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重讀《高山下的花環》:在戰火中譜寫人性的光輝
    來源:文藝報 | 張天宇  2021年07月12日10:59

    李存葆的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可謂中國當代文壇的一顆明星。作品將大家與小家相結合,將愛國情懷與軍民魚水情相結合,譜寫了一曲解放軍戰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勇奮戰的慷慨悲歌,彰顯了人性的光輝。1982年,小說一經出版,便在國內掀起了空前的閱讀熱潮。與此同時,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話劇、京劇、歌劇、舞劇、現代評劇等多種形式進行演出,尤其是1984年由謝晉執導的同名電影斬獲多個獎項,引起熱烈反響。是什么使《高山下的花環》具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高山下的花環》是一部軍旅題材小說,重點講述了高干子弟趙蒙生的部隊生活,并且從趙蒙生的視角出發,記錄了九連戰士們的日常生活和他們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英勇無畏的戰斗情形。以往的軍旅題材小說無論是描寫戰士們的訓練有素還是記錄他們在戰場上保家衛國、奮勇殺敵的場景,都習慣于將戰士們作為一個整齊劃一的整體進行書寫,一如他們在訓練場上邁出的整齊劃一的步伐,忽視對于人物個性的展現。李存葆將軍人群像拆解為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在《高山下的花環》中,我們能夠看到戰士們身上最鮮明的個性:連長梁三喜忠厚正直、平易近人,炮排排長靳開來性格直爽、風趣幽默,自命不凡的“文藝青年”段雨國對部隊訓練不以為意,只想成為中國的雨果……他們就像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最真實的人,他們的存在為部隊生活增添了溫情與亮色。

    小說通過趙蒙生的敘述塑造了連長梁三喜的形象。這個生在沂蒙山的山東大漢節儉樸素,他帶兵極嚴但寬以待人,他思念著家中的母親和妻子,一直惦記著自己的親生骨肉卻從未見過一面……在戰場上,面對敵兵的三面射擊,梁三喜沉著果斷地作出決策并身先士卒,展現出極強的領導力與應變能力。他帶領全連以驚人的速度穿過高山密林抵達指定地點,勇敢地飛身躍出戰壕、滾向山下,以通過完全暴露在敵射界之下的坡崖。在傷亡慘重、斷糧缺水的危難時刻,梁三喜立即改組人員,成立黨員突擊隊主動出擊。在槍林彈雨中,我們依然能夠看到梁三喜的鐵血柔情:看到尚未成年的司號員小金犧牲在戰場上,梁三喜“眼中涌出滴滴淚珠”,并且“用毛巾擦拭著小金臉上的泥垢和汗漬”;他把全連僅剩的半壺水給了渴暈的戰士段雨國,最先發現了隱藏的敵人卻為保護趙蒙生而中彈犧牲;在彌留之際惦念的不是家人,而是他尚未還清的一份欠賬單……

    原是宣傳處攝影干事的趙蒙生,在梁三喜犧牲后對沒有為梁三喜拍攝一張照片而感到悔恨,但他的觀察和講述正如那臺照相機,為我們記錄下了梁三喜在生活中的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及其在戰場上表現出的靈活果斷的指揮能力和視死如歸的戰斗精神,呈現了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應有的思想覺悟、生活作風和拼搏精神。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像梁三喜一樣的共產黨員,舍己為人、吃苦耐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

