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孫犁的《白洋淀紀事》
    來源:文藝報 | 劉宗武  2021年07月05日07:39

    孫犁

    1956年,孫犁創作中篇小說《鐵木前傳》,尚未定稿時就病倒了,之后一直在療養之中,既不能寫作,也不能選編自己的作品,就委托老戰友康濯代為選編。康濯是很細心的人,很珍惜孫犁的作品,平時就精心收集、保存了他的部分作品,加上已出過的小集子,很快就選編成書;在與孫犁面議后,就取《荷花淀》《蘆花蕩》的副標題《白洋淀紀事》作為書名。在孫犁的作品中,并無一篇小說的標題是《白洋淀紀事》。他在延安時原擬以此為副題寫成一個系列;由于抗戰勝利回到冀中,又有了新的工作,未能繼續寫下去。康濯編訖《白洋淀紀事》寫了《編后說明》,附于書后,詳細介紹了該書是如何選編的。此書初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于1958年4月發行。

    《白洋淀紀事》出版后,獲得讀者、評論家廣泛的好評,謂之好評如潮亦不為過。許多著名作家、評論家在全國各地報刊上,發表熱情、中肯、恰如其分的評論。茅盾在第三次全國文代會上的報告題為《反映社會主義躍進的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中說了一段話:“孫犁有他自己的一貫的風格。《風云初記》等作品,顯示了他的發展的痕跡。他的散文富于抒情性,他的小說好像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決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云變幻的,好處在于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文藝評論家滕云對這段精短的話作了極為精微、深入的分析。他說:“在筆者看來,孫犁是一位善于自內而外寫時代風云,使時代風云內化、心靈化、生活化的作家,是一位敢于捕捉人的心靈里、生活中的時代精神及時代風云信息,讓時代精神及時代風云具現于農民心靈,具現于戰火下的田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充盈著人民大眾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的小說家。這是十分剴切之論。綜觀孫犁描寫抗戰時期敵后人民抗戰的小說,一言以蔽之:無不如此。

    《白洋淀紀事》的出版,尤其是對文學青年產生了極為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有許多人熟讀它而走上文學創作之路。早在1950年代,河北、北京、天津的青年學生讀了孫犁的《荷花淀》《采蒲臺》《囑咐》《村歌》等小說散文集(皆收入了《白洋淀紀事》),就非常喜愛,對他那充滿抒情韻味的語言風格,格外衷情。于是,紛紛學習孫犁、追隨孫犁,描寫新中國成立后農村的新人新事、新的精神風貌。其時,孫犁正在天津日報編輯《文藝周刊》,他們紛紛把稿件投來,孫犁則擇優選用,更加鼓舞了他們的創作熱情。后來,孫犁與幾位成績突出者,如劉紹棠、從維熙、房樹民和韓映山等有過書信聯系,對他們的創作給予評論和指導,使他們成為全國知名的作家。

    孫犁對自己的作品有很清醒很理性的認識。他說:“在過去的若干年里,強調政治,我的作品就不行了,也可能就有人批評了;有時強調第二標準,情況就好一點。”(《文學和生活的路》)。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孫犁對“政治”有非常透徹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所謂第一標準、第二標準,另作別論。他深信:“文學必須取信于當時,方能傳信于后世。如在當代被公認為是誑言,它的壽命是不能長久的。”(孫犁《關于〈荷花淀〉的寫作》)

    所以,孫犁對自己的作品是滿懷信心、堅定不移的。他說:“‘四人幫’當路的年代,我的書的遭遇如同我的本身。有人也曾勸我把《白洋淀紀事》改一改,我幾乎沒加思考地拒絕了。如果按照‘四人幫’的立場、觀點、方法,還有他們那一套語言,去篡改抗日戰爭,那不只有背于歷史,也有昧于天良。我寧可沉默。”(《在阜平》)字字擲地有聲,句句鏗鏘有力,在文藝凋零的日子,孫犁嚴正、果敢地捍衛了他所寫的反映抗日斗爭現實的作品。

    到2017年,僅中國青年出版社的《白洋淀紀事》就累計印出了459000冊。而其他多家出版社也沿用了《白洋淀紀事》這個書名,多次出版發行,印數也很可觀。但其內容與中青社的版本是不同的。

