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20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
    來源:文藝報 |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  2021年06月02日08:08

    2020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中國網絡文學進入轉型升級發展的新階段。網絡文學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服務統籌推進防疫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抵制“三俗”、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趨勢更加明確,在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2020年,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的數量和質量進一步提升,題材結構更趨優化;作家隊伍迭代加快,組織建設明顯加強;理論評論研究穩步推進,精品推介方式不斷創新;全IP運營生態初步形成,網絡文學進入轉型升級發展新階段;網絡文學國際傳播成為新的增長點,出海形式更趨多樣化。

    一、網絡文學創作主流化、精品化趨勢更加明確

    2020年,網絡文學全年新增簽約作品約200萬部,全網作品累計約2800萬部,全國文學網站日均更新字數超1.5億,全年累計新增字數超過500億。

    隨著引導力度的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傳播的大流量日益轉化為正能量,創作的主流化、精品化趨勢更加明確。題材結構更加優化,現實題材作品占比進一步提高,質量顯著提升,社會影響進一步擴大;幻想類作品注重向文化經典汲取養分,更加注重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科技創新和科幻元素得到重視;正面書寫歷史的作品不斷增多;類型融合創新的趨勢更加明顯。

    1.正面引導力度進一步加強

    2020年,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作協及有關單位,采取多種措施,引導網絡文學健康發展。

    中國作協組織各種研討、評論、培訓等,始終突出創作導向,引導現實題材精品創作,在南京、上海組織知名網絡作家和網絡作協負責人培訓班,組織136位知名網絡作家發出《提升網絡文學創作質量倡議書》,呼吁全國網絡作家堅持正確創作導向,傳承中華文脈,承擔時代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反對抄襲跟風,加大現實題材創作力度,推進網絡文學精品化,社會反響熱烈。

    2020年中國作協共扶持40部重點網絡文學作品,其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一帶一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同舟共濟,全民戰‘疫’”等主題專項10余部,有效發揮了引導示范作用。國家新聞出版署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的通知》,啟動“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每年扶持推廣10部優秀作品。

    2.現實題材創作大幅增長

    2020年,網絡文學的題材結構進一步優化,現實題材占比進一步提高。作品聚焦時代變革和社會生活,描寫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脫貧攻堅、戰疫抗疫、創新創業等,藝術品質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日趨擴大。

    在各大網站平臺發布的年度新作品中,現實題材作品占60%以上。在各類網絡文學排行榜中,現實題材作品成為榜單亮點,《浩蕩》《星輝落進風沙里》《天下網安:縛蒼龍》《朝陽警事》等,榮登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抗疫與醫療、脫貧致富、工業與服務業等創業題材,成為2020年現實題材的突破點。

    脫貧攻堅是2020年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的一大熱點。《特別的歸鄉者》《故園的呼喚》等作品,正面描摹新鄉村的創業史,傾力塑造了歸鄉者的時代新人形象。

    抗疫與醫療題材涌現出《共和國天使》《酥扎小姐姐的非常朋友圈》等一大批現實題材力作。醫生職業文成為今年網文寫作的新潮流。

    反映新時代各行各業發展變化的行業文依然熱度不減。《神工》以制造業高精尖技術為情節推動,彰顯工業強國夢想。《掃描你的心》切入家電行業,通過客服角度反映民生熱點問題。

    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內容更加豐富,表現手法更為生動,開始注意以真實革命英雄為原型,書寫英雄的輝煌事跡,弘揚紅色文化,推出了《沖吧,丹娘》等優秀作品。

    3.作品質量明顯提升

    2020年,網絡文學創作以提升創作質量為核心,從以量取勝向“降速、減量、提質”轉變,原創內容持續發力,精品化成為創作共識。

    現實題材創作更加注重質量提升,“叫好不叫座”的現象一定程度得以扭轉。統計顯示,中文在線愛國題材作品閱讀時長明顯上升;咪咕文學的作者對民生題材更加關注;掌閱文學、逐浪網、紅薯網的現實題材培育成果顯著。

    幻想類作品注重向文化經典汲取養分,在世界觀和作品架構上更加重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大道朝天》《人皇紀》等從不同層面彰顯中華文化精神。

