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擔使命,推動網絡文學精品化 ——“網絡作家黨史學習教育暨主題創作改稿培訓班”活動側記
3月28日,近百名網絡作家聚會浙江,參加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網絡作家黨史學習教育暨主題創作改稿培訓班”。
開設黨課,學史明理
此次培訓班的核心內容是黨史教育。29日,黨史專家為學員做了《“數說”百年黨史 守好紅色根脈》的精彩報告,以“一”到“十”10個數字,回顧100年來黨的輝煌成就、艱難歷程、歷史經驗和優良傳統。作家們分成三組,圍繞“學史明理”進行討論,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道理。
蕭鼎意識到,“我們必須要去積極了解黨的歷史和國際大勢,這樣才能理解新時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定對我們黨、我們祖國的信心。”匪我思存認為,沒有過去黨的艱苦奮斗,就沒有網絡作家的今天。“是時代成就了我們,見證這個時代,記錄這個時代,將時代精神融入個人創作,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西子情開始思考網絡文學的未來走向:“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網絡作家今后的路該如何走?是寫自己擅長的,還是轉型創新?怎樣平衡網絡文學的商業價值與藝術價值?”張威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今后要將個人文學夢想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牢記作家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以文學特有的方式為社會做貢獻。”白紙一箱表示:“我們寫下的每一言每一句,是在為我們的國家、民族、時代發聲,是在向全世界展現我們中國的精氣神。”
瞻仰紅船,學史崇德
30日,嘉興南湖碧波蕩漾,百名網絡作家懷著崇敬與激動的心情來到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他們坐上游船,在畫舫上聆聽水上黨課,登上湖心島,用心觀摩南湖紅船。通過現場體驗,重溫中國共產黨航船啟航的偉大歷史時刻,近距離接受“紅船精神”的熏陶。
作家管平潮深有感觸地說:“看上去小小的紅船,卻決定了我們這個大國的前進方向。網絡作家不能與社會和歷史脫節,需要認真學習黨史,才能堅持正確的創作導向。”蕭鼎面對董必武真跡“煙雨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風云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感慨道:“就100年的時間,我們中國共產黨從當年成立時的58人,發展成9000多萬人的世界第一大黨,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這么強大,真是了不起的壯舉。”
隨后,作家們移步南湖革命紀念館。整個展館分“開天辟地”“光輝歷程”兩大部分,展示出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壯大、從幼小到成熟的成長歷程。展墻上黨員們“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誓言、“拋頭顱灑熱血”的擔當和“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決絕,深深打動了參觀的網絡作家。作家們紛紛表示要以“紅船精神”鼓舞自己,以革命先輩的高尚品德激勵自己,勇敢承擔時代責任,創作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作品。
南湖之行以一堂生動的黨史課結束。聽完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生平事跡之后,何常在認識到:“一方面,這些少年共產黨人的事跡鼓舞著我們爭做覺醒的青年、時代的先鋒;另一方面,他們之后的迥異命運也提醒著我們要堅守文學的初心,經得住淬煉,不能讓藝術的水源受到污染。”
主題改稿,學史力行
學員們帶著思想情感上的巨大觸動離開嘉興。31日上午,主題創作改稿會在杭州召開。這是中國作協組織全國網絡作家、各網絡文學平臺開展“百年百部”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通過改稿研討,引導學員們從學黨史、悟思想走向辦實事、開新局,將所思所想落實到具體創作中來。
2021年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共分為時代先鋒、強國夢、科技創新與科幻、中華文化精神、人民美好生活、人類命運共同體六大主題。創作改稿會上,驍騎校、檸檬羽嫣等24位項目入選作家就提升創作質量、加強現實題材創作分別發言。
檸檬羽嫣說:“重點作品扶持項目的存在,讓網絡作家可以更加安心地進行現實題材創作。所以我們要在創作中精益求精,提高思想覺悟,交出滿意答卷。” 驍騎校提出調查研究、實地走訪工作的重要性。“為了寫得真實、專業,我去上海圖書館和上海檔案館查閱原始資料。我相信這樣寫出來的文字,才會浸透當年的味道。”匪迦在航天領域工作,通過黨史課和南湖之行,他意識到,“不論是工作還是寫作,無論是科技上的創新還是文學上的創新,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我們的時代和人民。”
學員代表的發言體現出提高寫作質量、承擔文化強國重任的使命意識。書寫港珠澳大橋的作家心中有清荷表示,“這次改稿培訓班引導我去追求更大的寫作格局,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但寫作的信心也更強了。”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說,站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點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網絡作家要積極轉型,增強使命感,強化時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專業精神,勇擔建設文化強國的時代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多反映時代氣象和人民心聲的文學精品。”
這次活動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展開,引導網絡作家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最后在創作實踐中做到學史力行。通過在革命圣地的現場體驗,全體學員心靈深處受到深刻的紅色教育,明確了為人民寫作、為時代寫作的創作宗旨,現實題材的創作熱情更加高漲,文化強國的責任意識更加強烈。很多學員表示,這次培訓規模大、層次高、內容豐富、入心入腦,為他們充了一次紅色精神的電,“希望今后能有更多這樣的充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