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慶祝建黨100周年專欄 《當代人》2021年第6期|張立國:礦山鐵人馬萬水
    來源:《當代人》2021年第6期 | 張立國  2021年07月08日07:21

    天,還是那樣藍,藍得像水洗的一般。

    暖暖的春陽在紅石山的紅色山巒中閃耀,山野的一切景物都很清晰。這里的地形,不但有一片一片的平坡,在色調上,也具有特異的格調。以紅石山的山巒為核心,左右兩側不遠的其他的山巒,都是青色的。唯有紅石山這個地方,卻是丹紅的顏色,對于群山來說,它像是大自然特意在這里鑲了一塊紅寶石;對這里的人們來說,像一頂美麗的紅冠。

    一尊巍峨的雕像,高高地矗立在紅石山下礦山總廠南面半山坡黃土腰嶺山梁的平臺上,暖暖的春陽將一抹溫暖罩在他身上。英雄的形象,在青天的背影里顯得氣勢不凡。這尊雕像的英雄人物,就是被譽為冶金戰線上的礦山“鐵人”、開國勞模——馬萬水。

    1949年,在新中國還沒有成立之前,坐落在紅石山腳下的龍煙鐵礦,早早地就回歸到了人民的懷抱。礦山解放了,在礦工眼里是改天換地、前所未有的新鮮事兒!而擺在接收龍煙鐵礦的礦山領導干部眼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務就是,根據上級的指示,礦山必須加速動工修復生產。

    這年的6月,國家從全國各地抽調了一批專業技術干部和工人到礦上工作。馬萬水抱著建設國家礦山的崇高理想,從門頭溝煤礦也來到了龍煙鐵礦。他們的到來,一下子轟動了整個礦區,礦工們稱呼他們為“特殊工人”。

    對于馬萬水來說,有著門頭溝煤礦工作的經歷,積累了豐富的礦山采掘經驗和技術,礦上的活計,他樣樣干過,無論是打眼、放炮,還是鋪軌、架線,也不論是開電鎬、開電機車,或是機械修配,他樣樣內行。他有個特點,不管干什么活兒都愛動腦筋,搞技術革新。

    剛辦完報到手續,馬萬水就急切地找到礦領導說:“我的身子骨可硬實,經得起摔打,快給分派活兒干吧!”礦領導笑了笑說:“別愁沒工作做,咱這么大個礦山,你有多大勁兒也施展得開,”接著又說,“如今礦山是咱們共產黨人領導下的人民礦山,你們來的這些同志啊,一定要好好工作,用你們掌握的礦山技術,帶動大家艱苦奮斗,盡早地修復礦山生產,為發展新中國的鋼鐵工業提供強大的資源。”話說得簡單,但很有感情。馬萬水心潮激蕩,在空中揮著緊攥的拳頭說:“放心吧!我們就是來為礦山做貢獻的,無論前面有多大的困難,我們也能頂得住,絕不退縮,堅決打好恢復礦山生產這一仗,讓龍煙鐵礦重見天日!”

    為了更細致地了解礦山的狀況,礦領導進行了安排分工,讓所有人都分頭下現場去調查研究,掌握情況。然后集中力量搞修復生產計劃。

    夏日的陽光把紅石山照得金燦燦的。解放后的人們正在安排新的生活,他們三五成群地從家里出來,彼此打著招呼,精神抖擻地奔向各自的去處。在通向采掘區域的崎嶇山路上,馬萬水等人在一位老礦工的引領下爬上了山。

    每到一處礦井,他們看到的都是陰森森的巷道里,巖壁大面積塌落,棚梁和棚柱子的木頭變成黑色,到處長了白花花的毛,散發著腐爛發霉的氣味,且東倒西歪,相互交叉地擋住了出入礦井的路。老礦工在日偽統治時期就在礦上了,對礦山最熟悉,他一邊同馬萬水等人爬山,一邊向他們介紹情況。當年日本鬼子為了掠奪好富礦,在紅石山多個山腰開鑿了平峒,直插紅石山心窩。聽了老礦工的介紹,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

