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青年作家》2021年第7期|俞勝:再游三坊七巷(節選)
    來源:《青年作家》2021年第7期 | 俞勝  2021年08月25日07:06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筑遺存之一”,被譽為“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脈昌盛之地”。迄今為止,我一共來過此地兩次。第一次是在四五年前,那次來去匆匆的,到了三坊七巷卻沒有時間多看看,只參觀了林則徐紀念館和林覺民故居。

    林則徐,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我心目中的一位“完人”,來到福州自然不能不去他的紀念館看看。那一次,我是懷著一顆朝圣的心來到他的紀念館。奇怪的是,四五年后再回想第一次在他的紀念館里看到了哪些東西,記憶卻并不十分深刻。只是那一次在這里購買了一本《林則徐家書》,四五年來,簡直成了我的枕邊書,時不時拿起來翻翻,從中汲取一些為人處世的營養。

    那一次,印象深刻的是,在林覺民故居重溫林覺民的《與妻書》: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我們這個偉大而古老的民族,每當陷入生死存亡的關頭,總會有許多仁人志士奮起,他們為了民族的未來、為了大多數人的幸福,舍小家顧大家、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他們是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并得以走向強盛的優秀基因。

    《與妻書》收入初中語文課本,對于我們來說早已耳熟能詳,但和在他的故居重溫這封絕命書時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睹物思人,看著他的遺物、想著他曾經在這里生活的場景,心中再默念一遍《與妻書》,只覺得滿胸腔都是一種崇高和偉大的東西在激蕩、在回旋,激蕩、回旋得人熱淚直在眼眶中打轉。

    那一次,我還知道了,林覺民的故居也是冰心的故居。黃花崗起義失敗后,林家為避滿門抄斬,匆忙賣掉了自己的老宅。買下林家老宅的人叫謝鑾恩,他是冰心的祖父,冰心小時候就在這棟房子里居住。

    我們這所房子,有好幾個院子,但它不像北方的“四合院”,只是在一排或一進屋子的前面,有一個長方形的“天井”,每個“天井”里都有一口井,這幾乎是福州房子的特點。這所大房里,除了住人的以外,就是客室和書房。幾乎所有的廳堂和客室、書房的柱子上墻壁上都貼著或掛著書畫。

    ——這是冰心在《我的故鄉》一文中回憶這座老宅的文字。那一次,還有一個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林覺民故居出來,恰好碰見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正在給四五位學者模樣的人講許多福州名人之間的關系,她身材不高,穿著素雅,氣質像一位大學里的教授,娓娓道來:

    和這座房子有關系的,除了冰心,還有林徽因。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是林覺民的堂兄。在林氏子弟受教的私塾里,還有林白水和林紓。1903 年,林白水創辦《中國白話報》。前幾年有人寫過《萍水相逢百日間——記林白水之死》一文,紀念林白水。林紓則在1895 年參加了“公車上書”,是中國新文化的先驅人物,先后翻譯了《茶花女》《黑奴吁天錄》等四十多部世界名著,為國人打開了一扇了解西方文學的窗戶。

    她如數家珍地介紹著這些盤根錯節的關系,臉上帶著一個福州人自豪的微笑:林紓進京會試時結識了同鄉林旭。林旭是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輕的一位。林旭的妻子沈鵲應,就是福建船政大臣、兩江總督沈葆楨的孫女;而沈葆楨又是林則徐的女婿……

    一時間,我聽著她的如數家珍,不由呆了一陣,似乎有什么東西像利劍一般刺穿了我的心靈,是什么東西,我卻說不出。再看她已帶著一行人談笑風生地往巷子的那頭走了。好幾個舉著三角旗的導游,帶領著一群群游人雜沓而來。她的身影轉眼間消失在人流中,以至于我至今都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在福州的什么地方工作?怎么對這些人物關系了解得這么清楚呢?

    那一次,我就想,三坊七巷,這是一個什么地方啊,怎么會有那么多中國歷史上的璀璨星辰聚集在這里?