    在《〈孫犁文集〉自序》中,孫犁說:“我的創作,從抗日戰爭開始,是我個人對這一偉大時代、神圣戰爭,所作的真實記錄。其中也反映了我的思想,我的感情,我的前進腳步,我的悲歡離合。反映這個時代人民精神風貌的作品,在我的創作中,占絕大部分。其次是反映解放戰爭和土地改革的作品,還有根據地生產運動的作品。”孫犁在初中時就寫過五六篇小說、劇本,那是習作、少作;真正從事革命文學創作,確是從抗戰開始的。

    1939年底、1940年初,在晉察冀通訊社做通訊指導工作的同時,他開始了寫作生涯。最早寫的是小敘事詩和散文、小說等。1945年5月,在延安創作了小說《荷花淀》《蘆花蕩》發表在《解放日報》副刊上,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迄今為讀者所喜愛,備受推崇,《荷花淀》一直被選入語文課本中。

    延安是抗戰時期黨中央所在地,屬陜北地區,與中原地區的冀中相距相當遙遠了。全面抗戰已經七年多,何時結束尚不得知,孫犁已有七個春節沒和家人一起過了——沒享受“過年”的歡樂,不免產生了思親之情、思鄉之情。這時,從冀中來了一位戰友,講述了兩個抗日斗爭的小故事,一個是關于地道的,一個是關于水淀的,這不由得觸發了孫犁的創作激情,以寄托他對故鄉的思念。

    實際上,從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后,整個八年全面抗戰的日子,孫犁一天也沒有去過白洋淀。他僅僅于抗戰前的1936-1937年,在白洋淀邊的同口小學教書一年。但是,當地的民風民俗民情和白洋淀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記憶;他也非常欽佩水鄉的人民,心靈手巧的婦女織席和淀上漁夫的捕魚生活。于是他把小說的背景自然就選擇了白洋淀,人物則是那里的青年男女。

    文藝創作是一種高強度的精神勞動,不僅要有厚實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經歷,還必須“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即作家在構思作品時,要充分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不受時空的拘囿,“思若泉涌”,在虛實結合中描繪人民群眾斗爭的生活畫面。

    孫犁在《關于〈荷花淀〉的寫作》一文中,又說:“農民的愛國心和民族自尊心是非常強烈的。他們面對的現實是,強敵壓境,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家園,自己的妻子兒女,都沒有了保障。他們要求保家衛國,他們要求武裝抗日。……青年農民,在各個村莊,都成群結隊地走上抗日前線。”“農民抗日,完全出于自愿。他們熱愛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妻子。他們當兵打仗,正是為了保衛他們。暫時的分別,正是為了將來的團聚。父母妻子也是這樣想。”

    最主要的,孫犁還說:“我寫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寫出了所有離家抗日戰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兒子、丈夫的人們的感情。我表現的感情是發自內心的,每個和我生活經歷相同的人,就會受到感動。”

    孫犁描寫白洋淀地區的作品,計有小說6篇,散文7篇,后來又寫了一個京劇劇本,以及有關文章5篇。(見《琴與簫》)篇目不算多,但其影響卻是深遠的。它真實地反映了抗戰時期,黨領導敵后廣大人民英勇抗敵的光榮歷史。如果說《白洋淀紀事》有壓卷之作,那是非《荷花淀》莫屬。

    孫犁的家鄉在河北省安平縣,在平漢線(今為京廣線)的東側;但抗戰八年,他主要在晉察冀邊區(平漢線以西)——阜平、平山一帶工作。這一帶是號稱窮鄉僻壤、窮山惡水的山區。在六年多的日子里,僅回家鄉一次,住了幾個月,最后一年去了延安。

    平原和山地,兩處的地理形勢不同,人民的生活樣式、風俗習慣也不盡相同,各有特點。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同,抗日斗爭的方式也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孫犁在他的作品中,充分地把握了他們的區別,完全從實際生活出發,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鮮活的斗爭場面和如聞其聲、如睹其面的極富個性的人物。