    美麗的紅石山,陽光和暖,草木蓊茸蒼翠,一股山泉下注,激在石上,發出淙淙的水響。這一切很快就消除了他們的沉重心情,盡管對礦山如何修復還沒有數,盡管許多問題難以解決,盡管壓力很大,但他們望著蘊藏豐富的紅石山,仍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

    三更之時,夜闌、人寂、風停、云靜,礦山上星星點點的燈光從礦區一直連到山頂。整個礦區進入沉睡之中。雞不叫,狗不咬,連樹上的鳥雀,也都沉浸在酣夢里了。在這個萬籟俱寂的時刻,只有一個人仍然清醒著。他就是日夜辛勞,不眠不休,思考著修復礦山計劃的馬萬水。經過這幾天在各礦區的巡視,他把礦山的各方面情況都弄清了。此刻,那連日來的礦區觀瞧,就像沒有頭的電影膠片,在他的腦海里循環地放映著。

    為盡早出礦,龍煙鐵礦成立了龐家堡采礦所掘進五組,任務是開鑿三十號石巷。組織上分配馬萬水擔任掘進五組大組長,兼工區技術指導。通過幾個月的觀察,組織上認定馬萬水具有一定能力,知道對他這樣的人無需多說,任務一壓在身上,他就會忘我地奮勇向前。

    三十號石巷的狀況,馬萬水是了解的。因多年廢棄無人管理,巷口早已坍塌,洞邊的巖石縫里和頂棚架上,不斷地嘩嘩往下流水,渾漿漿的泥水漫過了鐵道,幾輛礦石車仰天翻地,礦石堆了一地。礦區外到處是殘垣斷壁,雜亂廢墟。在馬萬水這個貧苦出身的硬漢看來,縱然有千般難,萬重苦,也要在天大的艱難中殺出條路來。馬萬水是想定了就做的人。這一堅定的信念,促動著他帶著掘進五組的十七名工人高舉紅旗,一路高歌地開進了這一采掘點。從此,多年沉寂的山溝,有了歡快的笑聲,更響起了創業的隆隆炮聲。

    然而,萬事開頭難。打眼兒沒有大錘鋼釬,馬萬水就帶領著工友們到礦區里的亂鐵堆里去找。沒有通風設備,井巷掘進粉塵污染嚴重,風鉆打在堅硬的巖石上灰塵飛揚,像無數鏡子的碎片。在這樣的環境下作業,很可能讓人得矽肺病。每次放炮后,巷道里濃煙滾滾,辣眼睛,嗆鼻子,渾身上下蓋滿了礦粉。炮煙長時間排不完,為爭取時間多進米,馬萬水帶領著工友們用衣服往外扇,待炮煙離掌子面不到幾米,他們馬上開始打下一茬炮眼。

    就在這個節骨眼,遠離龍煙鐵礦九十多里的煙筒山礦區坑下出現了特殊性質的礦體,這種礦體軟中夾硬,常常造成飛炮,直接影響了采掘的進度。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礦上派馬萬水前去助陣解決。這一走就是近兩個多月。沒想到,掘進五組問題也來了。馬萬水走后,工友們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他們大都是貧苦農民出身,不懂打眼放炮,鋼釬鑿在石英巖上,光迸火星子,不見進眼,爆破只聽炮響,崩不下多少石頭來。

    12月的天氣,山里氣溫已經很低。東北風刮得緊,被卷起的碎草落葉在山梁上飛舞,到山谷里才漸漸消失。掘進五組全體成員的心氣,如同這山里的氣溫一樣低,他們鉚足了勁兒,整整苦干了一個月,掘進進尺才剛剛達到1.7米。大家原來那股精神煥發、興致勃勃的勁頭,一下子跑了許多。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馬萬水從煙筒山回來了,工友們好像找回了主心骨,高興得一下子把他給圍住了。

    手工打眼離不開大錘,而馬萬水在打錘方法上有著自己的獨到心得。他高大的身軀,剛健敏捷的動作,舞動起大錘,狠狠地落下,沉重的錘頭,穩而有力地垂直落在鋼釬上。鋼釬“咚——咚——”地敲打著地殼,帶著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直入深處。搞爆破馬萬水更是得心應手,他在門頭溝煤礦時,能根據每個采區的煤石變化,從什么顏色到什么性質,從什么性質到采取什么爆破方法,裝多少藥能崩下來多少煤石,甚至崩下來的煤石能飛多遠,他心里都有本賬。在他看來,礦石和煤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要認真探究,就能夠掌握住它的成分結構與脆韌性質。

    為讓工友們熟練掌握打錘技巧,馬萬水以工代練,手把手地教,還親自為他們把釬、扶錘。有時,工友沒準頭一錘砸在他的手上,他像沒事人似的笑笑說:“不疼,接著打!”

