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專家講座,瞻仰革命圣跡
——全國基層作協負責人著作權保護培訓(華南片區)形式多樣、效果顯著
培訓現場
4月26日到27日,全國基層作協負責人著作權保護培訓(華南片區)在廣州舉行。來自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各地的80余位作協負責人齊聚廣州,學習探討著作權保護相關知識。培訓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李明德和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判監督庭四級高級法官李志鋒分別為大家授課。本次培訓由中國作協社聯部主辦,廣東省作協協辦。
李明德授課
26日上午,李明德作了題為“文學作品與著作保護”的講座。他首先向學員們介紹了知識產權概念的由來、美國版權產業的發展,以及中國版權產業現狀。隨后,他從“作品與表達”“作品與獨創性”“作者與作者權”等角度細致講解了著作權保護相關知識,并通過“女子十二樂坊案”“瓊瑤訴于正案”等熱點案件,深入淺出地闡釋“著作權只保護表達,不保護思想”的觀點,在學員中引發了熱烈反響。
李志鋒授課
26日下午,李志鋒以文學作品典型抄襲案例為分析樣本,為學員們帶來了題為“保護原創,打擊盜版——努力實現文化強國偉大目標”的授課。授課內容豐富多元,涉及“抄襲”概念的含義與演變,抄襲的方式和可能侵害的著作權權項,判斷抄襲的方法,著作權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之間的關系,文學作品著作權保護的發展趨勢等內容。最后,針對保護著作權相關事宜,他向學員們提出若干建議。
學員們認真聆聽,并做筆記
周碧華發言
蔡飛躍發言
郭玉芳發言
丘曉蘭發言
符志成發言
陳雪發言
在大會交流互動中,湖南省常德市作協主席周碧華、福建省泉州市作協主席蔡飛躍、江西省贛州市作協主席郭玉芳、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作協主席丘曉蘭、海南省臨高縣作協主席符志成、廣東省惠州市作協主席陳雪作為學員代表發言。曾經有過被侵權經歷的周碧華表示,維權工作對基層作協來說是一個短板。他呼吁各位作家加強著作權保護意識,維護作家的正當權利,同時希望能加大對侵犯著作權的處罰力度。蔡飛躍認為,保護著作權也是保護作家的創作熱情,具有重要意義。郭玉芳將保護著作權看成是文學生存本體,創新驅動發展和存續、記錄、輸出中華文化的需要。其他學員們表示,本次培訓課程安排緊湊合理,內容豐富詳實。通過培訓,大家對著作權保護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回去之后一定傳達好學習內容和培訓精神,切實提升維權修養,做好維權宣傳工作,為基層作家們服務。
學員們向廣州公社烈士之墓三鞠躬
學員們在廣州近代史博物館進行黨史學習教育
部分學員在廣州近代史博物館前合影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關于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27日上午,全體學員前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進行黨史學習教育,深切緬懷英烈,傳承紅色基因。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是為紀念1927年12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烈士興建的紀念性公園,于1954年修建,1996年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學員們向廣州公社烈士之墓三鞠躬,并緩步繞行烈士墓一周,向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表達無限敬仰和沉痛哀思。隨后,學員們還前往廣州近代史博物館深入了解中國近代革命史,增加對中國革命歷史的認同感,激發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學員們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華南版權登記大廳觀摩學習
此外,主辦方還特意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華南版權登記大廳安排現場教學。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華南版權登記大廳啟動于2019年2月28日,是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設立的區域版權登記大廳,主要辦理華南地區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和作品著作權的登記業務。華南版權登記大廳負責人王玉剛向培訓學員介紹了版權登記情況,并請有關人員圍繞“作品的登記保護及侵權預防”“文學作品維權及實踐”等內容為培訓學員做講解。通過觀摩學習,學員們進一步了解到華南版權登記大廳采用國內首創的“三合一”版權服務模式,即“版權登記大廳+促進版權產業發展資金+版權創意孵化器”的“1+1+1”服務平臺體系模式。他們表示,這些創新之舉將為區域版權產業發展營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示范性知識產權保護營商環境。(中國作家網記者 劉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