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孔:文字所書,是我自由的態度
“寫作帶給我最大的收獲是一種人生態度,我以前的性格很急躁,現在平和了很多,因為看和寫會讓人心靜,心靜就可以回歸自我,思考和沉淀很多東西。”坐在桌案前,網文作家金英孔不緊不慢地說。
金英孔以“世家農民”為筆名,創作了眾多優秀作品
以文字鋪路,從偏僻山村走出,在眾多作家來了去了流水般的網文寫作“海洋”中,始終追逐著自己的浪花,金英孔以“世家農民”為筆名,訴說著人生百味。
金英孔的記憶里始終有一臺舊電視閃著斑斕光點,那是孩子們童年的快樂源泉。他與一般孩子的不同在于,看著電視的他手里始終握著紙和筆。當然,這并不是什么天賦異稟,而是不得不寫觀后感的被逼無奈。
金英孔的母親是鄉村教師,她的教育方式樸素而簡單。她沒有辦法將沉迷于電視的孩子拉出來,所以只好讓他寫觀后感,也算有所收獲。
“電視以跳躍的畫面吸引注意力,但是看過之后又會很快忘記,它是瞬時的、片段的,畫面感是直接的,它會消磨人的想象力,所以寫觀后感很難,剛開始沒有辦法用文字去描寫畫面。”金英孔說,一集電視劇一個觀后感,看廣告也寫觀后感,他硬著頭皮寫,用生澀的詞語、蒼白的語句去描摹,這是他最初的“創作”。
農村苦巴巴的日子是他最初的“記憶”,土房木桌,水瓢柴火,簡單小菜,走出門去是土山土路,路上走著的半大的孩子們,他們要走出去打工,抑或走去田間勞作……“那時我想,我要走去哪里?”金英孔說。
在農村上完初中,金英孔考上了榆中縣的高中。畢業后,同班同學四散而去,他則堅持在蘭州讀完了大學。就這樣,他一步步走出了鄉村。
“我很感謝我的母親,她給我的是農村家庭少有的苦讀式教育。”金英孔說,小時候培養起來的敘述、描述能力,讓他在閱讀時更有畫面感,小時候用眼睛看電視劇,現在在腦海中演電視劇。
大學時,他開始用自己的傻瓜手機閱讀網絡小說。“很著迷,作者設計的故事情節、人物個性,把我深深帶入了小說的世界,我一讀就是一天,有時候也會付費買,錢從話費里扣。”那時的金英孔還只是單純的閱讀,一本兩本,十本百本……
當他裝著一肚子虛構故事,從大學畢業步入社會后,迎接他的是要靠雙手創造財富的真實生活。
“第一份工作,做銷售,找客戶、應酬、黑白顛倒;第二份工作,金融行業,盯電腦、出差、暈頭轉向。”金英孔說,忙碌工作中惟一的一塊凈土是小說,“你可以把不順的事、不好的人,轉化進自己的小說,在那里修復情緒”。
閑暇時寫一點,晚上下班回去熬夜寫一點,慢慢積累,一個個故事在那時逐步搭建。201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說有人出稿費購買軟文,于是他應征開始創作。“前兩次都失敗了,投稿沒人要,第三次對方倒是要了,但是卻找理由扣稿費,說我寫得不好。那時我很驕傲,我覺得自己寫的東西特別好,是對方沒眼光。”金英孔說。
于是,他賭氣似的開始搭建框架,豐富那2000字的軟文,將它發在17K小說網上,最終連載了200萬字。這就是他的“處女作”——《極品特種兵》。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特種兵在特殊任務中的種種曲折經歷,他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高超的能力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極品特種兵》在17K小說網的點擊量超千萬,在咪咕閱讀,累計點擊超過五千萬次。”金英孔說,“很幸運,我在更新到3萬字的時候簽約了,要知道很多作家更新幾百萬字都不一定能簽約。我拿到的第一筆稿費相當于當時兩個月工資,我高興壞了,我第一次知道寫網文的收入是很可觀的。”金英孔回憶。
