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匍匐在生活的田野里 寫出心中的美好 ——馬占祥對談馬慧娟
    來源:中國民族報 |   2021年05月14日11:12
    關鍵詞:馬占祥 馬慧娟

    回族作家馬慧娟出生成長于曾經“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從驢背上的輟學少女到農民作家,她扎根鄉土、深入生活、深植時代,擅長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字講述鄉村故事、表達人民本色。《出路》是馬慧娟今年完成的最新力作,是一部講述馬慧娟自己在黨和政府移民搬遷和扶貧政策的扶持下,不屈奮斗、追逐夢想,逐漸實現人生價值的長篇自傳體小說。近日,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獲得者、回族詩人馬占祥應本刊編輯部邀請,與馬慧娟進行一場對談,從作品《出路》出發,共同探討新時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使命擔當。

    ——編輯手記

    用“我”的故事反映時代的故事

    馬占祥: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西海固地區。這里山巒遍布、溝壑縱橫,缺水少雨。在我的記憶里,小時候喝的、用的都是地下的咸水,夏、冬兩季積攢點雨雪水,還要省著喝。《出路》這本書全景式地展現了寧夏生態移民搬遷的場景,寫出了新時代移民生活的真實情狀。你是親歷者,對這次大移民有切身體會。寫這本書你是如何考量的?

    馬慧娟:《出路》其實是一本自傳體小說,里面有很多事情是我個人的經歷。貧困曾是西海固地區的主題,我們在地域的限制中似乎不僅沒有生活的出路,也沒有精神的出路。而西海固的貧困也一直牽動著黨和全國人民的心,黨中央進行多方探索、嘗試之后,確定了移民搬遷這種扶貧模式。歷史證明,這種模式是能夠讓我們擺脫貧困的。

    我個人親身經歷了大搬遷的整個過程,也在這種模式之下活成了別人眼里的“傳奇”,走出了大山,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所以,這本書用我的故事反映了西海固人民的故事、這個偉大時代的故事,同時也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這種背景下,我寫這本書是自然而然的,我的呈現也是真實的。希望讀者能通過其中一個個人、家庭和村莊的變化,看到整個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

    馬占祥:這本書中,“我”由一個懵懂少女到為人妻、為人母,是你自傳性質的成長經歷。一個農村女性從喜歡讀書看報,到開始自主地創作、出書,上了魯迅文學院。你的經歷對于很多讀者來講,具備了苦難的因子,應該有更多的解讀和呈現。但你反而很平靜地消解一些苦難因素,用一種溫情的、心懷感激的語言去敘述過往和當下,甚至呈現出更多的喜悅和感激,這是一個作家應有的情懷,也是一個民族應有的情懷。這樣一種情懷和情感的來源是什么呢?

    馬慧娟:我認為這份情懷源于我對生活的體悟,以及對這片土地上無數個“我”的親近和反思。苦難是一直存在的,它也因此造就了諸多的輝煌和歷史的高光時刻,正可謂非苦難不成長,非苦難無成就。作為一位書寫者,我們不應該刻意強調苦難,更多的是應該發現苦難中的希望和喜悅。在我周圍,生活著諸多和我一樣在土地上討生活的鄉親們,他們從來不怨天尤人,只要今年的莊稼收成好,牛羊多了三五只,家人平平安安,他們就很知足。正是這種滿足感,給了我很多的力量和思考,讓我直面苦難、對抗苦難,這也是苦難帶給我們的另一種希望之光、大道之光。

    鄉土寫作要俯下身子去看新的農村

    馬占祥:生活無處不在,生活的經驗無處不在。一個寫作者必須要有敏銳的感官。我們身處壯闊的北方,一場風沙拉開四季的帷幕,冬天又以透明潔白的雪花結束,其間既有微小精致的美好,也有煙火四起的粗糲。《出路》這本書中既有對周邊植物的描繪,也有對操持農務、獲得收成時情緒的表達。這種鄉村的生活情狀或許已被城市生活遺忘,但依舊是我們生活中實在的場景。你從多民族聚居的西北小城走出,后又作為作家和全國人大代表走進首都北京、上過央視。這種反差和對比引發你哪些思考?