    孫犁自己最喜歡的一篇小說是《光榮》。故事很簡單,盧溝橋事變后,一個國民黨敗退下來的逃兵,路過他們的家鄉,在滹沱河邊的蘆葦叢中,被兩個少男少女奪下了他的槍。少男去當了八路軍,少女則在家鄉積極生產勞動,帶領婦女們做軍衣軍鞋,支援前線,直到抗戰勝利。這是一幅真實而生動的小小畫面,永遠銘刻在抗戰歷史的冊頁之上。

    冀中平原最突出的特色是阡陌縱橫、沃野千里、一馬平川、坦蕩如砥,沒有崇山峻嶺可作屏障,以掩護抗日軍民的活動。但是,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發明了挖地洞——地道,最著名的地道戰遺址就在冀中——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冉莊鎮(此外,其他地方還有一些地道的遺跡)。孫犁的小說《“藏”》的故事,就是描寫村里的“大拿”,為了防御敵人的“掃蕩”,在田野里挖了一個很深的大洞。為此,他是天天夜不歸宿,早上回家倒頭就睡,妻子不知真情,很是懷疑,嘖有怨言。后來她終于知道了丈夫的秘密,就給他最大的支持,也更加愛她的丈夫。“她覺得丈夫有這么一個別人趕不上,自己也趕不上的大優點。”1942年,敵人對冀中發動了空前殘酷的五一大“掃蕩”,女人就在地洞里生下了一個兒子,給他取名叫“藏”。

    冀西山地又是另一番景象。孫犁在散文《在阜平》一文中深情地說:“我非常懷念經歷過的那一個時代,生活過的那些村莊,作為伙伴的那些戰士和人民。我非常懷念那時走過的路,踏過的石塊,越過的小溪。記得那些風雪、泥濘、饑寒、驚擾和勝利的歡樂,同志們兄弟一般的感情。”

    小說《山地回憶》,描寫的是山地的女孩子看到在冰天雪地的日子,抗日戰士沒有襪子穿,就主動地用自己家的布頭,給他做了一雙襪子,表現了戰爭年代軍民一家,老百姓對抗日軍人的關心和愛護。人民對八路軍的全力支持,這是抗日戰爭取得最后勝利的根本保障。

    對這篇作品,孫犁有一段語重心長的話,不應該被忽略了。他說:“《山地回憶》里的女孩子,是很多山地女孩子的化身。當然,我在寫她們的時候,用的多是彩筆,熱情地把她們推向陽光照射之下,春風吹拂之中。在那可貴的艱苦的歲月里,我和人民建立起來的感情,確是如此。我們的職責,就是如實而又高昂濃重地把這種感情渲染出來。”(《關于〈山地回憶〉的回憶》)

    在另一篇小說《吳召兒》里,孫犁更加精彩地描繪了山地的一個英勇果敢、聰明機智的女孩子,她是女自衛隊員叫吳召兒。在反“掃蕩”時,她為干部和鄉親們當向導,帶著他們翻山越嶺,爬上一座山的山頂到她的姑姑家。當敵人來搜山時,她讓大家都轉移了,而她一個人拿著手榴彈去截擊敵人。大家都到了安全的地方,聽到了她投出的手榴彈的爆炸聲。山里的女孩子,在對敵斗爭中就是這樣的堅強無畏,不怕犧牲,富于斗爭精神。

    孫犁總結自己一生的文學創作,他無比真誠地說:“我經歷了美好的極致,那就是抗日戰爭,我看到農民,他們的愛國熱情,參戰的英勇,深深地感動了我。我的文學創作,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我的作品,表現了這種善良的東西和美好的東西。”“我們愿意看到令人充滿希望的東西,春天的花朵,春天的鳥叫,不愿意去接近悲慘的東西。……”“但是我始終相信,我們所追求的文學,它是給我們人民以前途、以希望的,它是要使我們的民族繁榮興旺的,充滿光明的。”(《文學和生活的路》)

    《白洋淀紀事》是孫犁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以色彩鮮明的畫筆描寫抗戰時期黨領導廣大的敵后人民,如何與敵人做殊死的斗爭。它所描繪的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圖,是認識這段歷史的生動而形象的教科書。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 国产精品视频色视频|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水蜜桃精品一二三|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尤物|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热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99国产精品99久久|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人人爽|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