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木蘭辭》:傳統與現代 風格與感動
翻閱繪本《木蘭辭》(葉露盈繪),每一頁、每一筆都令讀者驚喜、感動。
乍看上去,前外封面畫的是身穿盔甲的男兒,紅黃的配色濃墨重彩,細看,那飄飛出臉龐的眉毛與盈盈含淚的清眸,好像泄露了什么。后外封面是團扇掩面的女兒,三綠底色上綻放著無數粉白玉蘭的淡雅,熟悉的是與前圖如出一轍的細眉。打開封面,首先看到的是團扇掩面的女兒,如果不急躁地翻開封底,才會看到又是身穿盔甲的男兒。接著是環襯,曙紅底色上繪制著花青與赭石融匯而成的蜿蜒虬枝,枝頭綻放著朵朵粉白玉蘭,右下角有一枚五瓣桃花的發簪。扉頁上,無論是隸書的作者印章、行書的“木蘭”二字,還是軍牌樣的“木蘭辭”,都呈現出濃濃的東方傳統文化色彩。繪者的用心由此可見一斑,千古傳奇的故事也在這精細的描繪中,徐徐拉開序幕。
故事的第一頁,是從小孩子們能脫口而出的“唧唧復唧唧”開始。跨頁圖大面積的留白,只有右下角的小小圓形里有一個低眉女孩。這個女孩到了第二張跨頁里,改為高抬一條腿的織布坐姿,也許可以瞥見她并非中規中矩的內心。接著,類似于國畫連屏的第一個跨頁圖出現了,它以大小不一的六幅連屏,展現了木蘭的幸福家庭生活,和她無人能訴的內心煩惱。接著是第二個連屏,大小變化的四幅圖畫,木蘭手捻發辮,盈盈淚水,騎馬奔向山頭,繼續展現出女子思憶的內心波瀾。接著用的是格外巧妙的折頁處理,正面暗藍色背景是無數卷飄飛的軍書,背面卻是木蘭手執白刃,揮淚斬斷飄飛纏繞的長發,堅毅而又決絕。第三個國畫連屏呈現的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的場景,移步換景,如電影畫面般生動淋漓。
滔滔黃河,浪花拍岸,家成了千里之外的遙遙思念。獨立岸邊山頭的小女子,無助凄涼,細膩的繪者讓詩歌中的兩只兔子一直陪伴。除此之外,還有一只一直在傳說中翱翔的鳳凰,作為木蘭的精神陪伴和靈魂呵護。戰爭必須用折頁來凸顯,混亂、猙獰和暗黑里,卻幻化出自然的男神女神。女神落淚,為戰死沙場的生命,男神揮手,將戰死的生命帶到天堂。繪者浪漫的悲憫情懷,令人感喟!
四幅跨頁的反面,色彩一下子從沉郁暗藍轉為清新淡綠。半幅留白的寥廓天宇下,人們在回鄉的河邊恬靜喂馬、休憩,暗示木蘭的回鄉選擇,讓讀者的心也一下子轉向明朗,這是繪畫帶來的藝術力量。
高高在上的可汗又怎樣,偏居一角的木蘭,歸心似箭,兩幅大片留白處理,表現空間的距離,也表現心理的距離。
回家,我要回家,走時屋旁虬枝綠葉,歸來時滿樹玉蘭怒放。最后一個連屏,呈現“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的歡欣活潑。“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與“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圖畫遙相呼應,相映成趣。“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又與前后環襯和前后封面呼應。嗯,忘了說,后環襯:曙紅底色,花青與赭石融匯而成的蜿蜒虬枝上,綻放著朵朵粉白玉蘭,唯有右下角,一枚寶劍,劍上桃花花瓣的裝飾,一如戰士木蘭頭盔上的花瓣。
傳統里忠勇孝義的木蘭,其實也是現代社會里無數個堅強、獨立、內心強大的現代女性。她是“女”,也是“木蘭”,還是“我”。她愛國愛家,卻不迷失自我。她傾聽內心的聲音,活出了現代女性最喜歡的模樣。
最后,借用被選為“國寶守護人”的繪者葉露盈的一句話作為結束,因為,再也沒有比這句更好的表達了:每一個淳樸、善良、堅毅的靈魂都是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