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尋寶隊”:兒童文學套系“爆款”方法論
劉義杰(明天出版社知識讀物編輯部主任)
從2020年5月1~3冊上市,到2021年6月6~7冊上市,“神龍尋寶隊”共出版7冊。目前,該套系銷量已經超過了40萬冊。
明天出版社長久以來奉行的核心理念是做精品書,精品書又可以說是常銷書,有生命力的“長命”書。我負責的部門是知識讀物編輯部,按照社里的規劃,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深耕少兒科普讀物和少兒人文社科讀物兩條產品線。近些年來,國寶和歷史題材熱,由此生產了很多“爆款書”。這些書中,不乏一些好書,但更多的是針對家長心理和迎合市場銷售趨勢,做的一些跟風書、高定價低折扣的書,這類書能夠憑借營銷上的超常規操作,短時間成為“爆款”。但我們來做這樣的書,能賣5年、10年嗎?
盡管我們一直想做一套國寶和歷史題材結合的圖書,但如何去踐行做精品書的核心理念?如何讓選題契合明天社營銷和發行資源?這就顯得有一定難度。
讓爆款書成為常銷書
“神龍尋寶隊”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推出3冊。這套書的叢書名最終確定用兩級形式的標題:“神龍尋寶隊”便于孩子們記憶,“藏在國寶里的中國史”是這套書價值和內容定位。
市面上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爆款書”出現,但“爆款書”成為常銷書的數量有限,原因就在于只有好的作品才能夠經受住時間的檢驗。
“神龍尋寶隊”講述了十歲女孩岳小萌尋找國寶的時空漫旅。在一次突如其來的地震中,岳小萌誤入國寶守護者龍三子嘲風送國寶回家的法陣中,將國寶意外丟失。在嘲風的協助下,她與幾個好朋友組成尋寶隊,踏上了漫長的尋找國寶之旅。嘲風可以招來“白鹿”打開時空“任意門”,讓尋寶隊穿越時空隧道去到古時候不同的文化與部落中做知識考古式的游歷。可以說,“神龍尋寶隊”盡管致力于歷史知識的科普,但其人文歷史與兒童文學恰當融合,富有成人的主體意識又不失文學性。
好作品需要被解讀
好的作品需要被解讀,只有挖掘出作品的價值,讀者才能夠對作品有更深層次的認識。這套書成書后,我們通過文物和兒童文學兩個角度進行挖掘。為此,我們邀請了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中國文物學會副會長陳麗華從文物的角度進行解讀,邀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沈石溪、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王志庚從兒童文學的角度進行解讀。
在隨后的市場推廣中,我們邀請了特級教師,像李祖文、王樂芬等多位教師,從老師和家長的角度,對“神龍尋寶隊”進行了解讀,帶給我們很多深層次的思考,也提高了對作品的認識。
近期,我們又邀請了一些兒童文學評論家,請他們以專業的角度,對作品進行解讀。他們將作品放到兒童文學發展脈絡上尋坐標,與中外兒童文學進行比較。不僅讓我們認識到這部作品的特點,也讓我們更深入理解了兒童文學 “跨文體”“交叉性”的特征,以及兒童文學的開放精神與超越常規的美學追求。
特殊情境下的持續營銷
“神龍尋寶隊”這類圖書,最好的營銷方式,是到書店、校園中去,到孩子中間去。但這套書上市的時候,正好碰上了新冠疫情。這對我們來說,挑戰非常大。因為傳統的營銷資源用不上,新型的營銷資源,此類圖書又不占優勢。社長非常有魄力,將該書列入了社里的重點項目,專門成立了“神龍尋寶隊營銷小組”,抽調編輯、營銷、發行等專門人員進行營銷策劃:重點渠道、重點營銷,由點到面進行市場引爆。
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我們在線上渠道做了十余場各類直播,撰寫了大量的文章進行投放,也邀請說書哥哥等抖音號進行了短視頻推廣。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與作者,還有喜馬拉雅進行了很好的互動,喜馬拉雅邀請了著名主播昌輝叔叔錄制音頻,并將該書作為重點品進行推廣,到目前為止,音頻收聽量已經接近580萬。在線下,我們在上海書展、天府書展等期間也做了一系列活動。除了讀者群體,越來越多的閱讀機構,也表達了對這套書的認可,比如約讀書房,就將我們的圖書作為了共讀圖書。百班千人計劃也將我們其中的一本圖書列入了2021年暑假共讀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