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網絡文學書寫奮進的時代與光榮 “紅旗頌——慶祝建黨百年·百家網站·百部精品”征文活動入選作品巡禮
網絡文學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記錄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反映新中國和中國人民改天換地的豐功偉績和歷史進程,表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精神風貌,成為網絡文學必須要回答的時代課題。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展示百年來黨領導下波瀾壯闊的中國故事,發揮網絡文學傳播優勢,引領網絡作家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鼓勵創作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優秀作品,上海市作家協會與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共同舉辦了“紅旗頌——慶祝建黨百年·百家網站·百部精品”征集活動。
征集活動突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作主題,反映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的歷史進程,體現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書寫建黨百年來社會發展、時代變遷、文化傳承、人民奮斗等富含現實主義元素的優秀故事。
上世紀90年代末,網絡文學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應運而生,成為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領導下,經過20多年的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家,創作出一大批優秀作品。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關注社會現實、聚焦革命歷史的現實題材創作得到更多重視,優秀現實題材作品層出不窮,不僅彰顯了網絡作家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也體現出網絡文學的巨大影響力。
此次征集活動共收到網站推薦、個人申報、專家推薦的作品742部,為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城、17k小說網、掌閱文化、縱橫文學、七貓中文網、新浪讀書、連尚讀書、阿里文學、創世中文網、咪咕閱讀、網易云閱讀等為代表的百余家文學網站簽約作品,并由推薦委員會評出入選作品100部。
這些入選作品立意鮮明,題材豐富,類型各異,風格多樣,總體代表了網絡文學的創作成就,彰顯了建黨100年來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展現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卓越成就,表達了新中國的嶄新面貌和人民的美好生活,體現了網絡作家和文學網站的愛黨愛國情懷,弘揚了網絡文學揚正氣樹新風的精神風貌。作品傾注現實主義觀照,充滿現實主義情懷,多維度、多角度反映建黨百年歷史進程,用網絡文學書寫奮進的時代與光榮的傳承,向黨和人民提交一份莊嚴的答卷。
回望黨的誕生,致敬前赴后繼的民族英雄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如若一束穿透云層的曙光,照亮黎明前的至暗時刻。這是深刻改變中華民族發展方向和進程的歷史事件,從此,中國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網絡作家作為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中國青年,面對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紅色江山,更要記住那些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舍生忘死的前輩。“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不忘初心意味著牢記過去。網絡作家有志于用自己的作品紀念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致敬前赴后繼的民族英雄。
入選作品中,中華民族抗日題材表現突出。酒徒的《烽煙盡處》將個體命運與歷史事件緊密交織,傾情鋪展中華民族抗戰的宏大敘事;驃騎的《太行血》書寫熱血青年舍小家為國家的一往情深;李梟的《無縫地帶》塑造出我黨地下特工的錚錚鐵骨;菜刀姓李的《遍地狼煙》再現獵戶后代成長為戰士的英雄傳奇;李珂的《一寸山河》講述中國軍民偵獲摧毀日軍建立的慰安婦密營的故事;任重、邱美煊的《宛平城下》講述青年一代挺身為國的壯志豪情;瘋丟子的《百年家書》描述民族奮起,向承載民族精神的脊梁致以崇高敬意;紅雨的《鐵骨金魂》歌頌全國英模人物身經百戰的堅定信念;房憶雪的《宿北硝煙》描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將士們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歷史使命;尼卡的《云胡不喜》寫出時代風云與家國命運中的個人理想與精神追求;可大可小的《后手》深情刻畫從事秘密工作的共產黨人;鐵流、徐錦庚的《國家記憶:一本〈共產黨宣言〉的中國傳奇》詳盡描述《共產黨宣言》如何拉開農民革命斗爭的序幕;卻卻的《戰長城》以小人物的命運軌跡表現大時代的風云變幻;風之燭的《鋒刺》頌揚、緬懷抗戰中犧牲的千萬無名英雄;古蘭月的《沖吧,丹娘!》旨在宣揚紅色文化、譜寫革命英雄的輝煌事跡;軍刀的《血火流觴》講述我黨團結各方力量聯合抗日的智勇故事;英霆的《大荒洼》寫出國家危亡之時的平民英雄情懷;丁也林的《秋江夢憶》講述女醫生在戰火中抉擇、為正義捐軀的感人故事。
