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帆、船員與文藝出海
一高一低兩只船帆迎風而立,6名船員掌舵控帆各司其職,20余米長的單體小船快速前進……觀看美洲杯帆船決賽,我對憑帆借風力、靠人增動力的航行畫面印象深刻。由此聯想到,我們常提及的中國文藝出海,恰如小帆船在大海上奮勇前行,既需借助外力,也要激發內力,內外形成合力,更有益于將文藝航船駛向海外。
近年來,中國文藝逐漸走向海外,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向世界展現中國形象,中華文明與全球多種文明交流互鑒,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在這一過程中,有藝術家提醒:文藝走出去是第一步,還要爭取“走進去”,盡量接觸當地主流受眾,爭取融入更多人群。
然而,面向主流受眾是文藝出海的痛點和難點。常言道,當家才知油米貴,出門方曉路難行。走出去的文藝,雖然多是百里挑一的精華,但遠赴異國他鄉,面臨語言文化、歷史傳統、受眾心理、欣賞習慣等諸多不同,其接受難度遠超想象。
這時,也許正如帆船御風前行,需要外力與內力疊加的合力助推。中國文藝今年在哥倫比亞多個主流平臺的陸續登場、精彩呈現,是很好的探索,給我留下難忘印象。例如哥倫比亞國家電視臺首次播出中國春晚西班牙語精華版;首都波哥大電視臺在十天內連續播出《紅梅花開》等三場新春音樂會及眾多有關中國節日習俗、美食、傳統文化的系列節目;享譽美洲的胡里奧·馬里奧·圣多明戈大劇院空中劇場連續播出中西合璧的舞樂《中國故事·十二生肖》和京劇經典《白蛇傳》。由于選擇在主流平臺播出,節目傳播甚廣,僅胡里奧·馬里奧·圣多明戈大劇院空中劇場的統計數字顯示,兩個節目的觀眾就分別超過200萬人次。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中國文藝之花在美洲國家的主流傳播平臺綻放,密碼就是搭船出海和深耕細作,是借助外力與激發內力的緊密結合。
借外力激內力,需要主動作為。為了真實立體全面地展現中國節目的精彩,中國駐哥使館等中方機構在官網、官微等平臺播放,并與哥方眾多主流傳播平臺聯系,介紹中國知名院團展演的文藝精品。
借外力激內力,需要厚積薄發。在演藝活動播出前,中方邀請哥方政要和社會名流觀賞節目。時任哥文化部部長布伊特拉格發布祝賀視頻講話,誠邀哥倫比亞民眾線上欣賞《白蛇傳》;哥文化部前部長、大劇院院長拉米雷斯對中國經典節目作出熱情洋溢的點評,并且推介給大劇院的粉絲群體;波哥大市長洛佩斯利用社交媒體向市民推介中國系列節目,波哥大文化局也在網絡平臺上介紹多項中國文藝活動。
借外力激內力,需要深耕細作。中國藝術可以聯接中外、溝通世界,但也要克服語言等交流障礙。為此,中方強化服務意識,多次與胡里奧·馬里奧·圣多明戈大劇院及中國京劇院商討視頻制作方案,將原本4個半小時的劇目精簡為1個半小時的精華版,以適應當地觀眾偏愛歡快節奏的欣賞口味。中方還組織翻譯了整部《白蛇傳》8個章節的文學原著,設計了長達39頁、圖文并茂的中西雙語節目單及海報,方便美洲觀眾深入理解劇情和精神內涵。胡里奧·馬里奧·圣多明戈大劇院全文刊發劇目介紹,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整部文學原著譯文,方便當地民眾觀看并下載各章節介紹。當地主流報紙《共和國報》《觀察家報》也圖文并茂地介紹中國京劇院及《白蛇傳》的精彩劇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樣的跨文化傳播,更好地促進了不同文化間的相互理解和文明互鑒,更受歡迎,也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