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作協主席、副主席簡介
主席
梅國云,江蘇興化人,4次榮立三等功,軍事法學研究生,中國作協會員,海南省作協主席,海南省文學院院長。出版個人專著《影響他人的45種方法》。以筆名梅霖發表詩歌作品,出版詩集《送你一枚金戒指》。出版長篇小說《大鐘無聲》,該作于2007年獲解放軍“昆侖文藝獎”,2008年獲“武警文藝獎”。出版長篇小說《若水》,根據《若水》改編的長篇廣播小說于2009年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連播,社會反響強烈。出版長篇小說《第39天》,該作于2019年元月再版。根據《第39天》改編的電影正在拍攝中。出版長篇小說《國防線》,該作于2012年獲解放軍“昆侖文藝獎”。《若水》的修訂版《拐賣》于2019年2月出版,中國作協專門在北京舉辦《拐賣》研討會。
梅國云根據信息化條件下文學和藝術跨界發展的新特點,將文學與線條藝術深度融合,創立筆外意象概念,并以此概念指導創作,“每幅作品都有著難以置信的想象和構思”,在騰訊微博曾創造單幅作品2000多萬閱讀紀錄,2017年在江蘇興化,2018年在南京大學,2019年在同濟大學,被邀舉辦個人作品展。南京大學的那場展覽,由南京大學主辦,南京大學藝術學校、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南京大學文學院、南京大學圖書館聯合承辦,影響空前。南京大學文學院專門為梅國云舉辦了學術研討會。筆外意象是通過筆墨之外的意象,表達作者思想觀念、文學藝術情感的在場藝術,是藝術創新的重要收獲。2016年出版藝術作品集《筆外意象》。
副主席
劉復生
男,漢族,1970年12月出生,山東人。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職),海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山東成武人。200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1997—2001年在山東電影電視劇制作中心任策劃、文學編輯。2004—2005年任教于山東大學(威海)中文系,現任海南大學人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著有文學批評專著《歷史的浮橋——世紀之交“主旋律”小說研究》,《海南當代新詩史稿》等,另在《文學評論》《當代作家評論》《文藝爭鳴》《天涯》等雜志發表論文70余篇。曾獲海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首屆海南省文藝評論獎特別獎等獎項。
胡 彬
男,漢族,1961年12月出生,安徽淮南人,大學本科學歷。1988年初,作為第一批專業人才被引進到海南省,在海南人民廣播電臺任記者和文藝編輯,業余從事文學創作,在《天涯》發表中篇小說《病房隨想》等。創作并出版了中國大陸第一部網絡文化小說《網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5月),引發全國網絡文學熱潮。2000年,加盟海南天涯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參與中國網絡文化、網絡文學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同時也為海南網絡文學的普及與提高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04年赴魯迅文學院第三屆全國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習,隨后創作出中國大陸第一部汽車文化小說《車禍》,2007年7月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受到廣泛好評,并成為暢銷書。現任天涯社區和海南在線總編輯,兼任華南理工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東北師范大學客座教授,為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符浩勇
男,漢族,1964年10月出生,海南屯昌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現供職中國人民銀行瓊海市支行。曾在《人民文學》《小說界》《北京文學》《天涯》等全國九十多家省市文學報刊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文學評論1600余篇(首)。著有長篇小說《四英嶺人家》,小說集《不懂哭你就瞎了》《無處安放的花瓶》《你獨自怎可溫暖》,散文集《到博鰲看流星雨》,詩集《城里沒有故鄉的月亮》、文學評論集《小小說的海島證詞》等26部。曾獲海南省青年文學獎、海南省優秀精神產品獎、海南省雙年文學獎、海南省南海文藝(文學類)獎、國家冰心兒童圖書獎、第六屆小小說“金麻雀”獎,首屆《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小小說“雙刊獎”等。
