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音舞詩畫劇《旗幟·英雄》在京上演
6月22日至23日,由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市西城區第二文化館打造、北京馨藝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制作、中共北京西城區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支持的原創音舞詩畫劇《旗幟·英雄》在北京展覽館劇場上演。
《旗幟·英雄》以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為時間線索,以鮮明旗幟為時代符號,以民族英雄為閃亮坐標,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將在中國共產黨百年進程中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典型人物,尤其是將發生在北京首都西城中典型事件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形象搬上舞臺,讓后人了解百年歷程、了解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本劇主要分為兩個章節,上篇為“敢教日月換新天——烽火志士”,下篇為“眾手澆灌幸福田——時代先鋒”。全劇通過綜藝性的藝術手段講述了一個世紀以前,自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李大釗等在這里吹響新文化運動的號角,鮮紅的旗幟便在這片土地上高高飄揚。在100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這里的人民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具有雷鋒忘我奉獻精神的先進模范,繪成了一幅蕩氣回腸的壯麗畫卷。
據悉,該劇編劇李東才、紀麗懷著對黨和祖國的深厚感情,一氣呵成寫下了精彩的劇本。導演李寧是土生土長的北京西城人,深刻的西城記憶和獨到的西城情懷讓他被劇本深深吸引。他與制作人紀麗帶領主創團隊,克服困難、精益求精地完成了整體創作。全劇運用了戲劇、朗誦、歌曲、舞蹈、合唱、情景獨白、多媒體等藝術形式,多視角完成人物塑造及故事結構。本劇演職人員多達200多人,年齡最小的演員只有七八歲,年齡最大的參與者已是耄耋之年。他們中有新時代西城好少年,有北京榜樣、道德楷模西城大媽的代表,更有參加過淮海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的西城老兵。他們都生活在北京、生活在西城,見證了北京西城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增加了這部劇真實感與可看性。
預知大道,必先為史。主創團隊表示,為了講好黨的故事,傳承紅色文化,《旗幟·英雄》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以影視、戲劇、綜藝、音樂、詩朗誦等藝術手法來塑造優秀人物、講述感人故事,以此再現新中國的“影像藝術博物館”。希望通過百年黨史繪就的恢弘畫卷,展現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從不同角度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
北京市西城區第二文化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按照西城區委、區政府的要求,文化館以建黨百年為主題,開設了7+N場“藝術黨課”,從而表達群文人學黨史、感黨恩、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