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舉辦網絡文學評論高研班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加強和改進網絡文學評論,構建符合網絡文學特點的理論評論體系,培養高素質評論人才隊伍,7月27日至30日,中國作協在京舉辦“網絡文學評論高研班”,來自全國各地從事網絡文學評論、研究的31名中青年骨干參加研討。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在開班式上講話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在開班式上首先帶領學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學員領會文化強國重要意義。他強調,網絡文學正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但網絡文學評論研究還相對滯后,31名學員作為網絡文學評論研究的新生力量,要立足新時代,面向業界實際,拓寬學術視野,加強創作研究,引導網絡文學弘揚正能量,推動網絡文學出精品力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目前網絡文學創作隊有上百萬人,作品達上千萬部,但網絡文學評論隊伍人數不多,評論力量薄弱。舉辦評論高研班,是加強網絡文學創作引導的重要舉措。本次參會學員平均年齡34歲,均為博士學歷。針對學員特點和網絡文學評論存在的現實問題,高研班邀請歐陽友權、邵燕君、周志強等網絡文學研究前沿的學者,就網絡文學創作和評論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題研討。“網絡文學發展史及其理論建構”回顧網絡文學發展演變,探索構建新時代網絡文學理論評論體系和學術話語體系;“網絡文學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研討新形勢下網絡文學評論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路子;“網絡文學創作導向和題材類型”分析如何抵制創作中的低俗、庸俗、媚俗,優化網絡文學題材結構;“網絡文學批評建設”嘗試建立原創性的網絡文學批評理論范式;“網絡文學評論人才培養和陣地建設”激發學員從事網絡文學評論的研究熱情;“網絡文學產業化與國際傳播”引導學員走出書齋,深入行業,拓展國際視野,實現影響力的“破圈”。
學員研討
經過研討,學員們的理論自覺更加強烈,推動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的意識更加明確。南開大學文學院講師陳琰嬌表示,“過去在書齋里閉門研究,實際上是處于信息繭房之中,幾天的學習讓我們有了破繭而出的動力。”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講師李強提出,“我們一方面要扎實推進網絡文學的學科化,另一方面要耐心深入實踐,找到時代關心的課題,讓網絡文學評論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叢治辰深有感慨地說,“網絡文學的發展已經進入到‘雅化’時期,研究者要加快轉型,站到前沿,推動主流化、精品化的大趨勢。”
頒發結業證書
大家紛紛表示,中國作協提供了一個非常珍貴的交流平臺,讓全國各地的網絡文學研究者聚到一起,形成了一個具有自省意識的研究共同體。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紀海龍說,“從這次活動可以看出中國作協對于網絡文學評論研究的高度重視,我們相信經過努力,網絡文學評論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高研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