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吉林文學叢書”創作座談會在長春舉辦
6月28日,百年文學與百年黨史相隨相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吉林文學叢書”創作座談會在長春舉辦。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吉林省作家協會從2020年1月開始組織創作出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吉林文學叢書”。叢書的創作出版被列入吉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點文藝創作和出版物之一、全省黨史學習教育重要活動項目之一。
目前,第一批共有12部優秀作品作為叢書出版面世,包括描寫當代黨的領導干部臨危受命,帶領干部群眾勵精圖治、推動地方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奮斗歷程的長篇小說《考驗》(作者陳曉波);以紀實手法深度挖掘公安英烈生前身后的感人故事,謳歌公安英烈崇高情懷的紀實文學《閃亮的坐標》(作者宗源、李金龍);講述長白山保護區守山人故事,展現長白山保護區科研人員幾十年保護研究動植物取得豐碩成果的報告文學《守護大山的人》(作者陳鳳華);描寫東北農村物質脫貧和精神脫貧歷程,塑造新時代鄉村新主人新形象、展現改革開放四十年間東北農村全景風貌的長篇小說《風吹稻浪》(作者王懷宇);以東部琿春野生東北虎保護基地為考察對象,描摹東北虎、東北豹、野豬等野生動物種群恢復的報告文學《虎嘯》(作者任林舉);以清末民初為背景,通過清代最后一任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由盛而衰,和辛亥革命前后吉林大地風云變幻的長篇小說《福地》(作者邱蘇濱);講述民族企業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背景下探索、抗爭、覺醒的艱苦歷程,反映吉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尋找救國之道的長篇歷史小說《大江浮日月》(作者王彌宗);展現東北老工業基地艱難改革進程和一代代國企員工不竭進取精神的紀實文學《大廠雄渾》(作者曲靜);以查干湖為考察對象,描寫我省西部人民戰勝干旱、風沙、鹽堿、洪澇等自然災害、實現河湖連通偉大壯舉的《八百里河湖》(作者丁利);記錄1935年至1955年20年間中國電影重大轉折,記敘新中國電影的中心怎樣從上海轉移到長春,“新中國電影的搖籃”怎樣將電影的“種子”播撒到全國的紀實文學《電影北上》(作者鮑盛華);真實記錄吉林省援鄂醫療隊在武漢抗疫的奮斗經歷,講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廣大白衣天使的心路歷程和家國情懷的報告文學《以白求恩的名義》(作者李春良);記述新冠疫情暴發后,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白衣戰士不畏艱險,勇敢逆行,與死神爭分奪秒拯救生命的報告文學《大醫精誠》(作者江北)。
還有4部作品將作為第二批叢書選題出版,包括描寫抗戰后中共中央派遣約2萬名干部奔赴東北,展開事關中國前途命運偉大斗爭的紀實文學《兩萬干部進東北》(作者張賢達);以吉林省第一位共產黨員馬駿烈士為原型,塑造早期吉林籍共產黨員英雄形象的歷史小說《浮雕》(作者金偉信);描述抗戰時期楊靖宇等數十位抗聯英雄的事跡,展現偉大“抗聯精神”的報告文學《大風大雪——東北抗聯抗日活動紀實》(作者李發鎖);將紅色攝影家郎琦從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的人生經歷和愛國精神進行立體呈現,展現中華民族在黨領導下走向復興歷程的報告文學《鏡頭春秋——新中國第一代紅色攝影家郎琦傳》(作者劉兮)。
座談會上,叢書作者代表分別發言,和與會者分享自己的創作歷程及心得體會。
吉林省作協負責人表示,百年文學與百年黨史相隨相伴,同頻共振,文學事業與黨的事業息息相關、緊密同步。百年黨史、百年文學啟示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必須注重黨史學習,從紅色題材創作中吸納精神動力及營養;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文學的時代性、人民性、創新性、開放性;必須關注重大主題創作,立足時代發展,推出精品力作,助力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