這些以抗戰為主題的作品藝術化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用藝術的手法摹畫先烈、致敬英雄,紀念中國共產黨人為紅色江山英勇獻身的偉大事跡,紀念中國共產黨披荊斬棘、百折不撓的歷史征程。網絡作家踴躍書寫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歷史的家國情懷,為網絡文學留下彌足珍貴的紅色足跡。
感懷新中國成長,展示改天換地的建設成就
中國共產黨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建立了新中國,帶領中國人民走進創造夢想、成就夢想的時代。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無不激勵著網絡作家,用文字承載力量與智慧,展現大國重器、展示新中國奮斗者的風采。這些作品,放眼祖國天南海北,聚焦各行各業平凡英雄,表現他們的理想和抱負、使命與擔當。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跡,那些改天換地、改革開放的建設成就,共同熔鑄成共和國前進的號角,奏響新中國的最強音。
阿耐的《大江東去》全景表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的重大變遷;齊橙的《大國重工》展現一代人用汗水和智慧,鑄就國家重型工業;何常在的《浩蕩》反映第一代深圳人的改革開放與拼搏創新;wanglong的《復興之路》講述國企在困頓中改革、于衰落中復興的歷程;華東之雄的《大國航空》用戰機騰飛見證祖國航空事業的發展;小橋老樹的《奮斗者:侯滄海商路筆記》書寫創業之路的奮斗傳奇;爭斤論兩花花帽的《我的1979》刻畫時代大潮中小人物的奮斗;牛凳的《春雷1979》展現“90后”青年在改革進程中的精神升華;辛夷塢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在愛情與成長的思考中呈現青春必修課;陳釀的《傳國功匠》譜寫一曲尊工重技、向善崇美的文明贊歌。
驍騎校的《橙紅年代》謳歌與罪惡作斗爭的人民警察的熱血與正義;叢林狼的《最強特種兵》展示出現代特種兵的熱血傳奇;劉猛的《雷霆突擊》贊頌空軍戰士的使命與意志;回憶如煙的《消防英雄》塑造逆向而行、拯救世界的英雄群像;戈壁綠影的《大漠航天人》體現我國航天人才的無私奉獻;冰可人的《女機長》講述中國民航飛行員和空軍兩代飛行員的成長;千崖秋色的《青春綻放在軍營》,講述女兵報效祖國的英雄夢。
盧山的《蹦極》反映中國外交官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智慧與果敢;洛明月的《糧戰》深情塑造堅守良知、甘于奉獻的水稻育種專家;常山趙龍的《中國石油人》寫出“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夢想;王鵬驕的《八四醫院》表現舊社會到新中國醫學事業的滄桑巨變,和現代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金宇澄的《繁花》在上海市民生活圖景中折射時代變遷;大地風車的《上海繁華》展示外來務工者打拼創業的現實圖鑒;白學究的《大河崢嶸》講述四代人昂揚奮斗砥礪前行的事跡;檸檬樹上飛的《運河人家》演繹運河岸邊人民命運和時代興衰;創里有作的《揚帆1980》在創業路上揚起人生遠航的風帆;坤華的《流金時代》鋪展攜手共創幸福家園的風云變遷;胡說的《山根》實力刻畫平凡人物的奮斗形象。
以上網絡文學作品,全景式描繪新中國建設偉大成就,歌頌各行各業平凡英雄,體現了網絡作家對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高度認同,彰顯充滿奮斗精神的家國情懷與精神品質。
暢想新時代發展,憧憬日新月異的美好未來
網絡作家生逢其時,與新時代共同成長、一同前進。進入新時代,中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極大增強了網絡作家的愛國信念,極大提升了網絡作家的民族自豪感。年輕的網絡文學和正當青春的網絡作家,責無旁貸地肩負起這個時代的創新使命。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青年正是新時代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創造性的群體。新時代以來,中國社會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為網絡作家賦予了無限的想象力和無窮的創造力。網絡文學素來以想象力著稱,欣欣向榮的新時代為網絡作家插上了第二次騰飛的翅膀。
我們正身處“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更多地進入網絡作家的創作視野,脫貧攻堅題材與實現偉大中國夢成為現實題材表達的重中之重。夜神翼的《特別的歸鄉者》聚焦歸鄉者開拓創新產業、帶領農民走向共同富裕;羅曉的《大山里的青春》描寫城市青年到農村支教后的思想蛻變;泗源的《我們的招鳳山》描寫扶貧工作組進駐后的鄉村變化;莫賢的《稔子花開》講述大學生回報家鄉、脫貧致富的創新實踐。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的秩序,也為網絡文學創作注入了當代思考。這一時期,不少網絡文學的創作體現出國家信念和未來期望。瑜成夜的《白衣執甲》展現醫護人員奮力與疫情抗爭的經過;陸月櫻的《櫻花依舊開》反映武漢人民互幫互助,積極投身抗疫洪流的事跡;牛瑩的《春天見》通過描寫家庭婚姻,展現眾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必勝信心。(醫療題材佳作不斷,漱玉的《岐黃》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笑晨曦的《深夜兒科室》展現感人至深的醫療職場故事;肖堯月的《全科醫生》專注社區醫療中心的形象展示;志鳥村的《大醫凌然》講述優秀醫生的成長勵志經歷。
