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主題出版小切口多形式塑精品
今年上半年,一部豆瓣評分9.3分的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火遍全網,收獲大批年輕粉絲,“一定要帶孩子看”“對孩子的寫作和閱讀有幫助”……類似的評論刷屏,讓我們看到主旋律題材文藝作品的潛力和少兒主題教育的空間,以及受眾對作品的文學、歷史價值與生動性、趣味性兼備的要求。近期的少兒出版市場上,一批注重小切口與宏大主題結合的作品,正受到小讀者的認可。
少兒主題出版活力大幅提升,成為撬動市場的新增長點。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1月~5月的主題出版圖書中,碼洋貢獻率最高的細分類別中,少兒僅次于馬列和學術文化。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的“讀懂經典”系列,接力出版社的“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童心向黨·百年輝煌”書系,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的《巴顏喀拉山的孩子》,明天出版社的《雪山上的達娃》等,都是市場上“叫好又叫座”的少兒主題出版物的代表。其中,“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上市以來,累計發行超過300萬冊,《鐘南山——生命的衛士》一冊已發行50萬冊。
內容上,以生動鮮活的故事展現黨的百年征程,以真實獨特的描寫講述脫貧攻堅故事,展示中國的航天、科技、交通等重大工程成就等,是少兒主題出版物常見的著力點。形式上,從兒童文學、連環畫等拓展到繪本、立體書、融媒體書等,表現形式愈加多樣。
出版機構對少兒主題出版物的重視空前,呈現出規范化、體系化、多媒體化的趨勢。一些出版社將少兒主題出版重點項目作為“社長工程”持續挖掘,如蘇少社去年打造的“童心戰‘疫’·大眼睛暖心繪本”市場口碑雙豐收,今年又重點推出“童心向黨·百年輝煌”書系,已成功輸出6國版權。(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
值得注意的是,以專業少兒社為代表的少兒主題出版物策劃方、出版方也在持續探索該類作品的營銷推廣創新玩法。例如,中少總社、川少社等專業少兒社都在探索短視頻宣傳、大V推薦、社群帶貨等多種模式。蘇少社利用融合出版產品“小鳳凰FM”,將主題讀物制作成音頻線上推出。接力社聯合黨建讀物出版社策劃了“學習先鋒人物,樹立人生榜樣”主題系列活動,在全國多個城市落地。浙少社圍繞《中國有了一條船》開展“百校萬人”誦讀大賽,在紅船誕生地嘉興以及湖北武漢等多地舉辦線下詩歌朗誦會,并在喜馬拉雅兒童上線。晨光出版社成立了互聯網營銷中心、晨光少兒閱讀推廣中心和融媒體中心,與“云南少數民族少兒讀物數字出版平臺”形成“三個中心、一個平臺”的融媒體綜合體,助推少兒主題出版物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發行營銷。
可以說,少兒主題出版板塊近幾年已經取得一系列成績,也仍面臨巨大的機遇和發展空間。這一點從圍繞少兒主題出版展開的行業會議、論壇越來越多,以及少兒出版人對相關話題愈加關注,都可見一斑。不過,當下的少兒主題出版顯然也仍存在一系列問題。例如,在主題性與兒童性巧妙融合、從兒童閱讀興趣入手挖掘主題出版作品方面,在少兒主題出版的運作機制、多元內容開發方面,出版機構都有需要繼續提升的空間。并且,在各種直播、短視頻平臺,和營銷創新玩法中,少兒主題作品的身影出現仍是少數。少兒主題出版內容的多介質聯動,成熟案例也仍是少數。《覺醒年代》的熱播和話題熱度,顯示出受眾對主題文藝作品的取向,既符合當下時代,又盡量真實、生動體現細節。如何真正切中孩子閱讀興趣,既展現過去又映射當下?如何進一步推動少兒主題出版探索?許多話題值得少兒出版機構與從業者探討。但大家公認的是,少兒主題出版市場以往“較好不叫座”的尷尬,孩子任務地讀而非想讀、喜歡讀的尷尬,都在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