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他們的“下沉年代”是如何發生的?
    來源:北京青年報 | 維舟  2021年05月14日08:16
    關鍵詞:《下沉年代》

    美國的事從來就不只是美國自己的事,那遲早都會外溢、波及其他地方,正因此,美國的社會變動一直是世人矚目的焦點。然而,近些年來,人們漸漸地覺得在美國發生的一切越來越難以理解,甚至連美國人自己都說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更不確定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

    如果當下看不清,那么一個可取的辦法就是拉長鏡頭,回到歷史中去,畢竟任何變動總有更早的蛛絲馬跡可以追尋。在讀喬治·帕克這本《下沉年代》時,你很容易產生一種倒鏡頭似的錯覺,因為他將長達三四十年的美國社會變動都濃縮在其中,通過一個個人物的切身經歷,將無數碎片化的拼圖組合成一幅完整的畫面,以此至少讓人直觀地意識到,如果說美國發生了一些變化,那究竟是什么樣的變化。

    1

    雖然這個故事是從1978年寫起的,但那種令人眩暈的變動其實在1960年代就已經露出了苗頭:戰后的富裕社會催生了一種反思性的新文化,強調平等主義、和平、環保和性解放都是美德;他們堅稱所有政體都是封閉的,不僅抨擊包括醫院、學校在內的所有建制性機構,甚至抨擊自由主義本身;以往曾被忽視、壓抑的族群開始發聲,而原本作為“美國文化的房東”的白人新教徒,反倒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了。

    但更關鍵的,則是當時受民權運動和產業轉型的推動,美國的新興產業遷往西南的“陽光地帶”或海外,任由老工業區逐漸衰敗。《六十年代與現代美國的終結》一書早已點明了其中的問題:“后工業社會摧毀了現代城市歷史的經濟和文化目標。一個不再以工業為基礎的社會便不再需要城市來做工業中心。因為后工業經濟不再依賴沒有技術的移民勞動力,城市也不再是種族同化的大熔爐。”

    這些變動,一言以蔽之,就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當后工業社會降臨,在工業時代曾是美國社會生活中心的城市、廠區都破敗了,原本將美國人凝聚在一起的主流群體、價值觀和建制機構也遭到了批判乃至否定。這當然不是現在才被人意識到,亨廷頓在《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中就已經提出警告:鑒于美國缺乏人種、民眾和文化共性,各行其是的多元文化主義在賦予人自由的同時,僅靠意識形態的黏合力是很弱的。這樣,原先“合眾為一”的“熔爐”,漸漸地就變成了彼此相混、碰撞但卻并不會真正融合的“色拉缽”。哪怕是生活在同一城市里的不同群體之間也缺乏相互理解,民意和法律的沖突形成一個無解的死結,政治人物不是居間取巧,就是左右為難、走入絕境。

    這是任何對美國社會的觀察者都無法忽視的結構性變遷,只不過經濟學家或許關注去工業化/后工業化的成效,政治學者憂心這對美國凝聚力的潛在影響,而喬治·帕克作為記者,則更留意蕓蕓眾生如何在這時代的浪潮中掙扎生存。書名《下沉年代》的原文便是The Unwinding,意為解開、打開、松開某種卷繞之物,因而確切地說,這并非只是“下沉”,而是指原有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的解體過程,用書中的話說,“曾經有一束線圈將美國人安全地綁在一起,有時甚至緊得令人窒息,可不知從何時開始松開了?!边@個國家自此無可挽回地改變了,由此而來的“眩暈”,實際上是中心坍塌之后出現的失重感。

    2

    在此,一個苦澀的現實是:那些原本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看似爭取到了自己的權益,但那些原先的權貴們隨即作出反應,不再像原先那樣承擔責任,扔下他們自謀生路,其結果,一個典型銹帶工人的生活處境其實是比以前更艱難了。俄亥俄州黑人女性塔米·托馬斯的經歷就是其縮影:她好不容易才掙脫有毒的原生家庭環境,憑著自己的努力進入通用汽車公司,要是早幾十年,這將是典型的“美國夢”,然而生不逢時的她卻眼睜睜看著夢想破滅。

