一個跟另一個之間些許有點聯系。但因為習慣了原來的那種科幻小說寫作方法,所以,目標并沒有達到,四個故事之間相互聯系還是太直接了。

    說到這個我要感謝所有對這本書的出版做出貢獻的人。責編丁倩,她對我的各種創新都沒有任何異議,只是帶著她的團隊全方位地為書的出版服務。我要告知大家一個秘密,其實,這本書的原稿比現在的稿子多出許多許多,我講了許多童年時代的北京故事。是丁倩和團隊替我把節奏從這些故事中凸顯出來。

    還有封面畫家小德,這個第一稿設計就非常棒。后來,編輯團隊又跟他豐富了內容,把北京城疊加上去,讓整個故事的畫面站位穩定下來。讓真實跟想象交織得完美起來。本來,四章的題圖我希望能用中國山水畫來做題圖且要帶上點裝飾風格,但因為時間緊迫無法做到。但現在的內文各種插畫也非常精致,重要的是留白很多,跟小說的風格一致。

    你說起小讀者接受的問題,我要同意你。兒童文學有兩種,一種是孩子們抱起來看無法停止,另一種是他們要克服困難去看,但看進去,覺得這里存在著美。

    《中國軌道號》可能剛剛看的時候對讀者并不友好——抱歉我用了一個產品說明的詞匯——但讀進去的時候,有萬種世界和無限遐想等待著你。目前收到的反饋,40歲以上的人反饋很好。40歲以下的,包括大中小學生,如果克服困難看進去的,多數也覺得挺好。少數覺得是一杯白開水,沒東西。無論他們怎么看,對我,這本書中想說的話太多了,埋設的梗也太多了,幾百萬個大氣壓壓出來的晶體里面,原有世界的每一個面都只能看到微弱的閃光,而且每一次看閃光都是不一樣的。讀的時候要有一副能接受瞬間發出信息的眼睛,還需要有能處理壓縮信息的大腦。

    讀科幻是個不容易的事情。周群老師組織過一個線上的青少年讀者交流會,有個廣東這邊的初中生就說,他看的時候,把每一個過去生活中不明白的詞匯都查了查,他看到了一個過去沒有想到的世界。我特別贊賞這個同學的做法。也是那次交流會上,有個小朋友,是個小學生,她說,她學到了許多知識。

    我接下來跟她對話的時候,跟她說不要相信書中給你的是知識,科幻小說不會給你知識,知識要去科普讀物或者教科書中閱讀。對科幻小說作家說的一切,都要去質疑。這個是真的嗎?那個是真的嗎?真有鎖龍井嗎?航天器反饋艙的艙門真的是智能設備嗎?宇宙能像作家說的那么扭曲嗎?還有,人真的必須忠實自己的內心嗎?不忠實自己的內心聲音是不是也能度過一生?問啊!

    三豐:吳老師還有什么新的創作計劃嗎?能否透露一二?

    吳巖:本來想沿著這個思路寫下去。寫完了自己的《童年》,要寫自己的《在人間》和《我的大學》。但前兩天突然覺得,好像這個路已經走過了,再這么走又重復了。所以,暫時可能什么都不會寫。思考的時間永遠比寫作的時間要長。對科幻小說,就更是這樣。

    本次訪談主持人

    三豐:中國科幻研究者、評論家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首席研究員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999|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99re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久久精品国产黑森林|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av|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网站|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性感美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看蜜桃|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