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 原創圖畫書創作者,財務自由了嗎?
6月20日,第11屆“信誼圖畫書獎”頒獎典禮暨一年一度的中國原創圖畫書界盛會,在上海程十發美術館舉辦。時隔兩年,信誼再次以線下形式舉辦典禮。在互聯網時代,線下活動的現場感意義非凡,同時,主辦方開啟了全程直播,所有不能到場的童書相關從業者都可以共襄盛舉。此次“信誼圖畫書獎”組委會共收到參賽作品738件,其中,圖畫書組作品 241 件,文字組作品 497件,有效收件量為歷屆之最。在這些不同面貌、多元視角的作品背后,我們看到了來自海內外圖畫書創作者們的熱忱與堅持,更看到了中國原創圖畫書未來的無限可能。
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圖畫書組首獎《打噴嚏的恐龍先生》創作者:童言(文字作者),劉佩佩、常博文(圖畫作者),以及圖畫書組佳作獎獲獎作品《牛言蜚語》的創作者黃奇偉,聽他們聊一聊獲獎作品的創作故事,是什么讓他們踏入了圖畫書創作的樂園。與此同時,我們還搜羅了多位從信誼獎中脫穎而出的創作者,看看他們是否還在繼續從事圖畫書創作,創作收入足以使他們“財務自由”嗎?
陶菊香:現在更關注書的生命力
《門》獲首屆信誼圖畫書獎佳作獎
獲獎后,我真正進入了兒童圖畫書的創作領域,認識了更多專業的編輯,還有童書的創作者,也會參加分享活動。相繼有出版社來約稿,大家相互探討、學習,感覺從懵懂期,逐漸進入了不斷精進的時期。
創作中,我發現不能閉門造車。既然是畫給孩子看,就不能脫離孩子。于是我開始每周空出一天,和小朋友們接觸,開展美術手工創意活動,分享繪本等等。走到他們中間,會帶給我新的認識與靈感。最初,我覺得自己有作品問世就是夢想成真,但后來發現要做好圖畫書遠遠不止這些。我現在更關注書的生命力。一本書問世后能堅持多久,如何走到讀者身邊,讀者如何閱讀,除了閱讀外的其它收獲……
眼下,我還在忙圖畫書創作。這兩天正在畫一本布藝拼貼的圖畫書,名字叫《短袖婆婆》。這個婆婆是技藝精湛的裁縫,全書采用大量布料拼貼以及縫紉的形式繪制,很快能和大家見面。
李卓穎:我拿到了豐厚版稅
《公主怎么挖鼻屎》獲第二屆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創作獎入圍獎
大學畢業設計我選擇創作圖畫書,畢業后做過玩具設計、游戲設計、動畫設計、卡通形象設計、編輯、插畫師、兒童美術老師。我接觸了很多職業,每一種經歷都對后來的創作有很大幫助,最終我成為了全職的圖畫書創作者。說起圖畫書的創作收入,不由得感慨,讓我開始不用顧慮收入,全心創作的,也來自于信誼策劃的《公主怎么挖鼻屎》和《溜達雞》的豐厚版稅。目前《公主怎么挖鼻屎》再版22次,銷量達38萬冊,《溜達雞》也再版6次。并且在去年疫情期間,我和作家戴蕓老師共同創作的《溜達雞》番外篇《這個春節不溜達》在信誼的公號平臺大量轉發,閱讀量超過100萬次,很多老師在小學和幼兒園開學第一課中講讀了這個故事。這兩本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都是我繼續創作的基石。