    與梁三喜不同,主人公趙蒙生的形象在小說中具有明顯的成長過程。這位好逸惡勞的高干子弟過慣了小資生活,渴望在母親的安排下調到軍機關工作,因此趙蒙生赴九連任指導員只是為了實施“曲線調動”,他來到前線也一心只盼離開戰斗連隊,重回軍部。然而,在戰斗最困難的時刻,趙蒙生抱著十幾枚手榴彈只身闖進敵洞,炸死了藏在洞中的9名敵人。戰爭結束后,他放棄了大城市的生活,從此扎根云南邊陲默默戰斗。是什么讓趙蒙生打消了調動的念頭,讓他的思想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如果說全師大會上雷軍長對于趙蒙生母親的痛罵刺痛了趙蒙生的自尊心,讓他開始覺醒、決心以行動捍衛尊嚴,那么看到朝夕相處的戰士們用生命換來一步步勝利則讓趙蒙生深受震撼,激發了他拋頭顱灑熱血的軍人血性。平日悉心照顧趙蒙生起居的司號員小金累死在戰場上,犧牲時尚未年滿17歲。靳開來視死如歸,堅持要帶尖刀排,最終在為體力耗盡極度缺水的戰士們摘甘蔗時踩中地雷犧牲。年輕有為的戰士“北京”有著極強的戰略思維能力,卻因兩發臭彈暴露目標而犧牲。趙蒙生曾對梁三喜懷有成見,梁三喜卻用自己的身軀為趙蒙生擋住了子彈。在戰友們身上,趙蒙生看到了屬于中國共產黨員的黨性和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的民族精神。正如他所說:“置身于敵人的碉堡之下,我才深深地感到,這里已絕對沒有啥將軍后代和農民兒子的區分了。我們將用同樣的血肉之軀,去承受雷,去承受火,去撲向死神,去戰勝死神,一起去用熱血為祖國寫下捷報!”

    而在戰爭結束后,趙蒙生的心靈受到了更大的觸動。在烈士善后工作中,兩個真相逐漸浮出水面:梁大娘原來是趙蒙生的奶媽,梁三喜與趙蒙生因此“本是同根生”;戰士“北京”竟然是雷軍長的獨子薛凱華。由此,小說中呈現出多處鮮明的對比:趙蒙生的優渥家境與梁三喜的窮苦生活形成對比,趙蒙生的幸福美滿與梁三喜的悲慘家世形成對比,趙蒙生一心想要調至軍機關與同是將門之子的薛凱華主動請愿奔赴前線形成對比,趙蒙生的母親想方設法為兒子走后門與雷軍長將獨子培養為將才、最終戰死沙場形成對比……面對這些對比,趙蒙生決心與過去的自己告別,進一步向黨、向人民、向部隊靠攏,完成了思想上的徹底轉變。

    《高山下的花環》卸下了烈士們的光環,沒有堆砌豪言壯語,而是將他們作為真實生活中的人進行書寫。他們身上表現出的質樸而深厚的戰友情、父子情、母子情和夫妻情為這部軍旅題材的小說注入了溫情,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及人民對黨和政府的擁護和支持。真實性是這部小說呈現的突出特點,它是引起讀者廣泛共鳴、進而掀起閱讀熱潮的重要原因,也體現了作者李存葆的創作觀,即對于藝術的真實的追求。李存葆曾奔赴云南前線,親眼目睹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戰士們的戰斗情形,小說中的人物也大多有其原型。以豐富的材料作為基礎,李存葆對小說的形式進行了創新。《高山下的花環》開篇以1982年李干事對于趙蒙生的采訪作為場景,采用了倒敘的手法,在趙蒙生的自述中將故事的主要內容呈現在讀者面前。趙蒙生在講述之前,對李干事提出了三點要求:不要用華麗的辭藻進行裝點,不加粉飾地將其記錄,不美化人物、如實描繪生活中的“這一個”,體現了李存葆對于文學創作的真實性的堅守。由現在回望過去,這使趙蒙生在講述中不會沉湎于過去,而是不時跳出當時的情形,以當下的心性對過去的自己進行反思,抒發對過往事件的感受,這種巧妙的敘述節奏增強了作品的時代感,也將讀者的思緒拉回當下。

    由此可見,《高山下的花環》也是一部極具反思意味的小說,以極強的時代意識喚起了讀者對于過往歲月的重新思考。作者以趙蒙生和吳爽等形象大膽揭示了黨員隊伍的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借雷軍長之口道出了嚴以治吏、防腐戒奢的重要性。黨員隊伍的素質和形象關系到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望,影響著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回顧百年來黨的發展歷程,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精品一二二区|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ⅴ|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97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三级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手青青机版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出轨| 99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 国产免费阿v精品视频网址|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