    “自由”的滋味是苦是甜,不同階層的人嘗起來是迥然不同的。在新自由主義的激越號角下,的確有一些精英人士爬到了時代巔峰,成為年薪百萬的金融分析師或軟件工程師,更不用說在這“超級資本主義”下如魚得水的資本家們了;然而那只屬于極少數人,而對于未能擠進上層的大多數人來說,“自由”的首要意味卻往往是一種缺乏保障的生活,考慮到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唯一未推行全民醫保的國家,那就更是如此了。

    當個體還缺乏制度性保障的時候,僅僅告訴人“你自由了”,并不能讓他們的處境變好。這就像在殘酷的戰爭中,主力軍放棄了自己的責任,讓老弱病殘自己活下去,那么這些人大概率會餓死。《六十年代與現代美國的終結》一書很早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權力下放既逃避了社會正義問題,又逃避了集體談判問題,所以‘白人新教徒階層’予以大力支持。如此一來,權力下放僅僅產生了這個結果:‘黑人控制了黑人的痛苦,白人則控制了全國的財富。’”

    弱勢群體在此遭遇到了雙重挫?。簾o法在這樣的新環境下實現成功,而一旦失敗,還被認為只能歸結于自身有問題。這就是本書中所說的,“當令舊體系能有效運轉的規范開始解體,領導者放棄了職責”,仿佛窮人的處境都是自己造成的,“自由如此之多,而你只能依靠自己”。正因此,對“美國夢”來說,最大的威脅就是階層固化和社會不平等的擴大,因為這意味著單靠個人努力已無法實現階層流動,這又沉重打擊了以往那種鼓勵勤奮努力的價值觀。

    3

    這乍看是一幅“沉疴遍地”的圖景,甚至看不到什么希望,但在歷史上并非第一次出現。英國詩人葉芝1920年的詩作《第二次降臨》中就刻畫了他那個時代的征象:“事物分離,中心不存?!辈恢赖幕蛟S還以為這是在預言一百年后的美國。事實上,當社會向前發展,邊緣興起,這幾乎是不可避免會出現的一幕,也不完全是壞事。在經歷戰后經濟增長的繁榮后,法國到1970年代也出現了某種過往生活方式的終結:傳統的社會團結,無論是世俗的還是宗教的,都已宣告破裂,人們生活過的那個曾經熟識的世界,漸漸變成了一個失落的世界,每個人都在經受轉型期的陣痛。

    如果說美國有什么不一樣,那或許在于:由于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里幸運地避免了歐洲那樣慘烈的破壞,美國此前也就很少面臨變革的壓力,因而它盡管高度發達,但原有的社會結構和價值觀都比歐洲更偏保守,而它大陸級的國土規模,也使這種轉型要完成需要耗費更多時間。不僅如此,作為冷戰的勝利者和唯一的超級大國,當它所受的外部威脅消失時,原本提供凝聚力的認同感也隨之被弱化。這就像公元前84年,羅馬擊敗最后一個強敵米特拉達梯后,三巨頭之一的蘇拉問道:“如今世上再也沒有我們的敵人,共和國的命運會怎樣呢?”

    十多年前,兩位學者曾在《帝國: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書中強調,美國之所以強大到難以與之抗爭,正在于“帝國不建立權力的中心,不依賴固定的疆界和界限,它是一個無中心、無疆界的統治機器”。這或許是事實,但至少從現在來看,這種“去中心化”既是其力量所在,也給它自身造成了難以解決的麻煩,甚至可能成為其弱點——因為一個無中心的系統,意味著無人主動承擔責任,更無法有效采取行動來挽救局面,人們看到的只是無休止的相互碰撞,而最終這合力的結果如何卻無從預料。

    這是一場危機,《下沉年代》只寫到2012年為止,從近幾年的走向來看,美國的應對之道大致有兩個方向:一是尋找外部敵人,借此重塑認同感,突出自身利益;二是努力彌合社會不平等,加大對弱勢群體的保障。奧巴馬醫保的失敗和特朗普戲劇性的表現已充分表明,盡管前者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但推進后者畢竟更難。不管怎樣,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與其說在目睹美國“下沉”,不如說在目睹它“蛻變”,而這之所以重要,不僅僅是因為我們可能受波及,也因為這樣的變遷或許是現代化進程中無法避免的。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国产精品特级露脸AV毛片| 91麻豆精品视频|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观看| 99久热任我爽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映画|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 老汉精品免费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国产精品污WWW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精品蜜芽tv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99re6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99久久精品影院老鸭窝|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