最近除了創作,我還參加了一些活動,比如央視少兒頻道七巧版《2021中國最美故事繪》的節目錄制,暑假期間會播出。還有信誼圖畫書、鄉伴樹蛙部落及華僑城舉辦的“童心自然益行·煥醒基諾之光”開幕儀式,我和各位信誼圖畫書創作者,在小普希村感受當地文化并進行了藝術墻繪創作。另一個喜訊是,上個月我們在上海舉行了小頑家兒童戲劇與《公主怎么挖鼻屎》IP授權簽約儀式,明年秋季《公主怎么挖鼻屎》將以兒童音樂舞臺劇形式在全國巡回上演。
戴蕓:得知獲獎有點兒懵
《溜達雞》獲第二屆信誼圖畫書獎文字組佳作獎
記得當時看到頒獎禮盛大的陣仗有點兒懵。獲獎后,表面看沒有什么立竿見影的改變,但確實給了我更多繼續走下去的信心。我不是一個全職創作的狀態,停停走走,來來去去。有些作品市場表現還不錯,但是像我這么低產的,靠圖畫書創作養活自己暫時不可能。今年如果順利的話會有幾個新作品跟大家見面,包括和2018年安徒生獎得主伊戈爾·奧列伊尼科夫合作的《北極熊搬家》, 和2019年上海國際童書展“金風車”插畫大賽金獎得主貴圖子合作的《白巫婆的花園》,還有跟畫風靈動、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人咕咚合作的低幼翻翻書《臭襪子不見了》。3本書完全不是一個路數,還挺有意思。
于云:留學期間兼做代購買手
《九千九百九十九歲的老奶奶》獲第二屆信誼圖畫書獎首獎
獲獎后,我出國留學四年回國生娃至今又是五年,兜兜轉轉生活過得平常又幸福。偶爾自我介紹可以加上這枚獲獎勛章,覺得自己也閃閃發光了起來!剛交了稿子是關于一只鴨子找租客的故事,是刺繡繪本。留學期間兼職做了代購買手,回國以后也在繼續為人民服務。可想而知依靠圖畫書的收入可養不起娃。
因為和老公是同一個專業的,所以最近在跟他合作一本關于嬰幼兒識字的藝術插圖翻翻書,他主創,我打打下手。他叫顧強齡,是一個超級優秀的低產繪本作者、超級老公和全能爸爸!
劉暢:想盡量給作品瘦身
《北冥有魚》獲第三屆信誼圖畫書獎佳作獎
做繪本是從高中開始就想的事情,那時候也不懂什么是圖畫書,就是要做有字有畫的文學作品。大學時候有點叛逆,覺得不想畫繪本。研究生階段又變回來,繼續創作。得獎后認識了很多行業的前輩、編輯并成為朋友。而且由于他們對我的影響,對繪本的認識持續在變化。我一直在創作,但日常職業是大學視覺傳達專業老師。除了教繪本創作,也教視覺傳達專業里的其他課。這幾年還在日本讀博,研究方向是美術大學的繪本創作教育。
這幾年,我對圖畫書的理解發生了很大變化,最初,一本書想說很多,什么都舍不得丟,也可能當時比較年輕,表達欲望比較強烈,現在想給作品瘦身,不是非說不可的盡量不說,當然也不是說豐富的表達不好,只是個人看待問題的傾向,就像有的人喜歡在家里堆滿東西,有的人喜歡家里空無一物。
新的創作有不少,比如這次入選的主題比較輕快的《糟了!我忘了關水龍頭》。也有幾本探討自我與他人的作品、幾本無厘頭的故事,還有和陳賽合作的剛出版的《胖金魚去哪了》。
麥克小奎:《跑跑鎮》版稅已經夠我生活
《跑跑鎮》獲第四屆信誼圖畫書獎佳作獎
因為《跑跑鎮》,我好像有了“代表作”。很多時候大家給我的前綴是《跑跑鎮》圖畫作者。這本書目前銷量近30萬冊,每年穩步增加。如果我現在什么也不創作,這本書的版稅也夠我基本生活。所以,有一部“代表作”真的很重要。
當然,前些年在版稅還不足以滿足生活開銷的時候,也做其他工作,比如開兒童畫室(教畫畫),做教師培訓(教老師如何帶孩子畫畫)等。十幾年來一直持續在創作圖畫書。隨著作品數量增多,版稅收入增加,就可以更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理想生活方式的過程特別美好,特別“少年”!
