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節目摘得中國雜技金菊獎
5月5日,“第十一屆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魔術比賽、全國滑稽比賽”決賽閉幕式在深圳歡樂谷舉辦。來自全國的百余位魔術與滑稽藝術演員歷時5天角逐,最終7個魔術節目、3個滑稽節目獲中國雜技界最高獎項“金菊獎”。獲獎魔術節目為:深圳市辛寬魔幻雜技藝術團《秘境》、中國雜技團《玉壺光轉》、滄州雜技團《漣漪·扇變》、杭州雜技總團《牌·魂》、重慶雜技藝術團《仙豆》、長春演藝集團雜技團《紅》、內蒙古藝術劇院《騎手與繡娘》。獲獎滑稽節目為: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小夫妻》,濟寧市雜技演藝公司《歲月》,南京市雜技團、阜寧縣雜技團《熱心人》。
作為經中央批準設立,中國文聯和中國雜技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文藝專業獎項,本次金菊獎比賽由中國文聯雜技藝術中心、廣東省文聯、深圳市文聯、深圳華僑城歡樂谷旅游公司聯合承辦,比賽首次將魔術、滑稽兩個獎項合并舉辦,集中展現了近年來中國魔術、滑稽藝術創作實踐的最新優秀成果。初評報名階段,中國雜協各團體會員單位和全國魔術、滑稽工作者熱烈響應。報名參加魔術比賽的有全國21個省份和香港、澳門的53個雜技團(校)及新文藝群體的59個節目,報名參加滑稽比賽的有全國11個省份和澳門的24個雜技團(校)及新文藝群體的26個節目。從報名節目數量上看,新文藝群體已成為我國魔術、滑稽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從參賽者年齡結構看,以“80后”“90后”“00后”為主的青年魔術、滑稽工作者約占七成,已成為中國雜技事業的重要力量。在參賽節目內容方面,魔術作品展現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創作較多,還有部分反映抗擊疫情、守護家園、冬奧題材和富有少數民族風情的節目;滑稽作品結合人們日常生活和情感故事創作的節目較多,在故事的完整性、人物的刻畫和技術的運用方面與往屆相比都有了較大提高。
本屆金菊獎評獎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中央《關于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的意見》和中宣部《全國性文藝評獎改革方案》的要求,秉承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力圖更好地發揮評獎在加強文藝隊伍建設、推動文藝創作中的引導示范作用,以此擴大金菊獎和中國魔術、滑稽藝術的社會影響力,進一步促進我國魔術、滑稽事業的繁榮興盛。比賽初評階段,在評獎辦公室的組織下經充分醞釀、討論并綜合專家意見,共遴選出28個魔術節目和11個滑稽節目入圍全國決賽。這些作品精彩紛呈、亮點突出,呈現出當下中國魔術、滑稽事業正在向年輕化、多元化、創意化發展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