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慶:“在古田接過紅旗,我感受到了思想的力量”
“在古田接過紅旗,我感受到了思想的力量”
講述人:廈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 王長慶
【青年學子說】
2019年7月24日,我依然清晰地記得這個特別的日子。那天,在龍巖古田,作為代表的我從校黨委老師手中接過了一面鮮紅的旗幟,開啟了我們廈門大學首期“揚才計劃”學生黨支部書記示范培訓班的學習之路。
這對我來說,是一次特別的思想之旅。90多年來,古田會議決議如思想火炬,不斷照耀著我們黨砥礪前行、發展壯大,指引著人民軍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古田會議舊址是一個令我終身難忘的地方。它給了我靈感,讓我學生生涯參與的多個作品中第一個能夠“落地”、施工。作為廈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2017級博士研究生的我,在三位學院老師的引領下,全程參與古田山莊二期的設計。我負責三維建模,包括效果圖的繪制,其風格自然要與古田會議舊址相匹配。
接到這么重要的任務,到古田會議舊址考察學習肯定是少不了的。在古田會議舊址,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符號,在這座四合院的窗上有個“福”字,而這個福字中同時包含了古田字樣,寓意著“福在古田,古田有福”。于是我們把古田當地民居的傳統符號,應用到了方案設計中。
也就是在那次學習中,我對古田會議這段歷史有了整體的把握和了解。從黨的成長之路,我看到了思想的力量,也更加堅定了我前行的路。希望能夠呈現出“從勝利走向勝利”“成功從這里出發”的意向也越來越清晰。在設計方案中,我做了一個溝通南北的橋,呼應當時的紅軍橋,這個橋還可以作為展廊,展示那段歷史和文化。
因為深知這段歷史,得知紅軍當時的困難,我在反復打磨方案的時候做了調整。比如屋頂的設計,開始是準備用更現代的鋼構架,后來改成了鋪瓦。這與古田會議舊址風格更接近,而且大大節約了成本。
等到這個“作品”完美落地了,我還要去走走看看,再去重溫古田會議精神。古田會議是我黨的發展史上很重要的一筆——成功從古田開始,而我感覺我的人生也從這里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本報記者馬躍華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