最近,在畫一個小男孩和一群小動物一起生活的故事。為了更好、更精準地表達出小動物的習性、特點,我租了個院子,在里面養了小動物,雞、鴨、鵝、兔。如果不是親自養過小鴨子,永遠也不會知道小鴨子一邊劃水一般撓下巴的樣子有多可愛。
賈玉倩:真正的作品并不能靠運氣
《抓流星》獲第七屆信誼圖畫書獎評審推薦獎
獲獎之后,我對當一個職業的繪本作者特別向往,就去嘗試。但真正的作品并不能總是靠運氣,我發現做繪本真難!從寫故事到畫插圖,需要學習的太多了。為了寫好故事我先學寫詩,讀了大量的詩集、繪本、小說、散文等文學類書籍,還有心理學、哲學、教育等補充書籍,心里滿了才會從筆端溢出,我還需要長期的學習和積累。
最近幾年一直在從事圖畫書創作,同時還經營美術培訓機構。平面設計師和美育教師這兩個職業都沒有繪本創作帶給我的使命感強烈,我想我找到了這輩子真正想要從事的職業。我的收入目前主要還是來自美術培訓機構,圖畫書的版稅還不能支撐生活開銷,但是夠買書籍和美術材料。
我每天花時間最多的就是看繪本、畫繪本、寫點東西。現在手上在做的一本是拓印風格的《雙生小王子》。手工書“藝術這樣訓練”最近剛剛出來,里面有我的一本《超級膠帶畫》,還有一本特別好玩的印畫。拿到書以后我就開始玩印畫。我編了一個故事,覺得用印畫來表現會不錯,所以最近幾個月就在做這本書,應該能趕上投第12屆信誼獎。今年8月,我的剪紙繪本《一萬個抱抱》即將上市。撕紙繪本《大王萬歲》和《屋里的月亮》這兩本預計年底出版。
葉露盈:希望能抓住更深層次的主題
《忠信的鼓》獲第七屆信誼圖畫書獎評審特別獎
信誼獎是我創作生涯中拿的第一個最為重量級的獎項。參與信誼獎,我大概陪跑了6年。這本書出版時,我激動得落了淚。
獲獎后,我就確立了以創作這件事情作為我的立身之本。我一直在畫畫,也出了很多書。對圖畫書創作的理解,也一直在轉變。我以前單純喜歡畫漫畫,后來轉做圖畫書,讓我在創作中有了更多的兒童觀。我現在還沒有小朋友,不知道以后有了小朋友會不會對兒童觀有著更加全面,并且深刻的理解。我希望能夠抓住更深層次的、充滿人性光輝與大愛的主題。
目前,我在母校中國美術學院留校任教,教書育人的同時,繪本創作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我還有商務工作小團隊支持我做一系列商業合作。眼下,我的新繪本還處于前期故事階段,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產出。
【訪談】
劉佩佩:第11屆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組別首獎《打噴嚏的恐龍先生》圖畫作者
得知獲獎時心情怎樣呢?
非常開心,那天吃飯加了個大雞腿!
平時您和先生的主業也跟繪本創作有關嗎?
我和我先生常博文是大學同班同學,大學就讀于廣州美術學院插畫專業。在廣美繼續讀研究生后,他轉去做版畫,我繼續讀插畫專業。現在是大學老師,我建立了自己的插畫工作室,成為自由插畫師兼附中美術老師。繪本創作是我們大學插畫專業的必修課,畢業后我也出版過一些圖書,《打噴嚏的恐龍先生》算是我們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繪本創作。
能聊聊您和先生共同創作繪本的經歷嗎?
我跟他并沒有合作的經驗,一直以來都是各畫各的。這是我們第一次合作畫繪本。可能大家覺得夫妻檔應該很合得來,其實并不完全是這樣。畫這個繪本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意見不合,但無論如何,最終會有人妥協,我們就是這樣“硬磨”過來的。
詳細說說這本書的創作過程吧。
我們和文字作者童言是通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介紹認識的。這個繪本創作于去年疫情期間,當時我們正在嘗試做原創繪本,童言也在尋找合適的插畫師來畫她的故事,于是一拍即合。平時大家會通過微信聯系,童言給我們充分的信任和空間,合作非常愉快。
這本書的創作,是糾結居多還是順利居多?
圖畫部分的創作總體來說還比較順利。我們會將一些突發奇想的細節加進去。例如“恐龍先生打了好大一個噴嚏!也許感冒了,恐龍先生想”那幅畫,我們在角落畫了一張掉落在地板上的報紙,報紙頭版頭條寫了恐龍先生所在城市發現罕見病毒,這種病毒會導致超能力喪失,但顯然恐龍先生因為忙著出門并沒有看到。這也是我們經歷疫情后的聯想,于是加了這樣一個細節。
恐龍這個形象是怎么設計出來的?
設計恐龍先生的時候,我們畫了各種各樣的恐龍草稿,有穿西裝的、有長得特別兇惡的、有長相特別憨厚的,然后拜托我們和文字作者童言身邊的親朋好友的孩子,挑選出自己喜歡的恐龍形象。小朋友們與我們大人的眼光不一樣,他們的意見非常有趣甚至意外,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這個繪本圖像敘事中,感覺鏡頭語言很豐富、安排很嫻熟?