    歷史小說《燕云臺》《大清首富》等以現實主義態度正面描寫歷史的網絡小說數量增長,質量提升。

    4.類型融合創新趨勢愈加明顯

    2020年,都市、玄幻、現代言情、古代言情、科幻、二次元、歷史、懸疑等題材類型仍然受網絡文學讀者喜愛,熱血成長的男頻題材和婚戀育娃的女頻題材持續升溫,科幻元素得到重視,邏輯性、專業性更強的“硬核寫作”成為網絡作家的自覺追求。多元化、小眾化題材垂直細分成為創新趨勢,網絡小說類型融合更加明顯。

    男頻創作將科技、科幻元素融入傳統題材,在融合中創造新的網文類型。《第一序列》在都市異能的傳統框架中植入“后啟示錄”的科幻背景;《手術直播間》書寫未來科技,開創都市專業醫學文先河;《泰坦無人聲》將科幻與懸疑結合,為讀者提供了一部克蘇魯風格佳作。

    女頻創作頻頻“破圈”,向輕科幻、商戰等領域大膽開拓。《半星》通過職場新人與捉妖師的愛情故事,探索輕科幻與言情相融合的可能;《花嬌》在穿越元素與商業角斗中,體現出精耕細作和大開大合的藝術手法。

    5.同質化、“三俗”等問題依然存在

    隨著免費閱讀模式和新媒體文的興起,閱讀市場進一步下沉,“贅婿文”“一胎多寶”等題材泛濫一時,同質化現象仍然嚴重。內容審核依然是網絡文學的薄弱環節,文學網站編輯的把關意識和編審能力相對不足,新媒體平臺監管機制不夠完善,“三俗”問題依然存在,帶有“腐文化”等不良亞文化傾向的作品時有出現甚至受到少數人的追捧。融梗、洗稿、抄襲、剽竊等現象時有發生。能引起廣泛社會關注、受到讀者一致好評的網絡文學精品依然太少,特別是網絡文學的現實題材創作在質量和數量上仍需提升。網絡文學創作中的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加強引導,在選題推薦、項目扶持、作品研討、理論批評、榜單推介等方面加大力度。

    二、網絡作家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

    2020年,網絡作家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廣大網絡作家責任意識、擔當精神明顯增強;人才隊伍規模擴大、迭代加快,“95后”作者成為創作主力,“00后”作者日趨成熟;分級分類培訓體系逐步完善,各地網絡文學組織相繼成立,網絡作家隊伍組織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1.作家責任擔當意識明顯增強

    中國作協等有關單位加強對網絡作家的團結引導,全國重點文學網站聯席會議引導各網站強化社會責任意識,組織網絡文學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類文學活動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創作導向,網絡作家使命感和責任感普遍增強。

    新冠疫情發生后,中國作協及時發出《致全國網絡作家和網絡文學工作者的公開信》,網絡文學界迅速行動,不但捐錢捐物,而且不斷推出“戰疫”主題作品。2月21日,啟動“同舟共濟,戰‘疫’有我”征文活動,各省市作協以及全國40余家重點文學網站參加活動,共征集到作品14043部(篇)。2月23日,舉辦知名網絡作家“同舟共濟,傳遞文學正能量”行動,組織100名網絡作家以視頻接力的形式集體發聲。

    2.“95后”作者漸成創作主力

    近來,多家機構發布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因統計口徑和來源不同,數據存在很大懸殊。到2020年,500余家網站聚集了超千萬網絡文學作者,其中絕大多數為一般注冊用戶,大多缺乏系統化創作,簽約作者100多萬人,活躍的簽約作者60多萬人。

    2020年,網絡作家中筆齡在3年以下的作者占53.7%。“95后”正在成為創作主力,2018年以來實名認證的新作者中,“95后”占74%。新簽約作者中,“00后”占比50%以上。另外,作者學歷水平和創作時長均有所提高,專本科學歷占比約60%。

    “90后”“95后”作者的創作表現突出。“會說話的肘子”等躋身白金作家行列;“言歸正傳”打破閱文平臺2020年仙俠品類均訂紀錄,開創“穩健流”先河;“老鷹吃小雞”打破男頻小說月票記錄;1996年出生的“云中殿”進入閱文集團網絡文學“十二天王”榜單。

    3.分級分類培訓體系逐步建立

    2020年,網絡作家分級分類培訓體系逐步完善。中國作協創立“線上”“線下”相結合、分級分類的培訓方式。線下培訓方面,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與魯迅文學院合作舉辦第17、18期網絡作家培訓班等,約400名網絡作家參加培訓及采風活動。2020年中國作協創建網絡作家線上培訓平臺,約5000人參加培訓。

