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網文精品評出,引領網絡文學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6月22日,上海市作家協會、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共同舉辦了“紅旗頌——慶祝建黨百年·百家網站·百部精品”征文發布會與“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網絡文學研討會。征文自去年7月開始,經推薦專家三輪無記名投票并認真討論,金宇澄《繁花》、阿耐《大江東去》、匪迦《北斗星辰》、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何常在《浩蕩》、叢林狼《最強特種兵》等100部作品位列榜單。
活動現場
百年歷程,帶來豐富的精神滋養和創作源泉
2020年7月,“紅旗頌——慶祝建黨百年·百家網站·百部精品”征文活動宣布啟動。本次征文得到全國主要文學網站積極響應,組委會收到文學網站推薦、個人申報、專家推薦作品共計700余部,涉及起點中文網、阿里文學、七貓中文網、新浪讀書、連尚文學、創世中文網、咪咕閱讀、網易云閱讀等百余家文學網站。
據悉,百部精品中既有反映黨領導人民建立建設新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實現中國夢偉大歷程的宏大題材作品,如《浩蕩》《大江東去》《復興之路》《大國重工》《流金時代》《揚帆1980》等,也有書寫個人夢想融入國家和民族復興偉大事業中的“時代新人”和平凡勞動者的故事,如《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特別的歸鄉者》《朝陽警事》《為了你,我愿意熱愛整個世界》《你好消防員》《橙紅年代》《傳國功匠》《上海繁華》《刺猬小姐向前沖》等,還有《百年家書》《太行血》《遍地狼煙》《烽煙盡處》《無縫地帶》《血火流觴》《宿北硝煙》《沖吧,丹娘!》《鋒刺》《大荒洼》等優秀革命歷史題材作品。
作為作家代表,《傳國功匠》作者陳釀感慨道:“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是何其幸運——網絡文學賦予我講好中國故事的無限可能。我又深知,作為一名時代作家,我們肩負‘弘揚中國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偉大使命,這是一個時代作家不滅的信仰,我將為之而奮斗終生。”
“網絡文學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作家是新時代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評論家歐陽友權還表示,要讓網絡文學更好、更健康地繁榮發展,必須形成兩大共識,一是要有凝聚文化自信的使命感;二是要樹立高質量發展的精品意識。
網文不僅是消遣,它同樣為人民提供精神鼓舞
上海是中國現當代文學重鎮,也是中國網絡文學的發祥地。自2014年上海網絡作協成立后,上海作協注重推進網絡文學的發展,在全國有很多“第一次”的舉措:2015年舉辦首屆網絡文學論壇、2018年發起首屆上海網絡文學周、2019年首度舉行網絡文學職稱頒證儀式、2020年首屆天馬文學獎頒發,以及今年“紅旗頌——慶祝建黨百年·百家網站·百部精品”征文活動,它們都見證和引領著網絡文學逐步走向主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過程。
上海作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馬文運表示,1990年代以來,網絡文學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應運而成,成為了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領導下,網絡文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家和優秀作品,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關注社會現實、聚焦革命歷史的現實主義創作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層出不窮,不僅彰顯了網絡作家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也體現出網絡文學的巨大影響力。
“上海不僅是傳統文學的重鎮,同時是網絡文學的重要發祥地。”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說,今天中國的網絡文學已經擁有數以千萬計的注冊作者和4.67億讀者,網絡文學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文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事業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上海作協發起‘紅旗頌——慶祝建黨百年·百家網站·百部精品’征文活動,向全社會展示網絡文學在革命歷史題材和現實題材創作中的成就,證明我們的網絡文學有能力書寫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證明我們的網絡文學不僅僅是消費消遣的樣式,它同樣也可以為人民提供精神鼓舞。”
評選活動發布會結束后,網絡作家與評論家還以“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為主題分組研討,探討網絡文學如何以不同題材、不同角度和不同藝術路徑,以富有感染力的藝術形象實現黨史精神的文學傳承,在接下來的新征程中如何以文學創造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