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延安對話》
《1937,延安對話》
作者: (美)托馬斯?亞瑟?畢森
譯者 :(加拿大)李彥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6月
ISBN:9787020160129
定價:45.00元
星期二,六月二十二日
我們在延安的第一個早晨,訪問了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這是中國共產黨抗日斗爭的主要機構。
在途中,我們的照相機抓拍到了一支正在行進中的紅軍隊伍。
進入抗大之后,便再次遇到了一個驚喜。朱德正在那里給一個班的學員們做報告。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這位紅軍司令員。他體魄強壯結實、五官輪廓鮮明,與我們心目中的想象十分吻合。
看到我們,朱德很快就中斷了他的講話,來到大門口,與我們一一握手,并配合我們的要求,與大家合影留念。其中一張他單獨拍攝的照片,可以算得上一幅絕佳的肖像,展現出他在四十九歲的年紀上,依舊神采奕奕、充滿活力。
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們已經與好幾位抗大的學員和教師進行了交流。他們的精神面貌和高昂的士氣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與身旁那些空曠簡陋的宿舍和課堂,形成了反差巨大的鮮明對照。
看著眼前的這些人,還有他們的生活環境,我突然生出了一種奇妙的感覺:這些人正在全力以赴地準備著,一旦抗日戰爭打響之后,他們將立即承擔起延安的突擊隊重任。
我們失去了和抗大校長林彪見面的機會。他在騎馬時不小心跌落,嚴重骨折,正在養傷。
對毛澤東的采訪,花去了很長的時間。但這是我們的重頭戲,所以用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
毛澤東在他那間簡樸至極的窯洞式書房里會見了我們。那個時候,他所居住的地方就在延安城的山坡上邊,來去十分方便,而不是后來因為轟炸而被迫分散到周邊地區的那排窯洞。毛澤東的書房不大,我們幾個人,再加上翻譯,就擠滿了整個空間。
到這個時候,我們已經習慣了延安那種無拘無束、親切隨意的氣氛了。在毛澤東這里停留時,又額外增加了喝茶聊天的樂趣。一切都像是不緊不慢的,但一切又都是嚴肅認真的,沒浪費一分一秒的時光。
毛澤東不失時機,立刻就開始了談話,并始終對談話起著主導作用。但他自始至終都注意著,讓這次采訪以問答的方式來進行。他每說上幾句話就會停頓下來,讓那位出色的英文翻譯轉換成英語。這樣也給了我充足的時間,去做完整的筆記。
毫無疑問,在國共兩黨最近所討論的統一戰線的問題上,毛澤東肯定反復多次地處理過各種各樣的提案和爭議。然而,考慮到他此刻是在一個非官方的場合,幾乎就像是在和普通人閑聊那樣,所以,這種采訪形式本身,就為我提供了一次絕佳的觀察機會,足以見證毛澤東清晰的頭腦和知性力量。
如今回首往事,記得1937年的秋天,當我離開延安,回到北平后,第一次著手整理我的筆記時,那時就感到,如果有朝一日我打算把這些采訪時記錄的段落編輯成書出版的話,甚至根本用不著做任何修改,就完全可以發表。
毛澤東那年四十三歲了,身材瘦削,動作敏捷,渾身上下透著一股青春的活力,顯示出年輕小伙子一般的氣質來。不知為何,他的種種優點和魅力完美得融為一體,再加上他深邃的思想、審慎的態度,竟讓人感覺到一種高深莫測。
更出人意外的是,他會在每次采訪開始時,突然間拋出來一串連珠妙語,既生動又幽默。雖然我沒能記錄下來,但歲月如梭,這么多年過去了,他的談笑風生、瀟灑自如,卻依然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海中,鮮明如初。
這個下午的采訪開始時,毛澤東讓我們每個人先各自介紹一下所從事的工作。當我們中的一人提到,菲立浦?賈菲先生是經營圣誕卡的批發商時,毛澤東便脫口而出道:“上帝保佑你的圣誕卡生意興隆?。 ?/p>
那天的晚飯,是在朱德家里吃的。他的住處,比毛澤東的略微寬敞,布置得也稍微像樣些。一同就餐的人包括毛澤東、周恩來、博古,還有其他人。
吃完飯后,大家一面等候去劇院看演出,一面在晚霞映照的院落里參觀瀏覽。
夜幕下垂之后,我們大家一起走到了劇院。那是一座高大的房屋,外表就像美國農莊里常見的谷倉一樣。里面擺放著能坐幾百個人的長條板凳,還有一座不小的舞臺。
表演的節目豐富多彩,有一半是戲劇,另外一半是五花八門的各種藝術形式。被當地人稱為“紅小鬼”的少先隊隊員們表演了幾個活報劇。還有在中國竹笛伴奏下翩翩起舞的芭蕾選段。也有高爾基的話劇《母親》的選場。但是,大部分話劇的內容都反映出當地的特色。通常都是獨幕話劇,也一律都會傳達出某種信念。有的是與社會相關的,例如破除封建迷信舊習俗、提倡鍛煉身體講衛生。也有的攜帶著政治色彩,例如反對日本侵略、提倡民主選舉和全國結成統一戰線等等。
毛澤東、朱德、博古和我們幾個人坐在一處。大家和全場觀眾一樣,對每個節目都報以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