    4.組織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2020年,中國作協召開全國網絡文學工作會議,組織各省作協相關負責人交流網絡文學組織建設經驗,探索加強網絡文學作家服務和管理引導的有效機制、辦法。在上海召開省級網絡作協負責人組織建設研討班,促使網協負責人提高團結引導意識、增強組織協調能力,更好地謀劃未來發展。

    目前,全國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網絡作家協會,各級網絡文學組織達140余家,除西藏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均已成立網絡作家組織或工作機構。浙江率先實現了市級網絡作家組織全覆蓋。西部地區網絡作家數量增長較快,網絡作家組織紛紛成立,除原有網絡作協的四川、重慶外,甘肅、內蒙古、新疆、貴州等地也都成立了網絡作家組織。

    5.網絡作家隊伍建設還需加強

    網絡作家聚集和組織建設區域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存在。有的地區網絡作協的建設還相對滯后,全國性網絡作家協會的籌備還需加快推進。優秀網絡文學人才培養、成長機制尚未健全,扶持引導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協調、服務網絡作家的機制不順,辦法不多,團結、引導的面還不夠寬,需要進一步延伸手臂、擴大覆蓋。

    三、網絡文學理論評論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2020年,網絡文學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評論研究。構建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評論體系和評價標準,推進網絡文學的主流化、精品化,成為網絡文學評論工作的重要目標。

    1.網絡文學評論研究更受重視

    2020年,文藝評論工作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視,網絡文學評論研究不斷加強。

    中國作協在杭州召開全國網絡文學理論研討會,加快推動建構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網絡文學理論評論體系;扶持出版《中國網絡文學年鑒》《中國網絡文學理論評論選》,組織《文藝報》開設“網絡文學專刊”等,全面梳理總結中國網絡文學在創作、評論研究、隊伍及引導、產業發展及海外傳播等方面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中國作協網絡文學杭州研究院,山東大學、中南大學、上海大學基地發揮各自優勢,進行評論人才培訓、選題資助、扶持理論評論著作出版等,推動網絡文學評論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我國網絡文學評價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新中國網絡文學史料與研究”列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網絡文學前沿探索叢書”,作家出版社持續出版《網絡文學名家名作導讀》叢書等。截至2020年,中國知網收錄網絡文學相關博士論文14篇,碩士論文372篇,期刊論文接近4000篇。

    2.理論評論體系建設步伐加快

    2020年,網絡文學研究從一般的現象觀察和作家作品評論,深入到網絡文學本體研究、與世界大眾文化的關系研究、文化傳承研究等,更加注重對史料的總結和挖掘,數字人文與新文科概念開始應用于研究之中,為網絡文學理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媒介革命視野下的中國網絡文學研究、后疫情時代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等問題成為研究熱點,對網絡文學評價體系、評論標準的研究進一步深化。

    在網絡文學本體特征研究方面,白燁提出以“人民性”作為網絡文學的立足點與出發點。作家作品研究方面,歐陽友權以《網絡英雄傳Ⅱ:引力場》為例探討如何寫好現實題材,并提出需要走出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的三個誤區。產業研究方面,《創始者說》匯集數十名網絡文學重要網站創始人的訪談,對研究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動因、產業變革有重要價值。自貿港網絡文學與電影發展論壇深入探討網絡文學與影視產業融合發展、后疫情時代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等熱點問題。李強的《作為數字人文思維的“網文算法”》、高寒凝的《網絡文學研究中的數字人文視野》等,引入新的方法論視角,為相關研究工具的開發與運用提供了啟示。

    3.評價推介方式不斷創新

    建立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評價標準是網絡文學界和相關行業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組織研討、扶持選題,創新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等推介活動評審方法,安徽大學組織網絡文學評論體系和評價標準專題研究等,有效推動了網絡文學評價標準的建立,加快了網絡文學精品經典化的步伐。

    2020年發布的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在原有網絡小說排行榜基礎上,增設網絡文學IP影響排行榜和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排行榜,全方位展示網絡文學創作成就。同時增設讀者投票環節,創新評審方式,體現網絡小說的受眾屬性。江蘇網絡文學“金鍵盤”獎、上海網絡文學“天馬”獎等對推介優秀作品、引導創作質量的提升,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4.網絡文學評論研究仍然薄弱

