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海峽兒童閱讀論壇在福州舉辦,兩岸專家學者熱烈研討—— 當朱子文化“遇見”兒童文學
如何對朱子文化進行再創作,產出少年兒童讀者喜聞樂見的出版物?近日,在福州舉辦的第六屆海峽兒童閱讀論壇上,數十位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專家、出版人、作家、評論家、臺籍在閩學者進行相關探討。
“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朱子理學長期以來被作為“閩學”的核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地域優勢,第六屆海峽兒童閱讀論壇以朱子文化為橋梁,結合兒童文學出版,通過兩岸朱子文化專家、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出版人的研討,促進以朱子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圖書出版。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兼總編輯林彬認為,朱子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所包含的正心誠意、家國天下、文化傳承、教化創新等精神內涵,對今日中國和今日中國兒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希望海峽出版發行集團能與各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出版人攜手,搭建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兒童閱讀之間的橋梁。
“朱熹對兒童閱讀、讀書方法的論述,對今天的學子和整個社會仍具有指導意義。”朱子學研究專家、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馬照南在現場作題為《朱子與兒童閱讀》的報告。他從“朱熹兒童時期的閱讀”“朱熹關于兒童讀書的制度設計”“朱熹的三本主要著作”“朱熹談該讀什么書,先讀什么書,后讀什么書”“朱熹讀書法”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并總結道:“朱子認為我們在少兒階段不僅要學習知識,而且還要建立自己獨立的思維判斷和體系,在不斷思索中探索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文學評論家、臺灣臺東大學榮譽教授林文寶通過視頻分析了朱熹跟兒童文學、兒童教育的關系。他結合朱熹的兩本重要著作——《小學》和《朱子讀書法》,解讀了朱熹的小學教育思想,指出朱熹對兒童教育的貢獻。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林世仁、林瑋通過視頻參與了研討。林世仁認為,朱子是一個平臺,透過他的集注,親近了《論語》,親近了《孟子》。他簡要介紹了臺灣兒童文學界這些年來在“傳統文化的新詮”這一主題下出版的重要作品。林瑋分析了朱子文化的當代價值,她認為,朱熹的許多格言語錄和膾炙人口的小詩依舊影響著今天人們的生活。2020年臺灣的大學指定考試科目文科試卷,結合時事提及新冠肺炎疫情時,引用了朱熹文章中對疾疫的看法,這些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朱熹思想對于當代的重要啟示意義。
兒童文學評論家、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香將朱子學放在世界哲學史、世界文化史的角度,用論據說明朱子學對歐洲近代哲學和亞洲哲學(主要是日本、韓國)的影響,論證了朱子學的世界地位和當代價值。她提出實現朱子文化現代性轉化的三條具體路徑,包括“朱子學的學理闡發和普及傳播”“開發朱子學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豐富朱子學的文化載體”。
兒童文學作家、冰心獎評委會秘書長翌平結合朱熹的詩作,分析了其中蘊含的中國古典美學特征,呼吁兒童文學作家要從中汲取創作養分。
參與論壇的嘉賓從各自專業的角度作了精彩的報告,呈現了一個立體、多面的朱子文化世界。福建省委宣傳部出版管理處處長袁俊華表示,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有著共同的文化基因,兩岸圖書出版和文化交流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合作條件。他希望在座的專家、學者、作家的研究成果能夠在福建出版,共同把福建的出版業做大做強,探索兩岸出版業合作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