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版集團300余種主題圖書慶祝建黨百年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出版集團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突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組織出版了300余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出版讀物,全景式展現了黨的百年偉大歷程、偉大成就、偉大思想,為廣大讀者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中國出版集團持續以高質量的主題出版全方位、立體化、深層次地展現建黨百年來的光輝歷程,大力營造奮進新征程、創造新奇跡、展現新氣象的濃厚氛圍,為黨的百年華誕獻上一份中版人的文化厚禮。
講好黨的故事 共慶百年華誕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中共黨史十二講》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領銜撰寫,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引領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性成就,總結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人民文學出版社的《1937,延安對話》以筆記的形式記錄了美國學者畢森1937年6月到訪延安的見聞與記錄,是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革命實踐和思想理論的重要見證,是《紅星照耀中國》的姊妹篇,具有非常珍貴和重要的史料價值。
連環畫出版社的《非凡百年奮斗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種經典連環畫》用連環畫這種獨具中國魅力的藝術形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非凡奮斗史,既有客觀詳實的史料,也有引人入勝的故事,還有鮮活生動的人物刻畫,可讀性非常強。人民音樂出版社的《中國共產黨歷史歌典:歌聲中的百年風華》以中國共產黨從創立到不斷發展壯大的這一偉大歷史進程為主線,對近現代各個時期的經典歌曲進行了音樂賞析與黨史解讀,通過歌曲串聯百年黨史,用歌聲頌唱千秋偉業。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部紅色經典電影連環畫》精選了《建黨偉業》《小兵張嘎》《紅色娘子軍》《英雄兒女》等100部經典紅色電影,用連環畫的形式將經典電影畫面呈現在紙質讀物上,再現了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既向老一輩電影人致敬,也使讀者銘記歷史,繼往開來。
“毛澤東經典著作研讀系列叢書”和《永恒的初心——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連環畫集》《那些年銀幕歌聲里的故事·百年華誕篇》《初心與恒心——中國共產黨百年合唱作品精粹》《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生命線:能打勝仗的政治指揮大計》《紀念抗美援朝戰爭七十周年經典電影連環畫系列》等一批高質量黨史著作,從不同視角展示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
把握新機遇 奮進“十四五”
結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鄉村振興,中國出版集團精心組織策劃了中版記錄小康文庫共約20余種圖書,研究出版社的《走好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深度闡述了全面推進關于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各項工作的開展和實施;“中國脫貧攻堅故事”叢書(20 冊)以已經脫貧摘帽的蘭考縣、井岡山、岳西、林西等 20個縣(市)為研究對象,圖文并茂、立體生動地展示了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進程和成就。
《光明的道路——彎柳樹村奔小康紀實》以報告文學的筆觸,生動描述了駐村第一書記宋瑞帶領彎柳樹村干部群眾在“黨建為本領思想,傳統文化扶心志,精準扶貧奔小康,產業發展振興鄉村”的思想指導下,最終擺脫貧困面貌,走上小康之路的奮斗歷程。商務印書館的《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之路》以流暢和引人入勝的文筆,描述了作者和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同事們進行各個鄉村扶貧項目實施的經過,以及對嘗試探索貧困鄉村的可持續發展路徑的思考。
《慶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暨第二屆“香凝如故”全國美術作品展作品集》《大型原創交響合唱:奮進新時代》《一路芳華:西遷人追憶西遷往事》《大腳板老師有辦法》和《生態扶貧》第三批扶貧培訓教材叢書等一批扎根偉大實踐、用生動事實說話的優秀理論著作和文藝作品,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服務人民、賡續奮斗、創造創新的偉大精神。
弘揚時代新風 培育時代新人
“四大”國家文化公園系列包含近50種圖書,商務印書館的《長城簡史》圍繞長城主體,依托長城地帶延展出來的廣袤的地理空間、人文空間和歷史空間,以紀實的方式,通過梳理真實有據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追尋長城起源興衰的歷史風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中華傳統文化簡明詞典》以詞典的框架結構,詮釋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詞語、短句、基本概念及有關人物和著作等,條目從儒家學說、道家學說、佛家學說和諸子百家學說中廣搜精選,共3600余條;《科學家給孩子的12封信》以科學家的視角和口吻,向少年兒童講述人類對太空、地球、地球生命和環境關系的探索與認知,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
中華書局的“中華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分為“中華傳奇人物”“中華先賢人物”“中華先烈人物”“中華先鋒人物”四個系列,選取中國古代、近代、現代各個時期在各個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產生深遠影響的重要人物,展現他們的思想智慧、高尚品格和頑強精神。天天出版社的“少年讀通史系列”是寫給青少年的歷史讀物,從上古一直講到清朝,貫穿對重要的文化常識和相關政治、文化、地理、職官、歷法知識的講解,旨在培養青少年的史學思維,啟發他們思考歷史,借古知今。
《中國繪本·彩色連環畫故事》《最早的中國:二里頭文明的崛起》《幸福的末可可》《為孩子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等一批文化、教育讀本,從不同角度、以多種方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闡釋中國道路 彰顯文化自信
立足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商務印書館的《中國農墾——農業現代化與農業安全的中國道路》聚焦農墾產權改革和現代企業制度構建、農業技術進步和農業安全、生態農業構建等難點焦點問題,結合各地農墾的創新探索經驗,對我國農墾體制變革與發展模式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中國道路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闡釋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總結了高質量發展的成就、經驗以及不足,為下一階段的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幫助。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文化遺產里的中國故事:萬里走單騎》講述了中國大地上的世界遺產故事,既講述了 12 處遺產地的文化傳承、利用和保護的故事,又探討了12個獨立的文化遺產保護課題。中華書局的《符號中國:傳統文化博物學》選取傳世文獻、考古發掘和民間信仰中最能代表中國的40多個符號進行追源溯流的考辨,將文化中國以通俗易懂且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大眾了解中華文化的來龍去脈和核心精神。
東方出版中心的《偉大的變革:中國追夢新時代》以歷史的眼光、全球的視野客觀而理性地分析了新時代背景下中國進行偉大變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凸顯了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中國發展模式的吸引力,也為全世界尋求變革的人們提供了理論與實踐。中譯出版社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雙循環的內涵、經濟發展新政策與政策選擇、中國經濟發展新格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進行了具體闡述,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中國道路與三農問題》《疾病如何改變我們的歷史》《中國民間故事連環畫集》《唐:中國歷史的黃金時代》《中國文化管理研究(第二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這里走來》等一批彰顯中國實踐和中國理論,促進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的圖書用學術的方式闡釋中國道路,彰顯了中國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