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開天辟地》亮相黨史館,龐茂琨講述還原中共一大場景—— 這幅畫的每一筆都有歷史根據
龐茂琨創作的油畫《開天辟地》
窗外籠罩著夜色,在一間有些擁擠的會場里,眾多革命前輩們圍坐在桌邊專注地討論,頭頂的一盞明燈驅散了黑暗。由著名油畫家龐茂琨創作的油畫《開天辟地》,在近日開館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陳列展出,畫作忠實還原了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的場景,重現了這一重要歷史時刻。龐茂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講述了畫作幕后的創作故事。
緊急受命
整個春節假期都在創作
去年秋天,龐茂琨接到通知,要為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創作一幅以中共一大為題材的畫作。“為黨史館創作美術作品的工程從2018年下半年就開始了,這個題材之前應該已經有藝術家進行過創作,可能效果不是很理想。接到這個重任我很榮幸,同時我也感到時間緊迫,壓力重大,要爭分奪秒地積極投入創作,不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p>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共產黨早期組織的13位代表與2位共產國際代表出席會議。在會議后期,黨的一大會場遭到暗探闖入和法租界巡捕的搜查,最后一天會議不得不轉移至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在創作的最初階段,龐茂琨曾多次前往中共一大嘉興會場觀摩考察,專門查閱了大量黨史影像紀錄片等資料。但黨史專家多次論證后,最后選取了在上海會址開會的場景作為表現內容。
“關于上海會址的人物、情節,有比較詳實的歷史資料,我們創作的要求是盡可能還原客觀歷史?!贝藭r的時間已接近2021年春節,在針對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圖文資料進行細致的研究后,龐茂琨馬不停蹄地開始了閉關創作,整個春節假期,他放下所有事情,廢寢忘食地投入到創作中。三月底,在他完成的作品《點亮長夜明燈——中共一大》基礎上,黨史專家提出了更加細化的建議。最終呈現在黨史展覽館的油畫《開天辟地》,對前作的人物安排、動態等都進行了反復調整。
細節推敲
畫中毛澤東面部角度調整5次
“這幅畫里的每一筆都是需要非常慎重的,比如人物是否戴眼鏡,是否抽煙等,都要有歷史依據?!饼嬅f,自己一開始畫的毛澤東下巴上有一顆標志性的痣,但黨史專家根據大量歷史影像資料提出,青年時期的毛澤東下巴上還沒有顯現這顆痣,最終龐茂琨根據黨史專家的建議修改了畫面。
龐茂琨還透露,畫中毛澤東的面部角度改了大概5次,“當時他正在做會議記錄,頭不能抬得太高,同時又處在開會中,需要和大家交流,所以這個角度非常微妙。我還運用現在的科技,讓毛澤東的面部照片‘動’起來,以感受畫中最合適的角度。”
在畫面中,青年毛澤東身著長衫,手拿毛筆,正在記錄會議內容,位于視覺中心。何叔衡、王盡美、李漢俊,董必武、鄧恩銘等中共一大代表在畫面中也占據了顯眼位置,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尼克爾斯基則位于畫面左側。龐茂琨還原了當時有些泛黃的燈光,桌上的茶具等陳設也與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保持一致。
今昔呼應
兩幅作品對照更感召人心
“今年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站在新的一百年起點,我在畫中重新回望這一永恒的歷史時刻,以此向中國共產黨的先輩們致敬,同時強調不忘初心的重要意義。”龐茂琨說道,油畫在真實還原歷史瞬間方面有獨到的優勢,在畫中他著重表現了革命先輩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期堅定的信念與信心,“當時他們都風華正茂,懷著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相聚在一起,其中的許多人后來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p>
龐茂琨的另一幅作品也在黨史展覽館陳列展出,它就是反映脫貧攻堅成果的油畫《彝家新村歡迎您》。畫面中,當地村民們穿著極富特色的民族服裝,站在道路兩旁,臉上洋溢著歡樂的微笑。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曾來到位于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解放鄉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同當地干部群眾共商精準脫貧之策。
“為了創作這幅作品,我在2018年和2020年分別深入大涼山考察,時隔兩年這里的變化太大了?!饼嬅f,村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畫中的所有人物都來自真實的村民人物寫生,“他們的神情中,有期盼和感激,更有對下一步鄉村振興的信心?!?/p>
百年前,中國的有識之士們在黑暗中摸索,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百年后的今天,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如期實現。由龐茂琨創作的這兩幅作品,跨越百年時光遙相呼應,感召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