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黃河》2021年第5期|李青松:前那木戈土
    來源:《黃河》2021年第5期 | 李青松  2021年07月21日11:14

    李青松,生態文學作家。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長期從事生態文學研究與創作。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評委。主要作品有《開國林墾部長》《一匹穿山甲》《萬物筆記》《粒粒飽滿》《遙遠的虎嘯》《一種精神》《茶油時代》《大地倫理》《薇甘菊:外來物種入侵中國》《貢貂》等。曾獲新中國六十年全國優秀中短篇報告文學獎、徐遲報告文學獎、北京文學獎、呀諾達生態文學獎。

    我的出生地叫前那木戈土,是蒙古語,翻譯成漢語是什么意思呢?我一直沒有搞清楚,我只知道前那木戈土是遼西北科爾沁沙地南緣,一個如今連地圖上都找不到的村莊,早年間,不知什么原因,前那木戈土的名字被宏豐取代。

    然而,在我的記憶中,只有前那木戈土,沒有宏豐。

    從前的前那木戈土戶戶都是土坯房子。沙與人,相伴相生,相依相存。母親告訴我,我是在沙子里滾大的,那是兒時搖籃里鋪的東西,哪有什么“尿不濕”呀,是沙子。尿濕了,扔掉,再換干的。方便,衛生,沒有異味,不起痱子,還省錢。餓了,就往嘴里填一把沙子,嚼一嚼,沒什么味道,再吐出來。不哭,也不叫。沙鄉的小嘎子(在故鄉,大人們把小孩子稱作小嘎子)命賤,好養。沙地里有沙蔥、酸不溜、麻黃草、沙拐棗……還有一叢叢的山里紅。對大一點的小嘎子來說,到沙地里攆跳兔逮毛腿雞是最有趣的事。

    冬天里,灶口燒的柴主要是牛糞、秸稈和在沙坨子摟的干枯的蒿草。儲備足夠的燃料,是冬天來臨之前家家戶戶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冬天的嚴寒需要大量的燃料才能克服。經過一個秋天,曠野里的牛糞都干透了,正好可以撿回家作燃料。干透了的牛糞是發白的,有股干草味兒,分量很輕,像北京街頭煎餅攤上的脆餅。撿牛糞,是我小時候常干的活,先用木筐把牛糞集中到一起,攢成一個堆,再用牛車拉回去。每年秋天,當最后一車苞米棒子收回家之后,沙坨里就開始隱隱約約的有身影晃動,那多半是撿牛糞的人。拉回家的干牛糞砌成垛,冬天就可以放心地貓在家里,守著牛糞火享受溫暖。

    牛圈里一攤一攤的新鮮牛糞也是不能扔掉的。新鮮牛糞,如果不及時撿出來,牛蹄子一踩踏就很容易成泥了,所以要在牛沒踩之前把它撿出來,做成糞餅貼在木樟上,稍硬實一點,就穿在一根根木桿上,任日曬風吹,根本不用管它,只消一兩周就干透了。用牛糞做燃料是故鄉人的智慧。牛糞的燃燒很文靜,不象木柴那樣畢畢剝剝作響,火苗亂躥,特別囂張。但牛糞燒出的火呢并不軟,通紅通紅的,少煙,燉菜煮飯香著呢。

    沙地里,生長著許多老榆樹。不成片,東一棵,西一棵,南一棵,北一棵。

    那些榆樹,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早期三北防護林建設時營造的。榆樹,是沙地的鄉土樹種。遠觀,如槍如戟,直指蒼穹。近看,那些老榆樹的樹皮灰褐色,樹干粗糙縱裂,虬枝橫斜,給人以忍辱負重的感覺。

    在缺吃少穿的年代,榆錢兒可以用來充饑。

    春天,榆樹在沒長出葉子之前,就長出一串串的榆錢兒。那樣子還真有些像古代銅錢,一串串的。歌謠云:正月過得快,二月來得早,三月讓小嘎子吃個飽。在沙地長大的小嘎子,童年,都有上樹采榆錢兒的經歷。像猴子一樣,嗖嗖爬到樹上,一手抱樹干,一手擼榆錢兒。一邊采,一邊不忘往嘴里塞。新鮮的榆錢兒,甜絲絲,滑嫩嫩的,滿口清香。只消一會兒,就采滿滿一兜子。稍不慎,或許還有從樹上摔下來摔得屁股生疼生疼的小意外。甚至,也有被枯枝劃得狼狽不堪,劃得齜牙咧嘴的情形發生。總之,那是有故事的童年。

