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英雄立傳 展京劇新生
近日觀看了京劇現代戲《戰士》。相較于以往京劇優秀革命現代戲,該劇的卓異之處首先是人物獨特,時代感、典型性強。劇中主人公胡兆富是今日仍健在的浙江常山縣人民醫院的一位醫生。他16歲于家鄉山東參加八路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參加大小戰役46次,作為一名普通戰地衛生員浴血奮戰,在炮火硝煙中搶救了無數戰友的生命,先后26次立功受獎,其中特等功2次,一等功7次,被授予“人民英雄”光榮稱號。轉業后自愿到浙江常山縣人民醫院做一名普通醫生,勤勤懇懇,雖經磨難屈辱而不忘初心,足跡踏遍常山縣的山山水水,拯救了無數百姓生命,被譽為“生命救星”。60余年來,他一直隱秘自己的歷史功勞,直到2019年7月,常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做信息核對時,才將謎底揭開,而此時胡兆富已是96歲的耄耋老翁。
要為老英雄立傳,社會情態、生活場景日新月異,怎樣濃縮在兩個多小時的舞臺上?編導沒有沿襲以往作品的軌跡轍印,而是另辟蹊徑,獨運機杼。一是采用歷史與現實、過去與當下相伴而行,時空自由穿越變換的藝術構思;二是選取不同歷史時段的典型事件,以多維空間疊加揭示人物心理空間的場面組合;三是在文武相間歌舞連綴中推進情節,營造了一部多時空、多維度、多視域相交融,既持守著京劇藝術本體,又昂揚著時代精神,激情壯美、沉郁雋永的英雄史詩劇。
幕啟。空靈的舞臺空間,伴隨蒼涼渺遠的主題歌:“問我哪里來,來自黃河邊……”年逾九旬的胡兆富身著舊軍服蹣跚走來,口中念叨著他夢見的老戰友,唱著“一杯烈酒一淘淚,長恨不見故人歸……”走向舞臺深處。同時,畫外音傳來了胡兆富的女兒胡玲詢問母親老年萍兒關于爸爸的身世。于是,舞臺上瞬間便展現出日寇侵華“國破山河碎,遍地血風吹……”青年胡兆富投奔八路軍,參加了民族抗戰的偉大斗爭。
場景陡轉,萍兒與胡玲繼續言道:新中國誕生了,胡兆富轉業回到家鄉山東,二人喜結良緣,他服從組織分配,來到浙江,沒到工廠去擔任領導職務,而是自愿到常山縣醫院去做一名普通醫生,理由是他在部隊一直是一名衛生員。此時,中年萍兒與胡兆富同時出現在舞臺上,萍兒不同意胡兆富到常山縣去,因為那里是血吸蟲的重災區,天天死人!而胡兆富卻執意要去,因為“我不但是醫生還是戰士,打阻擊救百姓是戰士天職。”因為他答應過犧牲的戰友,只要活著就要替他們去戰斗,他始終牢記當年教導員所說:“革命不是一次沖鋒,戰士一輩子都要戰斗!”于是,場上光影變化,時空閃回到解放戰爭,舞臺后區高臺上,眾戰士前仆后繼,在敵人炮火、機槍的掃射下,紛紛倒下。舞臺前區人稱“老郎中”的青年女衛生員因搶救傷員而中彈倒地,為消滅暗堡中的敵人,老郎中躍身吸引敵機槍而犧牲,胡兆富乘機持炸藥包炸毀敵暗堡,轟響的爆炸聲、沖天的火光戛然而止。場景又閃回到初始的平靜,萍兒背起包裹起身,胡兆富問:你去哪?萍兒:我這就收拾東西和你去常山!幕后歌聲響起:“哥哥在我夢里生,哥哥在我眼里行,這輩子跟你一個命,苦菜花也有牡丹情。”當下與過往,事、理、情,兩重空間,相互照應交融,簡而明,具象而空靈,令人心悅動容。
在常山醫院,胡兆富忍受著戰爭中殘留腦中彈片時時發作的劇痛,夜以繼日地為鄉親們驅除血吸蟲病。突然,深夜,“千尺崖”村中打來電話,常大哥的孩子病危。胡兆富在暴雨中趕到常家即刻背起孩子與常大哥夫妻二人攀巖過澗,強支病體,艱難跋涉。此時,當年解放戰爭時他在戰場上搶救負傷戰友的景象呈現在人們面前;舞臺后區,沖鋒中接連中彈倒下的戰友,青年戰士胡兆富從廢墟中挖出戰友匍匐前進;舞臺前區,中年醫生胡兆富懷抱孩子艱難攀巖,炮聲、雷聲交集轟鳴,兩個胡兆富一同跌下山崖,兩人又在不同的時空站了起來。兩個時空的兩組舞蹈,既將胡兆富歷史與現實的忘我犧牲的英雄壯舉疊加在一起呈現在觀眾面前,又生動地揭示了胡兆富不忘初心、永遠戰斗的內在精神動力。
時光定格于1966年那個特殊的年代。場域延展,時空交替,不諳世情的童年女兒胡玲、醫院同事、來院就醫的鄉村病友次第相依,雖遭屈辱,胡兆富仍堅守醫德仁心,為鄉親們出診治病。數十年間的滄桑歲月,斑駁人生濃縮于這個無涯于尺度的三維空間。時光荏苒,陰霾散去,老英雄幸福地沐浴在璀璨陽光的新時代。
全劇音樂唱腔的布局借鑒了歌劇及現代音樂的理念與某些技法,以開篇“問我從哪里來?”的主題歌統領全劇,隨著劇情的進展不斷延伸、變奏,獨唱、男女聲二重唱、合唱和渲染情景氛圍的音響,營造出一種沉郁蒼涼、壯懷激越、情感飽滿的聲樂場域。唱腔設計在聲部結構、板式轉接、旋律變奏及配器襯托等環節求變求新,而人物演唱的主腔主調則力求保持京劇流派藝術的韻味本色,改變了以往現代戲各行當一律“官中腔”的狀況。胡兆富(老生)唱楊派,指導員(花臉)唱袁派,青年萍兒(花旦)唱荀派,老年萍兒(老旦)唱李派,中年胡玲(青衣)唱程派。如此既洋溢著新穎的現代感,又保持了京劇流派藝術的精粹。如胡兆富(文武兼擅的田磊飾)雨中攀巖涉澗時邊舞邊唱的“高拔子”,被屈辱時唱的“反二黃”,老年萍兒(程佩潔飾)唱的“軍功章”,青年萍兒(黃金飾)唱的“是不是外面有了心上人”,中年胡玲(毛泠瓔飾)唱的“我爸一輩子都在玩穿越”等,都贏得了滿堂彩聲。
舞蹈場面的設計,不論是幾次戰斗搏殺,還是雨中涉險救人,都是按照生活真實狀述,而翻跌跳躍,卻是地道的京劇技藝真功夫,如“群體開花倒扎虎”、“前空翻連續砸險”、“垛子撲虎過人”、“前空翻變僵尸”以及“跳叉、滑叉、蹦叉、跪步急蹉”等武戲硬功夫,都很好地融入了激烈的戰斗場面和胡兆富在高山區行醫跋山涉水的攀登過程中。舞美燈光也很得體地配合了該劇的藝術格局,為適應時空穿越多變、場面多維疊加,布景設置運用虛實結合、軟硬搭配、塊狀拼接、變形靈動的構圖,及時應接著前、中、后三維區間的當下與過往時空的瞬間變換。這些共同營造了一種意象交融、詩韻靈動的舞臺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