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們走近鐘南山等先鋒人物?百位中華先鋒故事回眸建黨百年歷程
如何讓青少年走近李四光、鄧稼先、鐘南山等先鋒人物?他們的故事里蘊含著怎樣的精神力量?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建讀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推出“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選取建黨以來國內不同領域、不同戰線的先進典型人物,傳遞昂揚向上的生命力量。
叢書包括中華傳奇人物、中華先賢人物、中華先烈人物、中華先鋒人物四個系列,所選人物都可敬可愛,由國內作家集結書寫人物成長過程,以及在共和國發展歷程中的閃光足跡,幫助青少年讀者“扣好第一粒扣子”,打好精神底色。
據悉,系列叢書上市以來,累計發行超300萬冊,其中《鐘南山——生命的衛士》已發行50萬冊,獲得了良好社會效益。截至目前,叢書中已有39種圖書版權輸出或將輸出到印度、土耳其、韓國、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未來將累計出版至100種。“學習先鋒人物,樹立人生榜樣——‘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作家讀者見面會上,“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作家代表謝倩霓、陳夢敏,分別以采寫的人物王有德、郭蘭英為例談到,寫作前離不開大量資料閱讀和案頭準備工作。
“我讀了網上幾乎所有關于主人公王有德的報道以及報告文學作品,一個在沙漠里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的西北漢子漸漸聳立。他的工作崗位平凡普通,但事跡非常驚人。他帶領著瀕臨破敗的林場及百余名職工,耗費三十多年光陰,硬是在風沙肆虐的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建筑起一道寬闊的綠色屏障,將沙漠逼退了二十多公里,保衛了母親河黃河和萬頃良田的安全。”謝倩霓發現,此前大多作品重點關注王有德與沙漠奮斗的過程和成就,但他孩童時候的成長經歷是怎么樣的?他在人生關鍵的青少年時期經歷了怎樣的抉擇?以往歲月中哪些東西鑄就了勇氣和能力?
她談到,這條他個人獨特的成長路線,以及在成長路上一步步留下的腳印,并由此環環相扣積攢下的人生推動力,正是前面既有的資料里比較缺乏的,而這些也恰恰是新作品要立足的地方——試圖用生動細節還原人物面目,突出具有閃光點的鮮明特質,以點帶面、以小見大,折射紀實人物多姿多彩的個性和波瀾壯闊的人生,使孩子們自然而然受到感染熏陶。
“很多人聽過郭蘭英的歌,比知道她本人要早許多。在我的童年,收音機里時常會飄出《南泥灣》《我的祖國》《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等紅極一時的歌,幼時的我,被高亢清亮的歌聲吸引了,后來,才知道唱這些歌兒的人,名叫郭蘭英。”作家陳夢敏談到,當她著手查找郭蘭英相關資料時發現,郭蘭英有著頗具傳奇的一生——年幼的蘭英,家窮被賣進戲班,學戲是一項極苦的營生。她的一生,榮耀與苦難緊密相隨,但都以不屈姿態走過來了,成為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不容荊棘不成蘭,苦難不但沒有擊垮她,反倒凸顯了她的高潔。郭蘭英把一生都獻給了人民,說自己要一輩子為人民而唱。
她坦言,寫郭蘭英這本書時,曾幾度落淚。“她的執著頑強,她的傲然,都成為激勵鞭策我追尋生命意義的力量。希望讀過這本書的人,也能從中獲取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力量,在人生道路上,慷慨激昂地再出發!”
時代需要先鋒,有先鋒就會有開墾,有先鋒就會有探險,有先鋒就會有擔當。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談到,在叢書創作編輯過程中,團隊反復打磨推敲,而這套書面世的最大動力正在于——“一個人的一生,從小就要有遠大的志向,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做什么樣的人,引領青少年從小事做起,做對別人有用的人,對祖國有用的人,做個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