新時代以來的網絡文學創作,更多關注時代新人的價值追求,關注科技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吉祥夜的《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以緝毒警官的智勇人格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秋月明的《草根石布衣》志在言傳身教、兼濟天下;月關的《極道六十秒》塑造消防戰士逆險而上、無畏無私的精神典范;揚帆星海的《天梯》展示空軍機務官兵的奮斗歷程;樓星吟的《彩虹在轉角》贊美殘障人士自立自強的拼搏意志;郭羽、劉波的《網絡英雄傳》開拓互聯網創業+商戰融合的新空間;管平潮的《天下網安·縛蒼龍》聚焦高科技手段破解網絡安全疑難案件;蝴蝶藍的《全職高手》以網游IP開啟攀登巔峰之路;匪迦的《北斗星辰》描述我國自主研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波瀾壯闊;浩瀚馨語的《遠方的秘密》致敬老一輩科學家成功建造中國“天眼”。
條條大路通遠方,寄托夢想與希望。不少網絡作家將視野投向公路、鐵路,從國內到海外,講述一個個遠方的故事。我本瘋狂的《鐵骨錚錚》,恒傳錄的《中國鐵路人》,巧嫣然的《高鐵追夢人》,高原風輕的《建設大時代》,大江東的《百年復興》等作品,以高鐵及高速公路建設為背景,致敬時代工匠,弘揚民族氣概,講述鐵路人的鉆研精神和科教興國的夢想,贊美中國大基建在海內外的奇跡輝煌。藍盔戰歌的《維和先鋒》則突出中國維和警察心系祖國、勇于擔當。
這一時期,反映都市生活和職場拼搏的優秀作品大量涌現。卓牧閑的《朝陽警事》反映社區民警扎根基層、愛崗敬業的平凡事跡;月壯邊疆的《白紙陽光》表達當代社區青年工作者的新追求;姞文的《長干里》展開一幅人與城市共同成長的當代畫卷;喬雅的《心照日月》展現當代法官對人性的拷問和對法治的思考;茹若的《七微克蔚藍》,喚起共建生態文明的責任與擔當;真樹乃的《冰上無雙》寫出花樣滑冰運動員的合作與信任;行知的《2.24米的天際》再現中國女排砥礪前行的精神風貌;翟鵬延的《通惠河工》展現當代新河工的家國情懷;麥蘇的《刺猬小姐向前沖》彰顯年輕一代在傳統文化中所煥發的光彩;馬玫的《觀音泥》寫出制陶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冥靈的《點心之路》講述誓將中式點心推向世界點心之王的熱血之旅;離月上雪的《投行之路》揭示證劵投資行業的職場生活;阿北的《防線》塑造特區安監人的典型形象;關中老人的《一脈承腔》,呈現傳統藝術華陰老腔的發揚光大;唐四方的《戲法羅》揭開魔術世家的江湖恩怨;不知春將老的《玉堂留故》挖掘老年生活樂趣、關注養老難題;袁語的《吻安,我的費先生》揭示“海歸”創業的生存與發展。
這一時期也不乏剖析女性成長、展現女性價值的優秀作品。蔣離子的《老媽有喜》講述二胎帶來的家庭關系新認知;人參胖娃娃的《寶媽萬歲》揭示“80后”女性的人生取舍和價值體現;清揚婉兮的《全職媽媽向前沖》展現女性生活選擇和成長勵志;李開云的《二胎囧爸》,上演一幕爆笑育兒喜劇。
新時代有多少發展機遇,就有多少情感故事。進入新時代的網絡作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對人的個體命運和情感世界傾注了更多關注,創作出一大批飽含情感的暖心作品。
小狐濡尾的《南方有喬木》探索以無人機為行業背景的情感世界;板栗子的《徐徐戀長空》講述外賣小哥的一往情深;沐清雨的《翅膀之末》解鎖民航飛行員與管制官的“天際線之戀”;北傾的《星輝落進風沙里》展開關于尋找和守護的情感救援;舞清影的《明月度關山》在鄉村支教、留守兒童之間連接起愛的紐帶;唐家三少的《為了你,我愿意熱愛整個世界》,以親身經歷的相知相愛、奮力拼搏的深切情懷,傾情演繹感人肺腑的勵志傳奇。
以上百部作品以思想深度、藝術高度和接受廣度獲得了網絡文學慶祝建黨百年的這份殊榮。網絡文學發展至今成就斐然,不僅以中華神話體系和西方奇幻文學作為創作源泉,隨著時代發展和中國強大,越來越多的現實題材作品聚焦黨史、凝聚當代,反映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奮斗和新中國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反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輝煌成就和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構筑起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網絡文學創作園地,加快邁向經典化、精品化。
“十四五”規劃綱要為我國現代化發展目標繪制了宏偉藍圖,也吹響了網絡文學新征程的時代號角。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十四五”時期網絡文學的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做出網絡文學助力文化強國建設的貢獻,是每一位網絡文學從業者的新的使命與擔當。
網絡文學在當代文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絡作家已經找到成就自己夢想的人生舞臺。新時代既是網絡文學發展的重大機遇,也是對網絡作家的全新挑戰。網絡文學唯有緊密關注國家的發展進步,融入“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網絡作家才能成長成才,在新時代的廣闊舞臺上,體現網絡文學的價值。
網絡文學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記錄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反映新中國和中國人民改天換地的豐功偉績和歷史進程,表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精神風貌,成為網絡文學必須要回答的時代課題。
網絡文學正向高質量發展目標努力邁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在于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網絡文學要以實際行動證明自身不僅僅是大眾的通俗的娛樂的文學樣式,更應為紅色江山世代相傳起到文化助力作用。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