    網絡文學評論研究雖然受到各方重視,但總體基礎仍很薄弱,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從業人員相對較少,隊伍亟需擴充;研究者建立網絡文學評論評價體系的自覺性越來越高,但體系的建成依然任重道遠;缺乏權威、公正、有影響力的評論陣地,研究手段有待進一步豐富;符合網絡文學傳播和受眾特點的評論方式尚未形成;缺乏全國性官方網絡文學獎項,難以有效引導創作,影響網絡文學作品的經典化進程。

    四、網絡文學行業進入轉型升級發展新階段

    2020年,網絡文學繼續發揮龍頭和核心作用,拉動下游文化產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據統計,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行業產值達372億元。網絡文學版權由獨立運營向合作、聯動開發發展,逐漸形成全IP運營生態,網絡文學對文創產業的貢獻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流量下降、用戶規模飽和、付費與免費閱讀之爭、音視頻行業的沖擊等因素,使行業原有發展模式受到沖擊,新興商業模式快速發展,產業進入轉型升級發展新階段。

    1.影視、動漫、游戲改編熱度不減

    2020年,網絡文學優質IP影視改編持續升溫,爆款作品層出不窮,懸疑和現實主義題材改編成績突出。據不完全統計,全年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目在140部左右,熱度最高的網劇中,網絡文學改編的比例達60%。

    《慶余年》屢上熱搜,閱讀話題多達1234億,《大江大河2》等現實題材改編作品引發觀看熱潮。動漫改編持續走熱,《斗羅大陸》穩居全網播放量第一。游戲改編方面,《第一序列》等科幻類IP、《天下第九》等修真類IP得到游戲廠商的青睞。

    2.全IP運營生態初步形成

    2020年,深化IP版權合作、加大IP聯動開發助推網絡文學產業轉型升級。2020年10月,閱文集團宣布與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聯手,將閱文故事庫、新麗制作力和騰訊流量平臺三者有機整合。米讀與快手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IP微短劇。“書影漫音游”不同渠道之間的IP聯動更加頻繁,IP產業開始在多方聯動、跨界開發上發力。

    隨著音頻以及短視頻行業快速發展,網絡文學成為音頻、短視頻重要內容源頭。2020年,音頻付費增長顯著,有聲書行業增速接近50%。音頻平臺以及音樂流媒體平臺開始與網絡文學IP方合作,進一步開拓網文有聲書市場。短劇成為網絡文學改編的另一熱門,短視頻廣告等新形式涌現,各類微短劇創作者扶持計劃不斷推出。

    5G、VR、AR等技術革新,推動網絡文學相關IP產業創新發展,IP衍生形態更加多樣。網絡文學對文創、文旅以及影視、游戲、動漫等文娛產業的影響日益深刻,貢獻日益提升。網絡文學內容“破圈”成為常態,正在引領下游文化產業穩步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進發。

    3.付費與免費競爭共存、新興商業模式快速發展

    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67億人。全年人均接觸閱讀15部作品,每周閱讀3次及以上的用戶占比88%。網絡文學讀者中“95后”與“00后”讀者占比約60%。2020年1月到6月增加文學網民1166萬,雖仍保持遞增趨勢,但增速下降。

    奠定網絡文學發展基礎的付費閱讀模式所提供的發展動能越來越小。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靠讀者人數的大幅增長來維持網絡文學產業發展的增長模式遇到瓶頸。免費閱讀模式興起后,用戶付費意愿不斷下降。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免費網文App行業用戶規模1.44億,較上年同期的1.18億,增長了22%。付費網文App行業用戶規模2.19億,較上年同期減少13.7%。閱文等大型網絡文學平臺力圖通過業務創新,打通文化娛樂產業板塊,建立以網絡文學作品為內容源頭和底層支撐的跨業態發展模式,通過降低訂閱收益占比、開發優質IP潛能,努力實現轉型發展。

    通過廣告獲取收益的“免費閱讀”模式快速發展,僅兩年時間即帶來高達60%的用戶增長量。付費閱讀與免費閱讀正在實現共生發展,倒逼行業轉型升級。兩種模式的競爭共存穩固了網絡文學的受眾群體。

    新媒體文作為業內新興商業模式得到快速發展。新媒體文通過微信、瀏覽器等渠道進行推廣,內容通俗。新媒體文結合免費閱讀模式,激活了下沉市場,成為刺激數字閱讀市場快速發展的新興力量。免費閱讀開啟商業模式轉型,鼓勵用戶通過購買會員權益享受免廣告等增值服務。平臺在“免費模式”基礎上開啟“付費拓展”,變現手段得到豐富。

