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網絡文學創作繁榮發展新時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研究 ——以網絡文學“金桅桿”獎及作家創作為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這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主要任務和必要路徑。而探尋其有效實現路徑和方式,是相關職能部門和文化事業產業研究者從業者的艱巨任務之一,也是亟待解決的重要時代社會問題。
在新文藝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新時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面臨新契機和挑戰。以網絡文學為代表的網絡新文藝,網絡劇、網絡電影、數字音樂、動漫、網游等構成的泛文娛全產業鏈,已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并產生重大影響。
而如何對互聯網原住民的青少年有效進行思政教育,培養其文化自信,強化其民族認同感、社會責任感;如何凝聚民心,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滿足文化需求;如何向海內外展示中國文化形象特質,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聚焦問題,倒逼需求,網絡文藝尤其是代表性的網絡文學,可作為有效實現手段。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2020年底我國網絡文學用戶已達4.6億,其中青少年用戶近半。網絡文學的主流化現實向特點,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蘊涵豐富及IP轉化特點,對于當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具有巨大意義。
一、網絡文學的主流化現實向趨勢可助益文化事業繁榮及思政教育
講述中國14年抗日戰爭和艱苦卓絕抗美援朝戰爭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能夠激勵廣大讀者崇尚、致敬英雄,發揚無私奉獻和犧牲精神,助益文化事業繁榮且極具教育意義。
如遼寧網絡文學“金桅桿”獎獲得者驃騎描寫太行人民抗日戰爭期間前仆后繼以血肉之軀筑起太行“脊梁”的《太行血》,重現遠征軍緬甸抗日的《抗日之鐵血遠征軍》,描寫抗美援朝戰爭的《硝煙散盡》,李梟講述大連抗日放火團英雄故事的《無縫地帶》,塑造了一位位捍衛祖國尊嚴、勇于犧牲的愛國者形象,一個個故事蕩氣回腸,均可作為文化事業繁榮和思政教育示范之作,予以扶持推介,不僅可推動文化事業發展,還可影響創作,產生更多優秀作品。
李梟講述大連抗日放火團英雄故事的《無縫地帶》尤為貼近現實。“真正的‘大連抗日放火團’官兵,1942年在日軍的槍口之下全部犧牲了。所有成員無一人叛變或投降。”(作者《序》)英雄雖逝,但其英雄故事對于今天的讀者尤其是青少年愛國情懷的培養仍有震撼力量,讓人更加尊敬那些浴血奮戰的英雄,更加珍惜浸透先烈鮮血的熱土和今天的美好生活。《無縫地帶》不僅藝術再現“抗日放火團”英雄群體,還塑造了復雜多面的林重形象。“一個多重身份的中共超級特工,孤獨地在泯滅人性之地進行潛伏和戰斗的多面間諜生涯和矛盾人性復盤。”“五重身份紅色特工死戰絕望之地。”諜戰、孤獨、真實、殘酷、兇險、矛盾、多面、正義,爽點密集,成就了《無縫地帶》的“好看”“好故事”特質。“本書取自真實的歷史素材”,“就因為它近乎殘酷的真實,所以……將它寫出來,告訴我的讀者朋友們,當年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確確實實是有這么一個組織,有這么一些人,做過這么一些看似平常、卻細思兇險的正義之事”。(《序》)作家的現實向原則,為無名英雄立傳的使命和責任情懷可見一斑。
在社會文化發展需求和國家倡導下,作為網絡文學創作新趨勢,現實向作品越來越受到作家重視和讀者青睞,影響越來越大。相關管理者與部門更要扶持與推介,充分調動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網絡文學作家的責任意識和積極性,使其創作更多更優秀表現歷史文化、現實發展和人文情懷的作品,以實際行動“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
二、網絡文學創作可有效推動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如何實現上述要求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網絡文學同樣為此開辟了新路徑。
網絡文學中的古典文學文化元素十分豐富,無論玄幻、仙俠、奇幻還是武俠、歷史小說,甚至網游中,儒釋道哲學思想、俠武精神、神話傳說、古典詩詞、非遺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基因層出不窮,穿越回秦漢古國、大唐盛世、明清宮廷等數不勝數。
第二屆遼寧網絡文學“金桅桿”獎獲得者陌上人如玉《戀愛吧,修燈師》聚焦中國民間傳統宮燈工藝,演繹了一段保護傳承百年老字號、手工制作宮燈老店鋪盛世齋的故事。作為獨一無二精致、高貴,獨具東方神韻與典雅風范,雕、鏤、刻、畫,工序精良的藝術品宮燈,其手工制作老燈鋪卻在繁華都市中因枯燥而學徒離散,難以為繼,只剩云朵謹記外公囑托堅守:務必傳承手藝。年輕人云朵與卓景龍,一個堅守匠心、一個追逐畫家夢,一個擅畫、一個善雕,合力克服重重困難修復明代宮燈,并以現代工藝創新改良宮燈,參展國外,大受歡迎。傳承非遺,堅守理想追求和藝術,傳承創新傳統工藝走向世界,勵志而富有文化意蘊。
其《約會吧,藏扇家》則以褒揚態度呈現中國獨特扇面文化。扇文化象征中華民族博大心胸,“扇”“善”諧音,寓意友善。折扇開合自如,為中華傳統文化符號標志,象征清正、吉祥、友誼、善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不謀而合。小說以女主人公尋找父親失蹤真相為主線,講述正邪較量,愛恨糾纏的故事,融合最流行懸疑元素、都市戀情及傳統文化,展示人性的善,詮釋親情愛情、善與惡等永恒主題,發人深省。
