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評論界:助力書寫史詩性篇章
7月15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在京召開“文藝評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座談會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夏潮主持,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傳達了《中國文聯關于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在京主席團成員王一川、張德祥、茅慧,以及老中青三代文藝評論家代表仲呈祥、于平、范玉剛、金浩、宗婭琮、畢志飛、白靖利等出席并發言,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副主任楊曉雪,在京的中國評協各專委會秘書長、新文藝群體評論工作者委員會委員、“文藝評論兩新”代表出席會議,主席團成員尹力、葉青、李明泉、汪涌豪、傅道彬、尹鴻、向云駒、李樹峰、周海宏、傅謹提交了書面學習體會。
與會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立足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歷史時刻和“兩個一百年”的關鍵節點,既回望了黨的創建史與奮斗史,又擘畫了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光明未來,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文藝評論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從新文藝與偉大建黨精神養成之間的互動關系來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學習,對中國新文藝發展道路的探索進行闡釋理解,有助于新時代文藝要立足發展新方位增強文化使命的擔當意識。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再次深刻闡明了“文化自信”的內涵與意義,文化自信是五大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重要支點、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源泉。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中首次提出了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命題。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由之路,是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并進而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正確途徑。黨領導下的文藝要匯聚磅礴的創造力量,把當代中國人民創造歷史的史詩般實踐和偉大的中國故事轉化為文藝的史詩性篇章,要有創造出文藝新史詩的能力和雄心。要把中國文藝現代性的發展同中國人民之心的演變緊密聯系起來,要創造藝術佳作乃至藝術杰作去守護人民之心。
夏潮在作座談會總結發言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對于做好當前的文藝評論工作有三點啟示。一是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時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的根本前提。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七一”重要講話提出的重大課題,文藝評論界要通過學習研究闡釋為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豐富和發展提供可用之據。二是必須高度重視和有效發揮新時期文藝評論的思想政治引領作用。要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中國評協的重要任務是團結引領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為時代明德立傳,為人民推人才、推精品,在社會中發揮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獨特作用。三是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創作導向和文藝評價標準。文藝評論工作者要站在人民的立場上鑒賞和評判文藝作品,要從人民群眾中吸取營養,要努力撰寫出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為人民群眾所歡迎的文藝評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