繪畫在某種層面有相通部分。雖然畢業后我沒有馬上開始繪本創作,但一直在畫各種類型的插畫。可能是因為我們一直保持繪畫創作的習慣,嫻熟算不上,但進入狀態的速度還算比較快。“豐富的鏡頭語言”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希望整個繪本構圖盡量多樣化,希望讓讀者打開每一個畫面都有不同的視覺體驗。
這次獲獎會讓您和先生產生“一定要繼續創作下去”的想法嗎?
當然啦!這次獲獎給了我們非常大的信心,我們還會繼續新的繪本創作。
童 言:第11屆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組別首獎《打噴嚏的恐龍先生》文字作者
童老師為什么會寫繪本呢?
我的正職是在一個叫三明治的寫作平臺做專欄作者。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一直在新加坡居住,兩個星期之前搬去瑞典。新加坡有雙語教育,但是我發現新加坡雖然有很多中文繪本,但基本上都是翻譯過來的。我就想,有沒有更好的原創繪本呢?我自己也開始嘗試寫作,然后很幸運地找到了佩佩。
繪本主角為什么是打噴嚏的恐龍?
我自己有鼻炎,經常打噴嚏。其實,我們看電影里的恐龍會噴火,其實這些角色卸下道具還是普通人。如果他是普通人的時候會發生什么呢?就像我們的人生,有很多的設定,但生活有很多意外,出現意外,該怎么處理呢?我們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會擁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驚喜。失去了噴火能力,可能會得到其他的饋贈,比如噴水。這是我的創作理念。
黃奇偉:《牛言蜚語》獲第11屆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組別佳作獎
得知獲獎的心情?
因為疫情原因,參加不了頒獎典禮,鳥兒老師讓我錄一段獲獎感言,才知道入圍了,忍住了心里的喜悅,裝著很平靜地跟我愛人說可能獲獎了,后來得知是“佳作獎”,特別開心,就是那種控制不住的嘴角上揚,走到陽臺呼吸了一下新鮮空氣。
能聊聊您的投稿經歷嗎?
2017年中旬我開始接觸繪本創作,找資料得知有信誼圖畫書獎,當年的征稿已經結束,所以沒參加,還好沒錯過當年的頒獎典禮,特意去深圳頒獎典禮現場偷聽老師講課,看到了張杏如、王林、阿甲、三川玲與陳賽幾位老師的精彩對談,受益匪淺。后來幾年都參加投稿。最開始肯定是沖著獎項去的,初生牛犢不怕虎,自我感覺良好,太心急,初選都沒選上。后來心態變了,做事不能急,要做好一件事更不能急,慢下來,更精彩。
說說《牛言蜚語》這本書的創作過程吧?
《牛言蜚語》改編自經典的民間故事《牛是怎么死的?》。2020年春節我們遭遇新冠疫情在家隔離,當時很多謠傳,不知道是真是假,正好應景把這個故事改編畫了出來。面對辛苦、委屈時,不要急著抱怨、訴苦,否則可能立馬會變成流言,一旦變成流言,白的變成黑的,有時比洪水猛獸還要可怕。
改編創作故事的過程很順利,男主人是我的剪影,女主是小孩媽媽的剪影,我們小時候都在農村長大,放牛、喂雞鴨是日常,這些動作都知道,拍攝動作時我家小朋友一直搗亂,玩得很嗨!
感覺《牛言蜚語》的畫面會偏暗一點,是做給孩子看的嗎?
是創作給兒童看的故事。畫面一頁一頁看可能感覺不到變化,但整體有很大變化。流言開始流傳時,畫面從白變黑;當探索真相時,畫面從黑變明,就是“流言越描越黑,真相越辯越明”。
對這本書有不太滿意的地方嗎?
很多不滿意。我是美術專業出身,文字很差,鳥兒老師也說了,文字要大改。
平時您的主業跟繪本創作有關嗎?
有小孩后,陪小孩看了大量繪本,小孩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給了我很多靈感,激發我創作童書的興趣。所以跟小孩一起創作繪本玩,我倆一起創作的三四個繪本故事已經出版。
之前一直在廣告公司做設計工作,對繪本創作有很大幫助。2017年中旬離職在家,有空把之前積攢的想法嘗試做成繪本,得到很多老師的鼓勵,然后就喜歡上兒童繪本創作了。
獲獎后,會繼續創作下去嗎?
沒有獲獎也會一直繼續創作,獲獎后更加堅定,希望能成為“書在起跑線”的繪本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