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泓樵:為資本市場建設貢獻力量
為資本市場建設貢獻力量
講述人: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大四學生 瞿泓樵
【青年學子說】
2015年夏天剛進入上海財經大學的時候,上海證券交易所這個名詞對我還是非常陌生的。第一次真正開始了解上交所,是在大二“投資學”專業課上:交易所是進行證券買賣的場所,如國外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國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等,而且還同時具備著市場監管、信息披露等多重職能。最近,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在學校組織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再次重溫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這讓我對于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為它至關重要,是建黨百年歷史中的重要事件,是中國改革開放和資本市場建設的一塊重要里程碑。
31年前,時逢上海開發浦東,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浦江飯店開鑼成立并進行股票交易,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形成。而后的31年歲月里,伴隨新興資本市場的一步步成長、壯大,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發展也逐漸成熟。它不僅保障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健運行,而且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騰飛作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我在一家證券公司實習,學校教授的理論知識和社會帶來的實踐經歷,讓我進一步讀懂了中國龐大金融體系的運行規律,更加認識到資本市場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曾說:“黨中央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重視資本市場。”的確,正處在資本市場中的我和我的同學們,也能切身感受到國家的嚴格監管,感受到制度法規的不斷健全與完善。
作為新時代金融專業的青年大學生,我們應當更加珍惜學習機會,在學好理論知識、精通自身專業的基礎上,跟緊時代的潮流、把握時代的機遇,把個人理想規劃統一于國家的發展大勢中來,為資本市場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本報記者孟歆迪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