    馬慧娟:不同的地域,衍生出的文化不盡相同,去的地方越多,我對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理解得反而越深刻。相較而言,這里的土地固然貧瘠,自然環境固然惡劣,人的思想固然閉塞,但也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這里的人們熱愛國家、團結同胞,敬畏土地、安身立命,對于生活更多的是滿懷感激和喜悅。所以,對于我而言,書寫的意義還在于讓更多人了解這片土地,從而更加包容、理解甚至欣賞我們國家的一些偏遠地區。

    馬占祥:《出路》一書進入讀者視野的意義,是試圖展現苦難中的希望和喜悅,這使我想起“新鄉土寫作”中對“城鄉二元結構”的呈現。我們都來自農村,生活在縣城或者郊區,鄉村生活的體驗更為豐富。其實,寫什么并不重要,生活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作展現出來的意義。近年來,“鄉土文學”目錄下的鄉土題材作品有回歸趨勢。鄉土寫作是一座文學富礦,你扎根在鄉土文學的土壤里,以自己的經歷和視角創作的散文和小說都有著成熟的表達,文字質樸而鮮活,情感自然,可以說是匍匐在生活的田野里,寫出了自己心中的美好。你理解的“鄉土作品”的樣貌是怎樣的?

    馬慧娟:對于寫作,我始終心懷虔誠地去書寫,去表達。仔細一算,涉足寫作已經11年,鄉村是我唯一能書寫的題材,也給了我很多的靈感和底氣。但是,鄉村也一直在變化和發展中,比如,土地的產出不再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年輕人和老年人思想上的分歧,網絡的高速發展對鄉村傳統生活的沖擊,以及城鄉一體化下,還沒辦法適應現代生活的村民們的困惑……在這些現實之中,鄉村已經不是過去炊煙裊裊、雞鳴犬吠的鄉村,村民也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了。怎樣去表達新的鄉村?大家的困擾和迷茫又該何去何從?這都是作為一個書寫者要去審視和思考的。只有真正俯下身子,去看新的農村,去和農民深入地交流,才能寫出發人深省的文字,讓文章真正鮮活起來,也才能不負讀者的期望。

    書寫者的使命是記錄時代的發展

    馬占祥:現實生活生機勃勃、姿態萬千,一個作家尋找自己的創作之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是找到合適的切入生活的角度來表達主題,這個主題是具備了“個性化”的品質和特點的。在創作中,我們往往都有著自己顯現或者隱秘的“寫作譜系”,作家立足自己體悟到的“現實”,才能凸顯個人的寫作理想和寫作倫理。在這一點上,我們都還在努力當中。

    馬慧娟:是的,我認為對于寫作這件事情,我們都是跋涉在路上的個體。這一路上,我們在思考,在掙扎,也在尋找出口,我們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悟生活的本質。將大部分人的體驗化成文字表達出來,我覺得就是一篇成功的文章。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時代洪流中的一粒微塵,我們組成了一個群體、一個國家,我們筆下的世界,也應該跟著這個群體的變化、跟著這個國家的發展走。

    馬占祥:作為一位少數民族作家,我們生存在多民族聚居區,我們的筆觸,必然會回到自身,回到生存的土地。由多民族共同創造的燦爛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在新鮮引人和充滿活力的當下,需要抒寫和展現的元素呈現出豐富的內容和多層面的特點。少數民族作家更要堅守初心,擔負起自己的使命,彰顯優勢,俯身創作,為時代精神版圖構筑出多彩的樣貌。這一點我們都會在寫作中有所呈現。

    馬慧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書寫者的使命就是為了更好地記錄時代的發展。我們燦爛的文化歷來就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而民族大團結更是助推我們中華民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奇跡。作為書寫者,我們有義務延續這種傳統,在展現各族人民生活現象和精神追求的同時,也應該緊扣時代主題,緊跟國家發展步伐,既不閉門造車,也不夸夸其談,將發展中的變化書寫下來,這是一個寫作者應有的情懷。

    (本文由文靜整理)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2019国产精品|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精品96在线观看影院|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情侣对白|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二区高清在线|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青草|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地址| 国产92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97在线视频精品| 91成人精品视频|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青草| 99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精品久久久久久777米琪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