    但那一次,終究是來去匆匆,有些念頭也只是如電光火石,偶爾在腦海中一閃。離開三坊七巷,混跡在嘈雜的市聲中,那些偶爾閃現的念頭便被淹沒得無影無蹤。

    這一次做客福建省八閩書院講堂,入住的酒店就在三坊七巷,時間上就比上一次要從容得多。完成任務后,我在夜晚的石板街上走,街上已游人稀少,身后的石板似乎正震顫出我的足音——這是一個什么地方啊,怎么會有那么多中國歷史上的璀璨星辰聚集在這里?

    據說歷代封建王朝中,中進士數量超過千人的縣全國僅有十八個,其中,福建就占有4個:閩縣(今福州)、晉江、莆田和建安(今南平)。有一個說法,福建之所以人才輩出,與歷史上北方士族因戰亂南遷有關,像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唐末的“五胡亂華”,“衣冠”紛紛“南渡”。也就是說,福建之所以如此出人才都是因為讀書人的基因遺傳得好。但我總覺得,基因的遺傳只是內因,父輩如龍虎,子侄輩如豚犬的比比皆是。福建人才如此星漢燦爛、洪波涌起,一定還有他的外因。那么,這個外因是什么呢?外因真的如南宋福建人陳俊卿說的“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嗎?道理似乎是這樣,用在其他地方應該也不錯,似乎“放之四海而皆準”,可是用到三坊七巷的士子身上,就不那么準了。要知道,當年的三坊七巷可是達官貴人聚集之地,有人說,當年的三坊七巷之于福州,就好比紫禁城之于北京。這些富貴人家的子弟是如何做到“富而不驕,貴而不舒”,并且讓“讀書人的血”一直往下流傳的呢?我一邊往夜晚的林則徐紀念館走,一邊思索著。腳步扣在石板上,像是發出一聲聲探詢。石板街的兩旁,大紅燈籠亮得紅火,古色古香的民居,讓我恍惚走進了林則徐的時代。

    不出所料,夜晚的林文忠公祠大門緊閉,我仰望著高大的牌樓式門墻,不由想起林則徐告誡長子的話:“用力之要,尤在多讀圣賢書,否則即易流于下。”他告誡長子,如果不讀圣賢書,人就容易滑入下流中去。

    三坊七巷的達官貴人,身居廟堂之高仍然如此不忘提醒子孫,要時刻謹記勤勉、努力、向上、向善,唯其如此,家族的一脈“血”才能世世代代流傳并且興旺發達開來。

    是夜,在酒店中,聽著窗外福州腔調的街談巷議漸漸稀疏,我也漸漸入眠。四月的三坊七巷,房間里已經有了蚊子,入睡前打死了一只,不料還有一只潛藏得很深,早上四點開始尋機報復,嗡嗡嚶嚶地叫著,攪了我的清夢,索性披衣起床,一個人出了酒店,把自己當成一股風,隨意地在三坊七巷里游蕩。

    與白天和晚上的喧囂相比,此時的三坊七巷像換了一個人間。那些游人就像潮水一般從三坊七巷退去,等到早上八點左右,再開始如潮水一般地涌來。我盯著石板街看,仿佛那些消失的腳步都一樣是夢。天空幽蘭澄澈,旭日尚未初升,小巷的盡頭,偶爾閃現出早起的保安的身影。

    幾根藤從墻頭垂掛下來,那么隨意地掛在墻上,簡直是一幅抽象派大師的杰作;文儒坊的那棵老榕樹,垂下一縷縷棕色的氣根,像極了京劇里老生的髯口;窄巷,院墻高深,閩山巷的院墻差不多有兩層樓那么高,人在巷子里走,仰望著這么高的院墻,是為了防盜還是主人身份的炫耀?仰望院墻上方的一線天,真有一種坐井觀天的感覺。三坊七巷,能尋覓到一個坐井觀天的人嗎?

