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亮:銘記偉大抗戰精神 不斷貢獻青春力量
銘記偉大抗戰精神 不斷貢獻青春力量
講述人: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李亮亮
【青年學子說】
一枚小小的郵票,在不同人的心中有著不同的意義。它可以是親朋好友書信往來的郵資憑證,可以是愛人之間感情升華的精神寄托,也可以是一座城市在歲月中不斷變遷的見證。但對于我來說,它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帶我打開了烽火抗戰歲月的一道歷史閘門。
2015年8月,我到重慶市參加培訓學習,恰逢南岸區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集郵展覽,1952年發行的《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也在那次展覽上展出。閑暇之余,我有幸參觀展覽。出于對山西的特殊情感,其中一枚《平型關勝利》郵票引起了我的注意。郵票上的八路軍115師,正從平型關前通過。正是這一仗打破了侵華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給狂妄叫囂“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驕橫日軍以沉重打擊,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和決心。
巧合的是,回到太原之后不到一周的時間,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套印有全國13個紀念館的圖片及戰斗場面的紀念郵票,其中一枚就是《平型關大捷紀念館》郵票。方寸之間,著以凝重的黑色色調,再次重現了經典戰役場面。
每每聽到豪邁的《八路軍軍歌》響起,那段“血雨腥風滿山巒”“打完子彈就上刺刀沖鋒”的歷史畫面就會在我的腦海中翻涌奔騰,悲慘壯烈的戰斗場景仿佛在歷史畫卷中定格。雖然這段苦難的日子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是那場戰役體現出的國難當前不畏強敵、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革命精神,在我的腦海中不斷縈繞。
以情追思,以念感懷,2019年8月,我參加黨支部黨性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次來到了位于大同市靈丘縣白崖臺鄉的平型關大捷紀念館。
巍巍平型關,屹立如初。那枚郵票上所描繪的濃煙戰場,如今已濃蔭密布,槍聲不再。但那場對太行人民和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產生深遠影響的戰役,已經熠熠生輝地載入了史冊,永遠閃耀著時代光輝。
一枚小小的郵票,承載的是國家記憶。平型關大捷的背后,體現的是中華兒女保家衛國、寸土必爭的血性品格。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學生,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將永遠把這場戰斗所體現出來的偉大抗戰精神銘記于心,堅定理想信念,傳承革命精神,賡續紅色基因,把優秀的革命精神內化為矢志奮斗的不竭動力,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平型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