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文學女王用科幻透視未來 “瘋癲亞當三部曲”中文版面世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瘋癲亞當三部曲
對于人類地球環境的未來,卓越的文學家,總是有能力敏銳地提前捕捉并發表看法。被譽為“加拿大文學女王”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就是這么一位視野很有穿透力的作家。
2003年至2013年十年間,她寫了《羚羊與秧雞》《洪水之年》《瘋癲亞當》“瘋癲亞當三部曲”,用文學的方式表達極端環境下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以及她的思慮與洞見。2021年8月中旬,阿特伍德“科技與自然的未來變奏曲:‘瘋癲亞當三部曲’”被翻譯引進國內,在上海舉行了中文版新書首發會。這也是“瘋癲亞當三部曲”中文版首次完整結集出版,并特別收錄作家新版序言。
對高科技改變人類命運的深入思考
在序言中,作者回顧了寫作靈感與創作過程,以及小說中正逐漸演變為現實的種種猜想。目前,小說的影視改編也已提上日程。眾所周知,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后,曾在全世界爆紅。
阿特伍德寫“瘋癲亞當三部曲”時,基因編輯技術還是離大眾比較遠的事情。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憑借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貢獻的兩位科學家。基因編輯對于人類有非常大的誘惑。人類有很多不治之癥,也有很多局限,可不可以用基因編輯的方式來改變?如果可以改變,它的限度在什么地方?在阿特伍德的小說中,“秧雞”對所謂基因改組的設計,有其社會途徑,而這樣的社會途徑能不能被接受?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羅崗將“瘋癲亞當三部曲”概括為正、反、合的過程,“《羚羊和秧雞》所謂的‘正’講災難怎么來的,以男性為敘事主體,由吉米‘雪人’敘述,所有故事也圍繞他展開;接下來《洪水之年》的‘反’,敘事視角則從男性轉到女性。”
羅崗說:“第三部所謂的‘合’,從小說敘述的層面來講,是前兩部小說中的人匯合,‘秧雞人’和人類之間怎么和平相處,并且最終融合。”他還提到,整體聯系起來看,作品展示出阿特伍德對于今天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改變人類命運的深入思考。
從生物技術到洪災幸存者敘事巧妙
作為“瘋癲亞當三部曲”的第一部,《羚羊和秧雞》講述了在生物技術濫用成災、“公司”掌握了一切資源命脈的未來世界,一場起因不明的超級傳染病席卷全球,存活下來的人寥寥無幾。“雪人”幸免于難,在災后的廢墟中惶惶度日。陪伴他的,除了往昔的回憶,只有一群天真的新型基因物種,“秧雞人”。
“雪人”被迫肩負起先知的角色,同時還要抵擋饑餓、野獸和高燒的侵襲。他會是這個世界上僅剩的人類嗎?他曾經的朋友“秧雞”與他們的愛人“羚羊”對這場災難負有怎樣的責任?一切是如何崩壞至此的?除了來自異形基因生物的威脅,是否還有其他危機正在逼近這個被徹底傾覆的世界?阿特伍德以她一貫犀利、敏銳的筆觸,刺破怪誕離奇的表象,直指人性的復雜與荒蕪。
第二部《洪水之年》跟隨著兩名女性的際遇,重新講述了故事的另一面:數次陷入險境卻頑強求生的托比,和看似柔弱、隨波逐流的瑞恩,在這個肆意濫用生物科技、由資本與男性占主導地位的世界里,要如何才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當一場“無水的洪水”驟然降臨,如大火般迅速吞沒了一座又一座城市,所有的科技與工業系統都陷入癱瘓,人類幾遭滅絕,文明消失殆盡,異形基因物種在遠處蠢蠢欲動,而前統治力量的陰霾依然揮之不去。僥幸存活下來的托比和瑞恩必須盡快決定下一步行動,而不僅僅是把自己反鎖在暫時的安全屋里……在這部精彩的續作中,阿特伍德用更為豐富、多元的敘事策略,呈現了一個令人震撼的荒誕世界,反思了人類中心主義對自然的破壞,更深入挖掘了兩性之間、自然與文化之間的沖突,以及一個秩序崩壞的世界中人類的生存危機。
第三部《瘋癲亞當》將兩部前作中的人物重新集結,講述了后“洪災”時代的幸存者們如何試圖在往日的廢墟之上理解過去,重建全新的文明和意義。托比和瑞恩從殘暴的彩蛋手中救出了她們的朋友阿曼達,回到人類的臨時聚居點。帶領“秧雞人”來到這里的“雪人”陷入高燒昏迷,托比接過了他闡釋創世的任務,成為“秧雞人”的新導師……與前兩部一樣,《瘋癲亞當》展現了阿特伍德高超的敘事技巧和無與倫比的大膽洞見,在混沌的末日碎片中反思了這個世界的錯亂與偏激,并用文學的傳承為不確定的未來投下了幾許明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