    頭雁頂住風,群雁跟著沖,強將手下無弱兵。在馬萬水的親身指導下,工人們把十八磅的大錘呼呼地掄起了風,爆破也有準了。

    這天,馬萬水來到掘進巷道作業現場時,只見從頂壁和掌子面的巖縫里一齊往外噴水,像下大雨似的,作業場里雨霧茫茫,燈光昏暗。當時,礦上條件落后,勞動保護用品更是奇缺。馬萬水從食堂借來三條麻袋當“雨衣”,又四處搜羅來六雙高筒膠鞋,工友們輪流披掛上陣,甩動著大錘,繼續向大山的深處掘進……

    巷道內一派朝氣蓬勃的景象,沖天的干勁兒,讓掘進進尺逐月上升……

    1950年1月,掘進進尺由1.7米提高到5米,2月掘進5.6米,3月翻了一番,拿下12.2米。一季度評比,在全礦開展的勞動競賽中,掘進五組一舉奪得全礦“掘進先鋒 生產模范”紅旗,獲得物質獎勵,馬萬水還被評為龍煙鐵礦一等功臣。

    為減少打眼粉塵,在前蘇聯專家的倡導下,馬萬水開始率先琢磨在巷道內變干法打眼為濕法打眼。但工友們已經習慣了干法打眼,如果換成濕法打眼,操作中不時有水迸濺,覺得此舉太麻煩。對此,他們有了抵觸情緒,背著馬萬水繼續使用干法打眼。馬萬水發現后,有些惱火,兩條濃眉像礦量表上的箭頭,不斷向上跳動。他真想發作,像炸雷般訓斥他們一頓,但他還是控制著自己的急性子,嚴肅地說:“誰再這么干,我就停他的工。”有工友想不通,不服氣地向他提出了意見。馬萬水并未回答,相反,他微微一笑,用反問的口氣問大家:“咱們現在生活得好不好?”工友們雖不解他的意思,但回答得很干脆:“好!”馬萬水又問:“是不是國家的主人翁?”工友們仰著喜悅的掛滿灰塵的臉,大聲說:“是!”馬萬水抓住了關鍵問題后,決心首先要把人的思想調度好。他說:“這么大的粉塵太傷害身體,我們要相信科學,多用新工藝新技術,才能把黨交給咱們的紅旗保住。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話雖不多,字字千金地敲在工友們的心坎上。

    打這以后,馬萬水發動工友們不斷改進操作方法,提高工效,一個奇跡接著一個奇跡不斷涌現,那些曾被認為難以克服的困難,都被他們想辦法突破了。尤其是抑制工地新出現的斷層,他們改變常用的“中心掏槽法”,先打較軟的一面,后打硬的一面,這一切合實際的做法,扭轉了生產的被動局面。為了加快進度,馬萬水把過去每天早晚放兩茬炮,改為早、中、晚放三茬炮,中午放完炮下班,下午上班再清渣。在人員調配上,他總是把工友們的潛力充分地估算進去,做到三盤釬子七個人干,七人輪流休息,歇人不歇釬。工友們協調一致,像一架開足馬力的機器一樣,緊張而有秩序地運轉。

    在緊張的采掘進程中,馬萬水一個人跟三個班次勞動,夜以繼日地同工友們并肩奮戰,連宿舍也不回。實在累極了,就在坑下休息室躺一會兒,醒了再干。休息室是沿石壁搭起的一間狹長的矮房子,容納不了多少人,在休息室的一角,隔開一個房間,這就是馬萬水在坑下的辦公室。里面一張桌子、兩條長條凳;桌上有一臺電話機,一把水壺。