    4.新發展模式帶來的新問題

    網絡文學全IP運營生態協同性不足,對文化產業的整體拉動作用仍然不夠,體現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依然欠缺。構建全IP運營生態雖然受到重視,但如何建立符合中華文化特點的“IP宇宙”仍無實質性突破。亂改、融梗等IP改編侵權現象屢見不鮮,游戲改編同質化嚴重,影視改編放大不良亞文化等,需要高度重視。

    隨著免費模式的興起,一些問題也同時產生。一是“三俗”的自媒體文嚴重沖擊網絡文學的行業秩序,也影響了網絡文學的聲譽。二是免費模式目前仍處于燒錢階段,前景仍未確定,且對已經形成的付費模式形成沖擊。三是免費閱讀和新媒體文內容趨于同質化、孵化IP能力不高、收入模式單一等問題也逐漸顯現。同時,行業壟斷使作者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盜版問題難以有效解決等,都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五、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持續擴大

    2020年,網絡文學界更加注重國際傳播的方式和質量,海外實體出版合作進一步深化,在線閱讀覆蓋用戶持續擴大,產品布局初具規模,海外投資外延擴大,網文出海從內容傳播走向形成翻譯和原創機制。目前,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作品1萬余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4000部,上線翻譯作品3000余部。網站訂閱和閱讀APP用戶1億多,覆蓋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1.海外實體出版合作進一步深化

    網絡文學實體書版權輸出地區從東南亞與歐美不斷向外拓展,進一步覆蓋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截至2020年12月,晉江文學城作品版權輸出總量已達2400余部,海外出版冊數超1000萬冊,進駐東南亞、東北亞、北美、歐洲等多個地區的圖書市場,與泰國、越南、韓國、日本、美國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實體圖書出版合作關系,簽約作品數量和金額均保持了穩步上升的趨勢,出版冊數超1000萬冊,讀者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閱文集團已向日韓地區及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多國,以及美國、英國、法國等歐美多地授權數字出版和實體圖書出版,授權作品700余部。

    2.在線閱讀覆蓋用戶持續增加

    在線閱讀方面,起點國際全球累計訪問用戶達5400萬,已上線約1300部翻譯作品,其中860部為英文作品,其余為西班牙語、印尼語、印地語、馬來語等翻譯作品。中文在線海外閱讀用戶累計達3000萬,2020年增長1200萬。掌閱海外閱讀平臺用戶累計已超3000萬,日均閱讀時長超60分鐘。

    海外閱讀產品開發方面,Chapters、iReader、TapRead等閱讀產品受到海外受眾歡迎。其中,中文在線的Chapters成為全球TOP1的互動式視覺閱讀平臺,注冊用戶超2000萬,月活躍度用戶500萬。掌閱截至2020年年底已有8款海外產品布局完成,英語市場4款主要付費產品占據TOP15榜單。

    3.海外合作規模擴大

    截至2020年,閱文集團完成對韓國原創網絡文學平臺Munpia和泰國的頭部網文平臺OokbeeU的投資,起點國際收購了Gravity Tales,中文在線入資Wuxiaworld,掌閱、晉江、博易創為等網絡文學平臺海外版權內容運營取得良好效果。網絡文學企業的投資外延持續擴大,海外市場進一步拓寬。

    網絡文學在海外已經由原來的一般意義上的文學閱讀和消遣,轉變為文化消費的一種新樣式,并形成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與此同時,由原來的中國作者寫作、海外讀者閱讀,轉變為海外本土作者創作、本土受眾閱讀、本土讀寫互動,形成了國際化寫作的新現象。這充分體現了各國文學的相互交融、彼此借鑒,與作為網絡文學載體的互聯網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

    4.網文出海仍面臨諸多問題

    2020年,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海外網文翻譯網站和原創網站的訪問流量都有所下降。盜版嚴重,維權困難。翻譯是制約網文出海的重要因素,從搭建渠道、版權售出到翻譯作品過程漫長,翻譯成本居高不下。海外粉絲的自發翻譯收入沒有保障,機器翻譯的質量尚不能令人滿意,特別對所在國讀者閱讀趣味和特點研究不夠,一流、熱門、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特色的網文力作傳播受限。各平臺間尚未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共同推進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海外網絡文學翻譯研究嚴重滯后。

    網絡文學正處于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階段,主流化、精品化趨勢更加清晰。網絡文學未來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以提升質量為重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真正成為文化強國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不卡电影在线观看| 99aiav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人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八戒|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日韩精品系列产品|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久久现线拍|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日本三区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