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全國文藝評論高層次人才研修班在京啟動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目標,文藝和文藝工作者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文藝的健康發展而言,文藝評論是一面鏡子、一劑良藥。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藝評論工作,在關于文藝工作的講話中多次強調,并做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強調“有了真正的批評,我們的文藝作品才能越來越好”,為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提出要求,指明方向。文藝評論應褒優貶劣、激濁揚清,成為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重視和加強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進一步提升文化和旅游系統文藝工作者的政治理論素養和專業評論水平,增強文藝評論的戰斗力、說服力,推動文藝健康發展,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舉辦了全國文藝評論高層次人才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承辦。為強化隊伍建設、夯實培訓成效,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從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中遴選了40名從事舞臺藝術和美術工作的學員,制定了明確的培養目標和系統的培訓計劃。為發揮優勢資源、確保教學水平,中國藝術研究院依托豐厚的科研、教育、創作資源以及宏闊的學術期刊矩陣、展覽展示平臺,邀請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前來授課,精心規劃了為期一周的授課安排,采取理論講授與研討分析、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突出實踐性與在場性,系統講授藝術基礎理論、中國藝術美學、文藝批評的理論與方法、文藝批評實踐等內容。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研修班的授課理念進一步明確,即堅持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對文藝評論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把好文藝評論的方向盤;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產,立足中國特色藝術學“三大體系”建設,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評論的良好氛圍,讓學員既能鑄擔當、立作風、練本領、長才干,又能互融互通、互啟互鑒,統籌兼顧文藝評論工作者的思想建設、能力建設、隊伍建設和陣地建設。
4月16日,開班儀式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行。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一級巡視員、部巡視辦副主任劉莉穎,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韓子勇,中國藝術研究院紀委書記兼人事人才處處長齊永剛等領導出席了儀式。
韓子勇在開班致辭中表示,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舉辦了本次研修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評論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的有力舉措。對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而言,文藝評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二者同繁榮、共發展,有利于文藝創作良好氛圍的形成,也有利于人們對文藝發展規律形成深刻認識和深入把握。
劉莉穎在動員講話中表示,在部黨組領導下,文化和旅游部全面領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加強文藝評論作為重要任務,在加強文藝理論研究、堅持正確導向,加強陣地平臺建設、打造文藝評論品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培訓使用力度,優化評論生態、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系統文藝評論工作體系等方面,將投入更多精力,推出更多舉措,抓牢抓實抓出成效,本次研修班即是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她還表示,希望全體學員要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認識文藝工作、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性;要從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高度認識文藝工作、文藝評論工作的重要性;要明確理論方向,把握評論規律;要遵守學習紀律,保障學習效果,為我國文藝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健康發展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