    馬萬水從來不考慮自己,可是他卻非常關心與他并肩戰斗的工友們,哪個工友在晚上自動加了班,他三番五次非把他攆回去休息才罷休。有人病了,他一天幾趟去看望,又是跑去請醫生,又是送去病號飯,或者親自把病人送到醫院。馬萬水貼心的關懷深深地感動著工友們的心,更加帶動著他們的積極性。6月,他們一舉創造了全部手工操作月進23.7米的黑色金屬礦山全國新紀錄。

    “23.7米,創全國紀錄了——”工友們的歡呼聲久久在巷道里回蕩。憑著這一紀錄,馬萬水帶領著他的掘進五組,再次奪得第二季度全礦掘進競賽紅旗。

    在今天的機器年代,這個紀錄或許只需幾小時而已。但那時的礦山開掘,是以最原始的人工力量推進的,每提高一米,每掘進一步,都是工人們揮動著手中的鐵錘和鋼釬,一點一點鑿出來的!

    23.7米的掘進新紀錄,迅速傳遍了各地的冶金礦山。“馬萬水”這個名字,開啟了中國礦業開發史上的一段歷史,也成為了這段歷史中的一段傳奇。

    1950年7月,龍煙鐵礦將掘進五組命名為“馬萬水小組”。

    馬萬水小組的任務越來越艱巨了。他們朝著一個個更高的掘進數字不斷地向上攀登。在黨的教育培養下,馬萬水在工作中迅速地成長著。1950年8月24日,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這年的9月,馬萬水小組當選為全國勞動模范集體,馬萬水代表小組參加了新中國第一次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戰斗英雄大會。在北京懷仁堂,毛主席和他親切握手,祝賀小組對祖國的貢獻,勉勵他和同志們繼續創造出更大的成績。

    更想不到的是,大會期間,朱德和康克清夫婦特地請他到家里吃飯。臨走前,朱德忽然叫住馬萬水:“小馬,等一等,我送你一樣東西。”朱德回身進了書房。一會兒出來了,手里拿著一張照片,上面墨跡未干,那是朱德的親筆簽名。這張珍貴的歷史照片,后來一直掛在馬萬水家的客廳,見證著一位共和國開國元勛和一位開國勞模的情誼。

    從北京開會回來,工友們興奮地把馬萬水圍在了中間。他們的心是火熱的,心情是舒暢的,他們渴望地問他:“組長,快說說,你和毛主席握手了沒?”馬萬水笑著對大家伙兒說:“毛主席知道咱們小組,他握著我的手,祝賀咱們小組對國家的貢獻,還說要戒驕戒躁,繼續發揮帶頭作用,創造出更大的成績。”馬萬水一口氣把肚子里要說的話講完了。“你呢,你跟毛主席說什么啦?”“我——”他憨厚地一笑。原來,他太激動了,只憋出了一句:“毛主席,我們永遠記住您的話!”

    一馬領先,萬馬奔騰。一場永遠爭先進、攀高峰的競賽運動,在新中國成立后的龍煙鐵礦開展起來,在學馬萬水、趕馬萬水、超馬萬水的口號中熱騰起來。

    是時,馬萬水獲得了許多崇高的榮譽,并且脫產當了干部,但他“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始終保持著一個普通勞動者的本色。他不僅幫助解決采掘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問題,督促采掘進度,檢查巷道安全生產質量,而且哪里有了最艱苦、最繁重的任務,他就出現在哪里,和工友們一道戰斗。有時候礦上開會,他經常是匆匆忙忙地從坑下趕到會場,穿著滿身泥漿的工作服參會,會議一結束就又去了采掘工地。有時白天連續開會,他就抽空夜里到坑下去。