    通常,把頭腦不開竅,理解能力差的人,稱之為“榆木疙瘩”。事實上,榆木還真是個好東西。榆木木性堅韌,紋理通達清晰,線條流暢,硬度和強度適中,刨面光滑,花紋漂亮,是做家具的好材料。在前那木戈土,誰家姑娘出嫁,如果擁有一套榆木家具,那是很體面的事。

    榆樹皮是沙地人的愛物。在我的故鄉,手搟面或者蕎麥面饸饹里必摻榆樹皮面,才有勁兒,筋道。

    剛剛剝下的榆樹皮除去外表那層老皮,剩下里面那層嫩皮曬干后放在碾子上碾壓,碾成粉面,用細籮反復篩,篩下的細面面,就是所要的東西。一般情況下,五六斤榆樹皮碾壓后,篩出的細面面也不過一兩斤。當然,法律規定,今天的榆樹皮不能隨便扒了,扒樹皮是損害樹木的違法行為,是要受到法律追究的。榆樹及榆錢兒和榆樹皮給我的童年留下溫暖的記憶。

    也許,十一歲之前,我對前那木戈土的認識,就是對鄉村的認識。前那木戈土距鎮(童年時,叫公社)所在地章古臺并不很遠,約八里路吧,一條沒頭沒尾的沙土路通往那里。

    我常到章古臺供銷社買小人書,《雁翎隊》《雞毛信》《帶響的弓箭》都是在那里買的。供銷社的窗子用木板子包著,打開就是“開板”(正在營業),合上,就是“關板”(打烊或著正在盤點不對外營業)。木板上常常落一層厚厚的沙子。木板的開合,除了告知是否營業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抵擋風沙。有了這個木板包著的供銷社,我的童年多了一些想頭,也多了一些盼頭。

    然而,隨著耕地越種越薄,沙化也日甚一日加劇。有順口溜為證——

    其一:“種一坡,收一車,打一簸箕,煮一鍋。”

    其二:“一年刮兩次風,一次刮半年。”

    其三:“每人一天二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

    終于有一天,村里人發現,當那些沙子一寸一寸逼近房檐和村頭那口水井,是那么可怕,沙子正在吞噬我們的家園。

    章古臺,蒙語是長菖子的地方。菖子是沙地上生長的一種植物,說白了就是豬特別愛吃的一種野菜,莖上結滿帶刺的果。不過,事情往往是悖謬的,章古臺的聞名不是因為菖子,而是因之樟子松。

    章古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是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跡。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某個早晨,人與自然的抗爭開始。同從大興安嶺引來的樟子松種子一樣,治沙科研實驗站在章古臺扎下根。經過幾代人努力,脆弱的沙地上硬是長出大片大片的樟子松人工林,足足有十萬余畝。科爾沁沙地南緣,從此筑起一道聞名世界的綠色屏障。許多大人物來這里參觀考察,有黑皮膚也有白皮膚,有藍眼睛也有黃眼睛。

    某一天,一架直升飛機在章古臺上空盤旋許久,然后降落在前那木戈土東邊沙地上。我和小伙伴們拼命往那里跑,想看個究竟,到底來了什么大人物呢?還未近前,我們就被攔住。后來聽消息靈通的人說,來的大人物是李德生。還聽說,李德生看了樟子松林海后,在治沙實驗站只坐了三分鐘,說了一個字:好!雖然僅是一個字,分量可不輕。李德生當時是沈陽軍區司令員,估計他是以軍人的眼光看待這些林子的,林茂草深,綠蔭如蓋,能潛伏多少兵馬、坦克和裝甲車呀!

    治沙種樹,故鄉人從未歇手。

    一茬一茬的人老了,一棵一棵的樹大了。針闊葉交錯,喬灌草結合,森林生態系統一日日形成,生物多樣性也開始顯現。野雞野兔多了,狍子野豬猞猁多了……一些歷史上從未露過面的珍稀野生動物也開始出沒于森林中。

    沙地靜悄悄地改變著模樣。當然,故鄉人的思維和觀念,以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在靜悄悄改變。生態好了,一切都跟著好起來,土坯房子徹底不見,家家住進明窗幾凈的磚瓦房,很多家庭還買了轎車。

    忽然,我又想起那個貨架上擺著許多小人書的章古臺供銷社,窗子還用木板包著嗎?即便包著,想必木板上也不會落太多的沙子吧?

    我想,當鄉親們皆已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時,前那木戈土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許已經不重要了。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不卡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xxx|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伦偷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1www永久在线精品果冻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