其《旦裝行》以中國京劇旦角為描述對象,普及推介京劇藝術后臺、傳說及旦角頭面妝容等知識文化。主人公由僅以旦角為職業轉變為真正愿意從事京劇藝術的藝術家。《十娘畫骨香》則以明代話本小說《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素材,融合穿越、古裝和言情等,以現代手法重繹一段愛情和奮斗故事。
以上無論講述非遺工匠精神技藝還是重繹經典愛情故事,都聚焦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有理想有追求有恒心有毅力有技藝的年輕人為主人公,具有較高現實思想價值,也以密集爽點贏得讀者喜愛。對于民族傳統文化普及傳播弘揚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均意義巨大。
陌上人如玉只是眾多以民族優秀傳統文學和文化為素材或對象,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重繹、重釋、重述和重塑的網絡文學作家之一。這些作家在網絡文學中對于民族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中國古代文學題材的開掘,對于開拓網絡文學實現民族優秀傳統文學與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發展路徑,都是極為有效的嘗試和實踐。
三、網絡文學創作的IP化特點可作為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有效方式
不僅在主流化現實向創作及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方面有所作為,網絡文學作家還在網絡小說IP轉化中十分活躍且影響巨大,從穿越小說開始,網絡文學就走在了IP轉化之路上,諸多網絡文學作家幾乎都在這一領域有所成就。這些網絡文學的IP轉化,既為“互聯網+”新時代新文藝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資源,也提供了發展路徑和思路。月關、紛舞妖姬、最后的衛道者等眾多網絡文學作家,既是優秀網絡文學作者,也是出色的影視編劇。古代題材的《后宮·甄嬛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大江大河》《歡樂頌》《都挺好》等同樣不可勝數。網絡文學的影視化IP向及其轉化,同樣可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效路徑與實踐方式,應予以更多重視、扶持、推介和發展。
如第二屆遼寧網絡文學“金桅桿”獎獲得者月關,其《錦衣夜行》《回到明朝當王爺》《步步生蓮》《夜天子》《大宋北斗司》等多部作品進入影視開發,月關還親自任《夜天子》《大宋北斗司》等多部影視作品編劇。電視劇《夜天子》獲第五屆“文榮獎”網絡單元最佳人氣獎,中國電視劇制作業(2018)年優秀劇目獎, 2018年度金骨朵年度IP改編網絡劇獎。根據陌上人如玉的網絡小說《大理寺少卿的寵物生涯》改編的電視劇《我在大理當寵物》,2020年10月由搜狐視頻獨家播出,排名搜狐電視劇前五。《十娘畫骨香》同名劇作已簽約海華陽光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而其《安潔西公主》改編的劇本,由關曉彤代言,銘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漫畫網劇等也正在后期籌劃。其另一部網絡小說《想不到你是這樣的科技宅》,與香網攜手打造,作為IP亮點,是中國式《生活大爆炸》科學家版的《愛情公寓》,獲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2019年度十大影響力IP入圍作品及年度最佳印象動漫IP獎。陌上人如玉自稱此劇是在向為解決人類生存問題而默默奉獻的科學家們致敬的創作。李梟也有《信仰》等多部長篇小說與中影集團等簽約IP轉化,其2020年編劇創作的抗疫題材微電影《我非英雄》在《人民日報》海外網、騰訊視頻播出。“金桅桿”獎獲得者徐公子勝治、千羽之城等,也有文學作品影視版權轉化或編劇創作。
這些具有積極意義的影視IP創作,可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和路徑。構建以網絡文學精品IP為核心的互聯網泛娛樂生態體系,通過網絡小說、動漫、影視及游戲等多種娛樂內容不斷凝聚與放大其IP價值,進而全面布局泛娛樂文化全產業鏈,是當下文化產業發展中,從社會現狀到接收對象,以及社會需求方面的聚焦所在,且是具可行性的朝陽產業,因此可以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有效路徑。
結 語
《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網絡文藝。網絡文藝充滿活力,發展潛力巨大。堅持‘重在建設和發展、管理、引導并重’的方針,實施網絡文藝精品創作和傳播計劃,鼓勵推出優秀網絡原創作品,推動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劇、微電影、網絡演出、網絡動漫等新興文藝類型繁榮有序發展,促進傳統文藝與網絡文藝創新性融合,鼓勵作家藝術家積極運用網絡創作傳播優秀作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把握傳播規律,加強重點文藝網站建設,善于運用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載體,促進優秀作品多渠道傳輸、多平臺展示、多終端推送。加強內容管理,創新管理方式,規范傳播秩序,讓正能量引領網絡文藝發展”。這些論述足以說明國家對網絡文學的重視與期待。
隨著社會網絡化的迅速發展,黨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網絡文學創作質量的提升,以及廣大市民對高質量文化生活的需求,對優秀的、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意義,能夠有效傳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打造優秀影視劇作助力文化產業發展的網絡文學的重視、扶持和推介,或可作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有效手段和可行性路徑。這是與當下“互聯網+”新時代新文藝時代特征、青少年成長教育需求、社會文化產業需求相適應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