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暖色
武定,羅婺彝族部落的故里,山多,且高出仰望的目光,高出幸福的脊背。
靠山吃山,在特殊的年代,山上的樹木被砍了很多,有的山頭變成光禿禿的,飛禽走獸也銷聲匿跡。獵人的獵槍再也沒有用武之地,以伐木為生的山民們也斷了后路。生活一度很艱難,“貧困”的帽子壓在頭頂。
好在一切已成為過去,新時代的舞臺上,武定也翻開了絢麗動人的新篇章。
群山又披上了綠裝,煥發出勃勃生機。行于山間,一路悅耳的鳥鳴聲,一路瓜果飄香。村莊也換了新顏,掩映于綠色中,好不愜意和自在。做飯不用再燒柴火,老式灶退到邊緣,實現電器化,電飯煲、電磁爐、微波爐、冰箱等一應俱全,不用多長時間,一桌香噴噴的飯菜就擺在眼前。人們無需再打樹木的主意,砍刀、斧頭和鋸子不再威脅到山的蔥綠。人與自然友好相處,呈現出一片和睦的景象。
在武定,山是走不完的,也不想一下子就走完。身處山中,神清氣爽,有無比的富足感。城市里有的這里幾乎都有,這里有的城市里還真沒有,比如干凈的空氣、寧靜的時光等。一個小集鎮,一個小村子,足以安放遼闊的日子。路雖遠,可路面寬了,好走了,也就不覺得遠了。白云順著山脈飄游,或駐足在山腰和山頂,如盛開的雪蓮花。金燦燦的陽光從云層間流瀉下來,涂在大地的心窩上,涂在房屋的骨架上,涂在人們的臉頰上。
羅能村地處金沙江畔,走入,一股股熱浪撲面而來。不遠處,有一片濃濃的綠,那是種植的構樹。以前這里是荒山,氣候酷熱,又缺水,草木都不生長,一到雨季,水土流失很嚴重。而構樹的生命力很強,它發達的根系扎得很深,能牢牢地抓住土壤。構樹,讓荒山不再荒,讓土地站穩了腳跟,就像衛士,任日曬、風吹和雨打,都不屈服,守護著家園的安寧。
再陡峭的坡,構樹都能爬上去,都能巍然挺立,好像就沒有它攻克不了的難題。構樹的生長速度比一般的樹木要快得多,萌芽力和分蘗力超強,還耐修剪,枝葉被割掉,很快又會重新長出來。構樹一身都是寶,葉子是營養豐富的飼料,可以喂牲畜,韌皮纖維是造紙的高級原料,根和種子還可以入藥,樹液能治皮膚病。難怪它的旁邊建起一個養殖基地,里面養著很多家豬、豪豬、黃牛等,都長得肥嘟嘟的,飼養員往槽里倒下一大袋用構樹葉制成的飼料,轉眼就被它們搶吃光。用構樹葉喂養,牲畜不僅長得快,而且其肉質口感好。據說,村民們還要成立構樹產業合作社,這是一條無限寬廣的致富之路。
兩座山圍攏,形成一塊很大的寶地,寶地上有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小洋房,單家獨院,墻面是耀眼的黃色,房檐蓋著青瓦,造型設計合理而精美,民族風格和現代風格相結合。這是易地扶貧搬遷的一個安置點,叫永廠新村。原來的上永廠、莊房、魯祖節三個村子整體搬遷過來,絕大多數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之前居住和生活的地方,要么交通不方便,要么生存環境惡劣,要么背靠懸崖不安全,要么找不到發展路子,祖祖輩輩都陷在苦日子里。現在遇到了好時代和好政策,窮人也能住“別墅”,這是他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永廠新村,山間的童話世界。家家戶戶都安裝了太陽能,各種配套設施都很完善,有涼亭、球場、文化活動室等。這里居住著彝、傈僳、苗等多個民族,盡管他們在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方面有一定的差異,但彼此之間相處得特別和諧,互幫互助,團結友愛,親如一家人。有一戶人家,在房前的空地上,用瓷盆栽著花,花開得正艷;用膠桶種著玉米,玉米正吐纓;用塑料缸栽著辣椒,辣椒正結出翡翠一樣的果實……這里充滿詩情畫意,又不失生活氣息。
這時候,走出來一位婦人,50歲左右,帶著兩個女孩,大的六七歲,小的三四歲,極為可愛,也不怕生,都是她的孫女。她滿臉笑容,熱情招呼我們一行 “不熟之客”進屋坐。她的兒子和兒媳以前都要到大城市里打工謀生,而現在不用跑那么遠,就在家附近上班,可以早出晚歸。她家屋內整潔、溫馨,沙發、茶幾、飲水機、電視柜等應有盡有,新買的液晶電視很大,還配有音箱和話筒,在家就可以唱卡拉OK,其樂融融。
像永廠新村這樣的扶貧搬遷安置點還有好幾個,比如:老木壩村傈僳寨、阿過咪刀甲等。安居,不再是幻想,已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樂業,也不再遙遠,因地制宜的各項產業已啟動。
春天破殼而出。山之多,山之高,再也無法阻擋武定前進的步伐。激昂的奮斗之歌已響徹天宇,暖心的色彩已在大地上不斷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