李榮國(亞根)
男,黎族,筆名亞根,1964年1月出生,海南三亞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職),海南省文聯理論與評論委員會委員。從事業余文學創作已有30多年,先后在《海南日報》《文藝報》《人民日報》《作品》《民族文學》《山東文學》等刊物發表文學作品。著有長篇小說《過山流風》《婀娜多姿》《老銃?狗?女人》《檳榔醉紅了》,散文集《都市鄉村人》《陸海氣韻》(待出版),專業研究論著《黎族舞蹈概論》《黎族》《中國少數民族經典舞劇研究》《黎族家庭制度》《黎族通史》(第四冊)等。部分文學作品和文藝論文曾經分別榮獲省級、國家級獎項。
張浩文
男,漢族,1958年4月出生,陜西扶風人,大學本科學歷,海南師范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海南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職)。已經出版文學作品和學術研究著作:《狼禍》《三天謀殺一個鄉村作家》《長在床上的植物》《絕秦書》及《海南民間文學與海南旅游經濟》《新時期海南小說創作述略》《沉默的言說》等。曾獲海南省1993年度優秀精神產品獎、海南省第三屆青年文學獎、海南省作協2010—2011文學雙年獎、《中國作家》第三屆劍門關文學大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2013年度優秀作家貢獻獎、海南省第一屆南海文藝獎文學大獎、陜西作協2013年度文學獎、第四屆柳青文學獎、海南高校科研成果獎專著類三等獎、首屆海南省文藝評論獎特別獎等。
王雁翎
女,漢族,1963年7月出生,河北邯鄲人,文學碩士、民進會員,副編審職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8年6月參加工作。現為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職)、《天涯》雜志主編、省作協創聯處處長,海南省期刊協會副會長。資深文學編輯,長期從事文學編輯工作,和散文、文學評論寫作,出版有散文集《不能朗讀的秘密》《人在天涯》兩部,并有文章多篇在全國各大報刊發表。曾獲第三屆、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優秀責編獎,《小說選刊》《小說月報》優秀責編獎、第三屆郁達夫小說獎優秀責編獎等多種編輯獎項。
鄭小霞(艾子)
女,漢族,筆名艾子,1971年7月出生,海口瓊山人,大專學歷。魯迅文學院十八期高研班學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海南省作家協會理事,海南省青年作家協會主席,現為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職)、鳳凰網海南頻道總編輯。在《人民文學》《詩刊》等刊物發表詩歌、小說,曾獲“世界華文詩歌”優秀獎;海南省十佳青年詩人獎;2010-2011年度“海南文學雙年獎”。出版詩集《尋找性別的女人》《異性村莊》《靜水深流》等。
楊 沐
女,漢族,1964年10月出生,江蘇蘇州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兼任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現為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職)、海南省地礦建設公司工會主席。1994年開始發表作品,已發表小說、散文、詩歌、劇本三百多萬字。代表作:《雙人舞》《阿納提的牽馬人》《千條線一根針》《共度》《老母土》《與你相望》。曾獲1999年《共度》獲第九屆中國人口文化獎、2003年獲海南省第四屆青年文學獎、2012年《阿納提的牽馬人》獲海南文學雙年獎、2014年《雙人舞》獲海南文學雙年獎。
王學濤(江非)
男,漢族,筆名江非,1974年1月出生,山東臨沂人。中國首位駐校詩人,“70后”代表詩人之一,國家二級作家。中國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海南省作協理事,海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現為海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職)。曾參加青春詩會、全國青創會,獲華文青年詩人獎、屈原詩歌獎、徐志摩詩歌獎、海子詩歌獎、詩刊年度青年詩人獎、兩岸桂冠詩人獎、北京文學獎、茅盾文學新人獎、海南文學雙年獎;以及華語文學傳媒大獎、魯迅文學獎提名等;著有國學專著《道德經解注》,詩集《傳記的秋日書寫格式》《白云銘》《傍晚的三種事物》《那》《獨角戲》《紀念冊》《一只螞蟻上路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