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新時代少年兒童形象 ——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評獎揭曉
8月6日,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在京揭曉,18部(篇)作品獲此殊榮。其中,小說7部(《馴鹿六季》《上學謠》《有鴿子的夏天》《逐光的孩子》《陳土豆的紅燈籠》《巴顏喀拉山的孩子》《耗子大爺起晚了》)、童話4部(《慢小孩》《永遠玩具店》《南村傳奇》《小翅膀》)、幼兒文學兩部(《小小小世界》《小巴掌童話詩·恐龍媽媽孵蛋》)、科幻文學兩部(《奇跡之夏》《中國軌道號》)、詩歌1部(《我和毛毛》)、散文1部(《好想長成一棵樹》)、青年作者短篇佳作1篇(《坐在石階上嘆氣的怪小孩》)。
中國作協主席、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評委會名譽主任鐵凝表示,本屆評獎的結果體現出我國兒童文學創作的蓬勃發展。獲獎的18位作家來自14個省份,其中既有年過八旬的老作家,也有嶄露頭角的青年作家,獲獎作品大都聚焦新時代新生活新氣象,題材涉及少年兒童成長生活的諸多階段和方面,在兒童文學美學和藝術上也呈現出活躍的探索創新,充分體現著新時代兒童文學創作的生機與活力。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指出,本屆評獎時間緊、任務重,評委會始終堅持公開公正,認真負責,全程檢閱,精心遴選,最終的結果展現出4年來我國兒童文學創作的新收獲。希望廣大兒童文學作家以本屆評獎為契機,踏上新時代新征程,創作出更多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時代精神、塑造新人形象、鼓舞少年兒童奮發向上的優秀作品,為新時代少年兒童成長提供價值引領,精神滋養。
評委范穩認為,本屆評獎的獲獎作品反映了我國當下兒童文學創作的水平,呈現出我國兒童文學繁榮發展的新面貌。各個門類的獲獎作品充分體現了兒童文學緊扣時代前進步伐,展現新時代少年兒童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狀態。無論是脫貧攻堅背景下的少兒生活,還是勵志成長類作品、奇幻作品、動物題材小說,獲獎作品都有精彩呈現。這些優秀作品對拓展少兒視野,啟迪少兒思維、培養少兒情操、塑造健康人格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評委孫云曉說,許多富有才華的新人獲獎成為本屆評獎的鮮明特色,一些實力派作家也因新探索與新突破而獲獎。“面對層出不窮的優秀作品,我對中國的兒童文學事業充滿信心。”
在評委弋舟看來,本屆參評作品充分印證了偉大時代昂揚向上的精神氣象,尤其最終獲獎的18部作品集中展現出這一階段兒童文學創作緊扣時代脈搏、為民族未來培根鑄魂的文學風貌。作品突出了對新時代兒童生活的書寫,塑造了新時代的少年兒童形象;秉持了對少年兒童美好天性、健康人格的倡揚。
評委李元勝表示,參評的詩歌、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兒童文學在這兩個體裁領域的新進展。對文本精神價值的追求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作家們已不再滿足于只是童趣、童真的再現或呈現,對精神價值、審美價值具有更自覺的要求。生態文明相關題材占據了前所未有的比例,很多作品不再止步于感受自然之美或者傳播相關知識,而是引領小讀者去思考和探索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價值。
評委張定浩說,修辭立其誠,給孩子寫作首先要真誠。本屆評獎中一些具有這樣品質的優異之作脫穎而出,比如《小小小世界》《坐在石階上嘆氣的怪小孩》,都有著干凈明亮的語感,輕盈跳脫的想象力,以及來自真實生活的情感體驗。
據悉,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并列為中國作協主辦的國家級文學獎項,旨在鼓勵優秀兒童文學創作,推動兒童文學繁榮發展,是中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這一獎項于1986年設立,至今已有200余部(篇)作品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