    1954年8月,馬萬水小組承擔國家重點工程龍煙鐵礦一期擴建工程的一零八零平峒的開鑿任務,馬萬水日日夜夜和小組的工友們并肩戰斗,親自開鉆打眼、裝車運渣,還主持試驗,創造了大規格巷道一次推進的先進施工方法。馬萬水小組在三年的時間里,十五次攀登全國黑色金屬礦山掘進新高峰,創造了中國現代工業史上的奇跡!1960年深秋時節,一個清晨,馬萬水正在去八五零平峒的路上,忽然兩條腿疼得厲害。他勉強走了幾下,實在支撐不住,只好停了下來。這腿疼的老毛病,是他十九歲在門頭溝煤礦采煤時,因雙腿常年浸泡在冰冷刺骨的地下水里落下的。以前雙腿疼的時候,他以為是受了風寒,就做了條羊皮褲子用于護腿。即便這樣,他每天在山上山下行走的時間一長,腿還是會疼,疼得厲害了就吃止痛片,并極力裝出沒病的樣子。這次,雙腿疼得他難以忍受,礦領導和同志們都勸他趕緊住院治療,但他自己卻沒有把病放在心上,堅決不肯。為了他的身體,礦領導不得不強制他停止工作,他這才勉強住進了礦療養院療養。療養期間,他的心還是在工作上,總是想方設法地跑回坑下工地。一天,八五零平峒遇到一號流沙大斷層,馬萬水聞訊,一再要求醫生讓他返回生產崗位。最后,他顧不得醫生和院領導的婉言相勸,以驚人的速度趕到了工地,同工友們一起闖過這個流沙大斷層難關。

    正當大家伙歡呼勝利的時候,馬萬水的雙腿劇烈地疼起來,幾乎使他暈倒。他強忍著疼痛堅強地站立著,豆大的汗珠,一顆顆滾下來。再后,整個身子重重地摔倒在坑下運輸巷道的鐵軌上。馬萬水患有矽肺病,但最嚴重的,是他腿上的病況。醫生告知,此病必須立即到北京大醫院醫治。1961年2月28日,在冶金工業部領導的關心下,馬萬水住進了北京積水潭醫院。同時,冶金工業部還及時向周恩來總理做了情況匯報。在總理的關懷下,立即將馬萬水轉院到北京腫瘤醫院,找來了全院最有名的醫學專家。經專家多次會診,最后的診斷書出來了:骨癌。

    在場的人都掉下了眼淚。起初,馬萬水并不知道自己病情的輕重,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哪一天才能回礦上。工友們不在身邊,看不到掌子面的進展,不知道打到了什么樣的斷層,遇上了哪種巖石……這樣的日子他過不習慣。

    第一次手術后,周總理派人送來了兩斤白糖。手術后的馬萬水,病情未見好轉。錐心的疼痛折磨得他身形消瘦。或許是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可能走到盡頭了,精神好的時候,他跟妻子張淑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有時,他也會安靜地望著窗外,若有所思。只有一次,他欲言又止:“淑云,你還年輕,將來孩子們是個累贅……”妻子聽出了話里有話,生氣地打斷他:“你說的這是什么話?我不要你來安排我的生活。”

    馬萬水病危了!消息傳到了龍煙鐵礦,礦上不少同志趕來北京看望他。當馬萬水小組第二任組長郭進才、副組長高長坡來看他時,馬萬水急切地詢問組里的情況,進尺如何,巖石打到了哪里……似乎只有說著這些,他才能忘了疼痛。馬萬水虛弱地靠在床頭,拉著兩位戰友的手,一喘一喘地說:“回去轉告大伙兒,要永遠爭先進,把黨交給咱的紅旗保住……”

    一個垂危的病人,念念不忘的還是礦山的生產——黨交給的紅旗!

    1961年8月12日,馬萬水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一個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為開發祖國礦業貢獻了畢生智慧和力量的礦山鐵人,走完了他光榮的一生。

    那一年,他才三十八歲。

    如今,開國勞模馬萬水安息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而他的英雄事跡、高尚品德,還有他那艱苦創業的奉獻精神,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嚴細求實的科學精神,卻永遠地留在了紅石山上。

    張立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冶金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在《鴨綠江》《山東文學》《延河》《散文百家》等數十家報刊發表作品七十余萬字。著有散文集《故鄉的情韻》。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91精品不卡在线| 91人前露出精品国产|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影院|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精品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jiucao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韩国演艺界|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妇女|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