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導演陳維亞攜主創團隊 匯聚北京舞蹈學院分享創作體會 苦練 三個月千余北舞學子參演《偉大征程》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于6月28日晚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并于7月1日晚播出。震撼的畫面和精彩的呈現,令億萬觀眾心潮澎湃。
7月2日,總導演陳維亞,副總導演沈晨,執行導演楊嶸、靳苗苗、肖向榮、孟艷,舞美總設計任冬生,以及《偉大征程》各篇章節目編導近60人受邀齊聚北京舞蹈學院,出席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實踐指導教師聘任儀式暨創作分享會,受聘實踐指導教師并分享創作體會。
為排練千余師生同吃同住
此次《偉大征程》的演出,北京舞蹈學院共有1005名學生參與,承擔了非常重要的演出任務。陳維亞表示,“三個月的艱苦排練換來了輝煌成功的演出,舞蹈學院的孩子們成長了、成熟了!作為頂尖舞蹈院校的學生,能夠在國家舞臺上光榮綻放,展現了同學們高超的藝術水準。”除了一千多名學生,北舞還有大批優秀教師堅守在排演一線,克服重重困難,與學生們同吃同住,“這個過程就是一次生動的革命歷史和黨史教育”。陳維亞表示:“北舞師生的參與既是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是一道專業示范線。在此我代表主創團隊感謝北京舞蹈學院的全情投入、全線投入、全員投入。”
從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走出來的沈晨認為,歷年來的重點劇目、大型節慶活動都離不開編導的學生。“因此我特別希望帶領年輕的編導走出教室,參與到這項重大的演出實踐中,讓你們的課堂所學通過實踐得到適度的轉換,這對一位編導的成長至關重要。”沈晨表示,“三個月的相處,我感受到了同學們的熱情,也感動于你們默默吃苦的毅力,更見證了你們參與實踐的成果,這份記憶將令你們終身受益。”
舞臺成了最好的思政課堂
1998年從北京舞蹈學院畢業的楊嶸此次主要負責盛典儀式、《破曉》和最后的《領航》。“我們第一導演組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我們用了最短的時間完成排練,因為給我們這組分配的是古典舞系、民間舞系、教育學院的精英同學們。”楊嶸透露,為了加深同學們對革命歷史的理解,“我們給同學們講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背景,從石庫門從紅船走向天安門,引發同學們內心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所以當《國際歌》響起的時候,同學們手挽著手一路向前、熱淚盈眶,我想這是最好的思政課堂。”
編導系現代舞專業首屆本科班畢業的肖向榮則表示,“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國家的每一次大型活動都有舞蹈的精彩呈現,我深深地覺得我們中國的舞蹈編導必須為中國喝彩,也必須為這個時代去擔當更大的使命。”
巨大鳥巢為舞臺設計帶來巨大挑戰
任冬生之前做得更多的是舞臺劇的設計,而這次面對鳥巢這么大規格的場地,整個屏幕8000多平方米,用了4000多只燈,在設計圖上筆稍微歪一點兒,影響的都是幾十米的范圍,這對于設計師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他建議,設計專業學生要抓住一切機會走上舞臺參與實踐,通過與專業導演的合作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大型活動一定是團隊作戰,從機械、屏幕到多媒體,團隊成員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要通過觀察和總結,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自己的團隊意識和舞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