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走過的路
第一次到阿壩,是15年前重走長征路。2006年6月15日在汶川映秀午餐,然后便走進一段難忘的歲月——從四姑娘山到小金縣,翻越夢筆山,在紅原縣瓦切鄉拜訪流落民間的紅軍戰士,在若爾蓋參觀“包座戰役”“巴西會議”紀念地,在松潘川主寺參觀紅軍長征勝利紀念碑園……
我當時正值壯年,躊躇滿志,一路上都在聽紅軍的故事,想象那群食不果腹、衣衫襤褸的人如何在風雪中跋涉,如何在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中攻關奪隘,甚至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就是那個背著鍋前進的紅軍戰士,就是那匹馱著印刷機的老馬,就是那個父母犧牲后留在藏區并最終成為藏民的紅軍娃……在一個叫巴朗山埡口的地方,從車上下來,我很快就發現我不是他們。那是夏天,也是氧氣相對飽滿的季節,可我還是暈頭轉向,腳步飄忽,胸口好像堵著石塊。那個瞬間,我再想象當年的紅軍、當年的戰爭、當年的遷徙……已經想象不出來了。我不得不承認我的羸弱和另一群人的頑強。
第二次到阿壩,是13年前,也是這個季節。汶川大地震后,我的老部隊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第一時間抵達汶川。我稍后從成都、都江堰轉道汶川,沿途所見,山河破碎,道路變形,橋梁扭曲。余震像一只痙攣的手,神經質地潑灑泥石流,一會兒擋住去路,一會兒攆在屁股后面追趕。那一路上,我的心中充溢著悲痛、擔憂、焦慮。在汶川一周,老部隊的戰友帶我走訪了一線抗震救災部隊,那些英勇悲壯的故事常常讓我徹夜難眠。就在汶川的帳篷里,在余震的伴奏聲中,我的電腦鍵盤猶如奔騰的馬蹄,嗒嗒嗒,嗒嗒嗒……我從幾百萬字的素材資料里,看到了“鐵軍”“猛虎師”“裝甲師”的身影,我慶幸我曾經是他們中的一員。盡管我沒有像他們那樣最先抵達災區,用雙手從廢墟里搶救生命,可是,當我轉身回到老部隊之后,我就是一名戰士、一名老兵,我跟在他們的后面前進,記錄他們的故事。
前兩次到阿壩,都是帶著特殊時期的特殊任務,始終有一種緊迫感控制著我的神經,沒有來得及認真打量她的美麗。而這一次,我才有機會平心靜氣地一段一段地走,一段一段地看,一段一段地回憶。阿壩,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同我的生活、我的創作、我的精神,竟有如此密切的聯系,似乎成為長久高懸在我思維世界上空的一道彩虹。15年前,在紅軍走過的路上,我寫下《冶煉之路》《跟著黑鍋前進》《紅軍柳》等散文;13年前,我寫下散文《問天下誰是英雄》《絕地穿插》、中篇小說《天堂信號》等作品。可以說,阿壩——具體地說,四姑娘山,在我的心目中,首先是一座英雄的山,然后才是一座美麗的山,一座因為神奇、因為磨難而更加美麗的山。
那天,我們從成都出發,向四姑娘山開進。目之所及,群峰疊翠,藍天白云麗日,一路春意盎然。進入阿壩州境內,公路兩側少數民族風格的建筑漸次多了起來,仿佛聽到茶馬古道馬隊的鈴聲,也仿佛看見當年紅軍路過藏區、羌寨時民眾簞食壺漿的身影。
過了一個埡口,驀然看見山坡上幾個紅色大字——映秀鎮。多么熟悉的名字,多么難忘的記憶!剛想喊一聲停車,已經來不及了,汽車在高速公路上不好掉頭,我只好默默地回眸被林木掩映的山坡。映秀,不知道是誰給這個地方起了這么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名字,不知道這兩個字里面蘊含了多少內容。15年前,我在這個鎮子上吃過午飯,13年前再來,已經找不到那家客棧了。這次我又來了,山坡上那3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紅色大字讓我心潮澎湃,我似乎聽到了它的訴說,看到了一個從廢墟上站起來的不屈的身影,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向我們揮手致意……
一個多小時后,進入巴郎山隧道之前,在一個服務區休息。我走到公路對面,看見峽谷里河水翻滾,河岸上依然留存著泥石流的痕跡。這條河谷,13年前我跟隨老部隊的戰友徒步走過。至今仍然記得,有一天上午,在前往一個村寨的途中,看見對面山上鞍部,站著一頭黃牛。它以立正的姿勢向我們行注目禮,長時間一言不發。我們看不見它的眼睛,卻能感覺得到,它的眼睛里仿佛流淌的是信賴和期待。2008年春夏之交,在這個地方,猶如神兵天降的解放軍官兵就是保護神——對于這片土地上所有的生靈來說,都是。
第三次來到阿壩,我的心情很不平靜。腳下的這條路,是8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走過的一條艱苦卓絕的路,是一條擺脫了絕境通向勝利的路,也是13年前解放軍官兵用血汗打通的生命之路,更是一條通向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希望之路。凝望遠處的雪山,呼吸清新的空氣,我感覺我和這個地方早就建立了親密的關系,仿佛我們早就認識,早就成為戰友,早就相依為命。
我們在四姑娘山活動了4天,風景美不勝收,四面八方都是雪山,每一個畫面都讓人陶醉。據說,距此178公里以外的成都,每年有50多天可以看見四姑娘山的主峰。這個能見度說明什么?說明我們的天空更加純凈了。
5月17日早晨,我們從四姑娘山鎮出發,前往成都雙流機場,準備返程。我跟同行者商量,能不能在鐫刻“映秀鎮”那3個字的石壁下方停留一下。大家一致同意,司機也悉心研究了路線。大約是因為來路和返程視野不同,在那段路上,車速放慢了,十幾雙眼睛搜索前進,可是一直沒有見到那塊石壁。擔心誤機,我們只好帶著遺憾離開。又正好遇上修路,只得繞道,繞得心煩意亂。就在大家沉默不語的當口,突然聽到車內一聲驚喜的呼喊:看啊,在那里!
驀然舉目,但見藍天之下,半山坡上,綠樹叢中,陽光懷里,“映秀鎮”三個紅色大字,迎面撲來。
那一瞬間,我想到了天意,看到了無數雙深情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