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的舞步 ——郭曉陽篆刻印象
我打心眼里喜歡郭曉陽的篆刻,并樂意為之鼓掌加油。
郭曉陽的篆刻,秉持中國傳統篆刻的神韻,雜糅諸多篆刻風格于一身,執意于在一方小石之上,突現出自己的鮮明個性。他的篆刻線條,曲直多變,粗糲中含有柔媚,帶有山野的曠達與悠遠,呈現著原始的本真與樸茂。那種狂風吹過林梢的涌動之態,那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灑脫之姿,顯現出一種別樣的風采與美感。
石頭是郭曉陽的尺寸舞臺。在這方舞臺上,郭曉陽可謂立下了大志,下足了苦功,也耗費了心血。他埋頭苦修苦練,且不斷而虔敬地拜師學藝,這使他聰穎的天資稟賦,猶如魚躍深海,云翔藍天。悟性良好的他,少年老成,踏入篆刻這一冷僻的疆域,并以其出色的表現,在篆刻界,昭示了自己醒目的存在。他的篆刻,襲舊而不守舊,承古而不泥古,在循規中突圍,在蹈矩中超越。根扎大地的深處,高枝刺向幽遠的蒼穹。線條有粗有細,有深有淺,有淡有濃,在曲中求直,在軟中求硬,在空白處求有言,在無聲處求有聲,時而浩瀚浩蕩,時而含蓄羞赧,時而鼓瑟齊鳴,時而天荒地老。一橫一豎,一撇一捺,一歪一斜,動感十足,猶如舞者旋轉的舞步,詭異多端,令人目不暇接。
既為舞蹈,就有著舞蹈的多重秉性:或鏗鏘奔放,如安塞腰鼓那般騰起漫天煙塵;或婉約輕柔,如江南采茶舞那般裙裾飄擺;或一本正經,如華爾茲那樣一板一眼;或亭亭玉立,如芭蕾舞那樣搖搖欲墜……隱匿于變化之后的,是郭曉陽對篆刻藝術的孜孜探索,以及對篆刻藝術的清醒認知和自我定位。郭曉陽不滿足于沿著前人業已規劃好的路線行進,而是力圖于用自己的雙腳,踩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獨特道路。
郭曉陽還很年輕,現在還仿佛一抹晨曦,其真正的光芒,恐怕要等到正午時分,才能熠熠閃閃地照徹天地。年輕的他,初生牛犢不畏虎,帶著幾分憨直,幾分莽撞,敢于探索,敢于沖鋒,即使跌倒,也無所顧忌,大不了爬起來重新上路。作為長輩,我期待極具發展潛力的他,戒驕戒躁,打牢基礎,扎深根須,懷抱一顆素樸之心,努力地磨礪自己,鍛造自己,提升自己,從而在篆刻方面,向著“一覽眾山小”的高巔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