    在晨光中漫步,觸目皆是青瓦白墻,使出生在安徽的我又恍惚走進了家鄉的一處古老建筑。但與徽派建筑的馬頭墻墻檐平如一條直線不同,三坊七巷的馬頭墻墻檐都帶著圓圓的弧度,狀似馬鞍,當地人稱這種墻為“馬鞍墻”。從建筑上看一個地方人的性格,馬頭墻是不是體現著安徽人的性格要方正一些,馬鞍墻體現著福建人的性格要圓融一些?似乎顯得很牽強。我想,三坊七巷的建筑風格是徽派建筑與福州本土化的產物,應該是一種恰當的表達。那么,拿來、借鑒、交融,是否可以說成是三坊七巷的文化之魂?

    一路走來,沈葆楨的故居、林則徐母親故居的大門都緊緊閉著——除了旅館,三坊七巷所有的門都緊緊閉著,古老的歷史隔在厚厚的門板背后,隔在各種匾額、對聯的背后。隔也隔不住的,那歷史中流光溢彩的東西總要無聲地從板壁間、從匾額間、從門縫里、從石頭獅子的底座下無聲無息地往外漫漶,漸漸地在晨光中浸潤了一塊塊青石鋪砌的一條條街道。

    所有的門都會打開的,所有的歷史都會呈現出來。早晨九點以后,游人又像潮水一般漫進三坊七巷的時候,我在友人的陪同下,走進了位于黃巷的小黃樓。據說它是三坊七巷里面積最大的古名居。需要買票進入,也許是過早的緣故,院子里的游人并不多,對見慣了江南園林的人來說,院子也無多少新巧之處。吸引我的是院子里的一棵百年萍婆樹,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的萍婆樹,葉片翠綠而肥大,比枇杷樹的葉子要大一些、薄一些,高大的樹冠間隱隱有些白色的花朵。還有一棵古老的芒果樹,據說就是黃樓的第一任主人、唐大順二年(公元891 年)進士、崇文閣校書郎黃璞親手所植。如此說來,這是一棵千年的古樹了。樹干,一個成年人伸展開雙臂未必能合抱過來,現在被稱為“芒果王”。樹和人的關系,最容易引人遐想。樹葉在微風中颯颯有聲,仿佛正在一頁一頁地翻閱千年的史書,或者正在議論發生在這棟樓里乃至三坊七巷的陳年舊事。這颯颯聲中一定有關于三坊七巷文化之魂的片光零羽,只是無人能解。

    出了小黃樓,穿過安民巷,進入文儒坊大光里,我們走進何振岱故居品茶。

    何振岱(1867~1952),光緒二十三年舉人,擅畫能琴,書法融碑帖于一爐,詩作深微淡遠、疏宕幽逸,是“同光體”閩派的殿軍人物。名揚遐邇,弟子甚多,時人皆以能入何門為榮。

    這是一座兩進的院落,院門開在臨街一側。進門直行數步右轉是一進的廳堂,左手邊是臨街的院墻,正對廳堂大門。院墻上貼有今人書寫的一個大大的“福”字,“福”字前置一儲滿水的碩大水缸。站在一進廳堂的臺階上,看水缸中“福”字的倒影,自能感到民間吉祥的寓意。

    現在屋子的主人暫且屬于張志在,他是一位壽山石的工藝大師,作品多次獲得大賽的金獎。志在身高一米七左右,身材纖瘦,他向我們講述著他當初入駐這里的過程,以及入駐后如何恢復舊居的面貌,全要原來的樣子。志在的話不多,三言兩語,語調不疾不徐,讓我聯想到第一次來三坊七巷時,在辛亥革命紀念館前邂逅的那位五十多歲女士。志在不說話時,臉上帶著一種三坊七巷人閱盡世事般的溫溫和和的微笑。

    ……

    (全文未完,完整版刊于《青年作家》2021年第7期)

    【俞勝,1971年6月生于安徽桐城。著有長篇小說《藍鳥》,中短篇小說集《城里的月亮》《尋找朱三五先生》《在紐瓦克機場》,散文集《蒲公英的種子》等。作品入選《新實力華語作家作品十年選》等選本。現居北京。】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涩爱|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午夜精品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玖玖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免费看| 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国产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 91精品国产9l久久久久| 精品香蕉伊思人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国产精品久久久香蕉|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