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重讀《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循著生活脈絡 寫活巨大變革
    來源:人民日報 | 何吉賢  2021年05月28日07:57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封面

    溫泉屯是冀晉蒙三省區交界處的一個普通村莊,距北京市區不到一百五十公里。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它因一部小說而聞名。這部小說就是作家丁玲初版于1948年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以1946年溫泉屯(小說中叫“暖水屯”)第一次土地改革為主要內容,深刻而生動地反映了中國農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巨大變革。這部小說不僅是丁玲創作生涯的里程碑、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重要收獲,也是第一部獲得國際聲譽的中國革命文學作品。更重要的,它還是一本鐫刻在普通人的心里、寫在歷史和大地上的作品。

    “行走在路上的文學”

    理解《太陽照在桑干河上》,要從理解丁玲創作的轉折開始。

    早在上世紀20年代末,丁玲的系列作品,以犀利的筆調和出眾的氣質,引發青年共鳴,深受讀者喜愛。30年代,丁玲加入中國共產黨,出任“左聯”黨團書記,主編“左聯”刊物《北斗》,創作了《田家沖》《水》等革命意識濃厚的作品。1936年11月,丁玲輾轉進入蘇區保安(今天的延安志丹縣),開始了人生新的階段。

    在蘇區,丁玲北上南下,深入過部隊,上過前線,開始接觸領導和組織工作。抗戰全面爆發后,她又組織領導了西北戰地服務團,轉戰后方,進行抗戰宣傳。這一時期丁玲的創作以通訊、報告文學、戲劇、散文為主。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讓丁玲深受鼓舞。丁玲以更熱情、更飽滿的姿態投入文藝創作,積極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生活。1945年10月,丁玲離開延安,與楊朔、陳明等組成延安文藝通訊團,前往東北。后來在張家口、晉察冀根據地等地停留,參加土改,從事寫作,直至1948年7月離開。在丁玲的人生和文學歷程中,她在陜北、西安、山西的九年,在河北的兩年多,具有特殊意義。經過這十一年多的時間,丁玲已成長為革命事業中堅定的革命作家。

    1945年底離開延安時的丁玲,在人生閱歷和世界觀上,已不同于初入延安時的自己。用作家、批評家馮雪峰的話說,已經有可能“準備從事比較概括性的,歷史性的,思想性的較巨型的作品的寫作”了。作為一位較為成熟的黨員,丁玲參加了多支土改工作隊,在張家口、冀中、正定等地的不同村莊進行了具體的土改工作和群眾動員工作,這些工作和她的寫作交織進行、互相促進。丁玲在河北的兩年半,完成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行走在路上的文學”的結晶。經過多個村莊的土改和群眾工作,“腦子里原來儲存的那些陜北的人物和故事激活了,陜北的農民移植到了察南農民身上,這些新人物便似曾相識了”,“他們是在我腦子中生了根的人,許多許多熟人,老遠的,甚至我小時看見的一些張三李四都在他們身上復活了、集中了”。

    捕捉到農民翻身的喜悅和對土地深沉的愛

    “當大地剛從薄明的晨曦中蘇醒過來的時候,在肅穆的,清涼的果樹園子里,便飄起了清朗的笑聲。這些人們的歡樂壓過了鳥雀的喧噪。一些愛在晨風中飛來飛去的有甲的小蟲,不安地四方亂闖。濃密的樹葉在伸展開去的枝條上微微的擺動,怎么也藏不住那一累累的沉重的果子……”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中這段濃墨重彩的話,描寫的是暖水屯翻身農民集體采摘果實時的情景,后來被收進中學語文課本。歡樂的人們與在晨曦中漸漸蘇醒過來的果園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好的勞動者享受勞動果實的圖景。這里充溢著人們對土地深沉的愛。土地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是農民的生活所依,也是個人和家庭尊嚴的根基。對土地的眷戀與期盼貫穿《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的始終,成為小說情感架構的基礎。

    1946年,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土地制度改革運動迅即在晉察冀解放區展開。丁玲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改變農民命運的大事,是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1947年全國土地會議召開,制定并通過《中國土地法大綱》,推動土地改革在解放區更大規模地展開。

    為創作這部小說,丁玲三次下鄉參加土改。特別是在河北獲鹿縣宋村,丁玲住了四個月,擔任工作組長,從頭到尾參加了全過程。作品寫出了特定時期農民對于土改的心理認知,反映了當時復雜的斗爭。它講述的既是一個“翻身”的故事,也是一個“翻心”的過程。農民要翻身,首先要覺醒、覺悟,要改變千百年來形成的傳統觀念。這種覺醒和覺悟,正是《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的題眼。

    身入心入情入,把小說生動地刻在大地上

    在丁玲投身革命、投身文學的過程中,始終有一種身心融入的熱情。這種熱情也是丁玲作為一個革命者和文學家的魅力所在。

    丁玲在參加土改工作隊時,主要的工作方式是與人“聊天”。她練就了一套“與什么人都能聊到一塊兒去”的本事。據其共同參與土改工作隊的丈夫陳明回憶,在丁玲領導和參與宋村土改時,她“工作做得很深入,走張家,進李家,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對那些被認為落后的群眾,總是她去做工作……分浮財時,她比那些當地的干部還要熟悉當地的情況,誰家有幾口人,有多少地,誰家有多少房子,質量怎么樣,她都一清二楚,能做到公平合理,所以她在宋村的人緣非常好。”

    在創作《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之前,丁玲與馮雪峰通信,討論了“平靜”和“熱情”的問題。丁玲是在一種平靜下蘊含著熱情的狀態中,“沉著、堅毅而又深廣明快地”投入土改工作和文學創作中去的。“熱情”是驅動丁玲穿透不同年齡、經歷和背景,和眾人達成共情的基本動力。正是以她和不同人物的對話、理解和共情為基礎,一個個鮮活人物貫穿起來的人物畫廊和作家對每個人物命運的關注,構成了《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的重要特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結束在中秋節。書中,工作隊離開暖水屯,渡過桑干河,進入縣城,“一輪明月在他們后邊升起,他們回首望著那月亮,望著那月亮下邊的村莊,那是他們住過二十多天的暖水屯,他們這時在做什么呢?在歡慶著中秋,歡慶著翻身的佳節吧!”這一幕也是丁玲現實中的經歷。丁玲曾回憶起土改后的一天:當她傍晚時分走在溫泉屯的街上,聽到各家各戶為歡慶佳節,在砧板上剁餃子餡的聲音發出美妙合奏時,幸福感油然而生。這份感動,丁玲以文學的方式將其記錄在作品中。

    幾年前,我實地走訪了溫泉屯。成片的葡萄園看起來安靜祥和,著名的“槐抱榆”樹下,人們下棋、聊天、玩耍,充滿生機。在丁玲紀念館中,有一個展室專門陳列了小說中人物原型的照片及介紹。小說中的人物一一浮現,堅定的張裕民(現實原型曹永明)、年輕而又有沖勁的程仁(現實原型韓義)、沉穩的趙德祿(現實原型趙全祿)、略顯文弱的李子俊(現實原型李仲祥)……

    在村中行走,與不同年齡的村民交談、在丁玲紀念館中瀏覽、手捧一卷小說閱讀,你會驚嘆一部小說與一個村莊竟有如此親密的關系,你會感慨:一部小說,除了可以寫在紙上,還可以如此生動地刻在大地上,印在普通人的心中。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 猎奇 另类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日韩精品无码AV成人观看|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国产一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一品道精品免费看| **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