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IP開發模式探討” 主題沙龍在京舉辦
6月10日,由中國科協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辦公室、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新聞宣傳中心主辦,中國科幻研究中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2所、北京科技聲像工作者協會承辦的“中國科幻IP開發模式探討”主題沙龍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2所舉辦。本次沙龍圍繞航天、太空等題材,交流探討中國科幻IP在影視、游戲、周邊、動漫等領域的現狀、問題和發展前景,來自科技界、教育界、影視界和產業界的30余位代表受邀參加。沙龍由中國科協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主持。
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黃昕現場致辭。黃昕介紹,作為航天五院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12所高度重視傳媒和文化傳播工作,在動畫設計、影視制作、聲像服務和航天科普等方面積極探索推進,希望未來圍繞航天題材和更多機構進行更廣泛深入的科技傳播和科普宣傳。
在交流環節,圍繞沙龍主題,與會嘉賓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分享了觀點和看法。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教授認為,我國IP產業缺少產業鏈,未來應在內容創新、周邊產品消費、線上電商和線下場景體驗等方面重點發力;完美世界公共事務總監喬婷婷表示,航空航天是公眾非常感興趣的題材,希望與科研人員深度結合,開發出更多益教益智的IP產品;北京中影營銷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孔泓認為,中國的衍生產業和IP授權應以全局的眼光,從源頭端做好統籌規劃;中文在線知識產權事業部副總經理、版權專家陳玲提出,當前科幻原創產出乏力,需從作者、題材和用戶等方面多管齊下,破解難題;成都翌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賽凡科幻空間創始人孫悅表示,中國航天在標準化建設、連貫的IP流程設置以及航天文化內涵和植入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會議結束后,嘉賓們共同參觀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展示中心。
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系列沙龍于4月26日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是第三期。系列沙龍旨在貫徹落實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出臺的《關于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搭建科技界和影視界交流溝通平臺,推動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加快融合,助力中國科幻電影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