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創客沙龍:人類未來的海洋世界
近日,由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以及蘑菇云創客空間聯合舉辦了科幻創客沙龍,分享了人類未來的海洋世界主題討論。
隨著國際摩擦、大國較量等國際事件頻發,海洋的價值和地位被我們逐漸重視。陸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海洋則扮演著人類文化交流和物資交換的重要角色,全球貨物交易的90%都需要通過海洋運輸。
一個國家的工業、科技、經濟等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為隨之而來的能源消耗、污染等問題買單。尤其是碳中和帶來的全球溫度上升,曾有《未來水世界》悲觀的預測,地球溫度每上升2攝氏度,目前聚居著2.8億人的大片陸地會被淹沒。如果上升4攝氏度,目前超過6億人居住的陸地會被淹沒。趙輝表示,這個預測不大可能實現,因為人類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對海洋、宇宙等未知領域的探索過程中,也會做好關于未來的想象和規劃,這是一個可以被預防的情況。
可以合理預測,當海洋有了網絡,現有的海洋將不僅僅只是運輸功能,它的體系將會有顛覆性的變化,比如建立公海的中繼站、海上科學城等等。
未來的海洋到底是什么樣呢?未來的海上交通,隨著無人機、無人車等陸續變成現實,無人船的出現也指日可待。由于無人乘坐,無人船可以建造的更加堅固,避免了災害天氣以及海盜侵襲的困擾。當無人船加入海洋網絡系統,海上所有的通訊、航行狀態、視頻等等信息,人類在大本營可以清晰知道這些情況,并且提前做出預判,做好航線,規避可能的風險。這毫無疑問是會實現的。
海洋能源是一個天然的巨大的能源寶庫,相比于陸地能源則更加清潔無污染,比如風能、溫差能、波浪能、潮汐能等等。海洋城市。原本很多人認為它是天方夜譚,但實際它也不是不可實現。海洋城市很好的解決了人類的生存困境。隨著人類的發展、資源的開發、居住環境的變化,人類走向海洋是必然趨勢。那么,在人和海洋共處的過程中盡量避免破壞自然環境,努力做到人與環境和諧相處。
陸地上發射航天火箭會面臨很多限制,未來這些功能是否會移植到海洋去?在海面建立航天城,就近使用海洋能源,為我們探索外太空提供一個更好的方案”。以上就是關于未來立體的海洋世界。實際上,就是嘗試把科技與海洋融合,交流探討打造智能船舶新天地和海洋科創新生態,助力國家“海洋強國”戰略。這就是“AI+海洋科創中心”成立的由來。身為“AI+海洋科創中心”秘書長的趙輝這樣介紹道。
智能船舶添加視覺識別、雷達、輔助駕駛等的系統幫助傳統船只改造,成為未來航運的一個雛形。目前國內外在做的比如海上農場集種植、生活、觀光等于一體的海上項目,幫助人類實現海上城市生活提供了物質保障。
活動在主辦方“上海市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和承辦方“蘑菇云創客空間”和“浦東新區科幻協會”的精彩策劃和認真準備下,通過眾多擁有極客精神、賽博思維的創客和科幻迷的參與,啟迪了思維、交流了智慧,達到了“科學科幻、創新創造”持續良好互動的效果。
嘉賓簡介
趙輝“AI+海洋科創中心(籌)”秘書長 上海聚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涉海高校校友會聯盟執行秘書長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校友會執行秘書長船跡社創始人
活動簡介
根據活動安排,系列活動通過每月一個固定主題、4場分支活動的深入探討,以此尋求科幻與科技對于人類美好未來的路徑啟迪。主題集中但不限于:藝術與科幻、科學與技術、星際開發和資源利用、生態改善與生命改良、賽博世界與人類大同、人工智能、未來藝術、月球陸游、火星改造、反重力能源、沉浸式互動實驗劇、虛擬教學、體感式游戲等。希望時尚帶感、創造不止的青年創客,與我們有更多的交流互動、協同共進、一起折騰;愿我們的努力,能夠幫助更多的青年實現他們的“雙創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