第一部小說一炮而紅,金英孔卻陷入了困境。“想要堅持寫下去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知識儲備很少。哪怕你了解某段歷史,你卻并不能掌握其中所有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對于寫作至關重要。”金英孔說,有一段時間,他集中翻看了五六本歷史類的書籍,但最終小說里用到的只是其中的兩個人名。
摸索,試錯,金英孔在尋找自己究竟適合寫什么樣的題材?“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那就把選擇交給市場,什么樣的題目,點擊量最高,什么樣的小說,讀者持續閱讀量最高,搞清楚這些,我再開始著手寫作。”金英孔說。
《極品特種兵王》《最強雇傭軍》《開局和校花擺地攤》《開局干廢皇太極》……一邊工作一邊寫作,一邊忙碌一邊閱讀,網文作家金英孔的小說世界開始“茁壯成長”,先后累計創作字數超800余萬。《極品特種兵王》在QQ閱讀點擊近千萬,QQ瀏覽器、百度閱讀同時在讀人數超百萬,日均銷售超4000元。
一次,在上海飛往蘭州的飛機上,金英孔打開電腦更新《開局干廢皇太極》,后排坐著的一位先生突然拍了拍他的肩頭。“你居然是這本小說的作者,我見到真人了!”那位先生驚呼。原來,他是金英孔的忠實粉絲。
金英孔在前面寫,他在后面看,早已提前知道劇情了,兩人熱火朝天地開始了討論。這位粉絲表達自己的見解和他認為的故事走向。
“下了飛機,他送我回家,一路上聊,到了市區,又約著吃飯,繼續聊。我很感動,粉絲們的支持給了我堅持寫作的動力,再忙再累我也不斷更新。”金英孔說。
2020年9月,金英孔的工作生活有了新的變化——辭職,全職寫作。
“做這個決定的原因首先是生活,其次是情懷。疫情讓我看到了企業和個人脆弱的一面,而寫作卻是可以持續一生的,多年的積累,寫作完全能夠養活我和我的家人。”至今金英孔仍記得,妻子在聽到他的決定時的那句“好,我支持你,熱愛才能成就事業”。
于是,早上七八點鐘起床讀書,花兩三個小時時間構思,再花四五個小時落筆,金英孔開始了自己專注且有規律的全職作家生活。
現在的他重點關注作品的質量,新書《開局和校花擺地攤》正火熱連載于番茄網,已超過100萬字……
“做一個自由職業者,自律是最難的,玩游戲、刷抖音,這些都會占用你看書的時間,我也被這些東西吸引過,最終不得不換了一個內存很小的手機,根本下載不了這些東西,這才戒掉。”金英孔說,惰性是他最大的敵人,有時候可能起床晚,4歲的兒子就會趴在他耳邊說:“爸爸,該起床寫字了吧?”
金英孔還記得,一次他騙兒子,說自己沒錢給他買玩具了,兒子瞪著大大的眼睛盯著他,然后說:“那你快回去多寫些字呀!”
“家人是我最堅強的后盾。”金英孔說。
金英孔說,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達,網絡小說從野蠻生長到規模化,從粗制濫造到精耕細作,從起初的愛好到現在的養家糊口,再到文化現象和文化輸出,經歷了整整二十年。
“我們趕上了最好的時代,網絡小說已經是無數人在任何場景都可以消遣的方式。這個行業涌現出了無數網絡大家,眾多優秀的作品改編成為人們所熟知的影視劇,更有作品入選國家‘五個一工程’,這體現了國家和社會的認可。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其中的一分子,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傳播正能量價值觀,為心中熱愛的文學貢獻一份力量。”金英孔說。
“我正計劃著寫一本關于農村孩子成長與生活的故事,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談起未來計劃,金英孔滿懷期待,他還與其他蘭州市的網絡文學作家們一起,計劃成立蘭州網絡作家協會,為網絡作家的簽約提供幫助,同時也希望提高網絡作家們的寫作水平和作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