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烏江奔流
    分享到:
    來源:中國民族報 | 徐必常(土家族)  2021年04月16日09:39

    我的家鄉思南縣位于貴州省銅仁市西部,地處武陵山腹地。一條烏江從思南縣城穿城而過,城里的樓房倚山而建,層層而上的街道像極了步步登高的梯子。江水從這里一直往北流,至重慶涪陵匯入長江,再一路向東奔向大海。

    有了江水的滋潤,思南就更有了一番靈秀。不過沿江兩岸的山卻如刀削斧劈,好在山上草木蔥蘢,就連懸崖上都長滿了各種奇形怪狀的樹。懸崖上的巖窩里還有各種鳥兒,也有野生動物,比如猴和黃鼠狼,聽說還有狐貍。

    我最喜歡家鄉的清晨和夜晚。清晨,晨光灑在江霧上,江岸的一排排樓房在江霧中忽隱忽現,整個縣城猶如仙境一般。夜晚,縣城里亮起萬家燈火,深的地方如濃墨重彩,淺的地方似輕描淡寫,燈火中透著市井的繁華。流動的車輛和穿梭的人群,要么正在為生活奔波,要么正在追求生活的閑情雅趣。不管是不是閑逸,都是小城的一道風景。

    流經家鄉的烏江有兩個源頭,分為南源和北源,兩個源頭都在貴州境內。南源叫三岔河,發源于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鹽倉鎮營洞村,北源叫六沖河,發源于赫章縣輔處鄉興旺村。兩條河流在黔西縣化屋基匯合,匯口以上為烏江上游,匯口至思南段為烏江中游。

    烏江中游,江水穿行于崇山峻嶺之間,由于江水切割和地下水溶蝕,形成了二三百米深的“U”形峽谷。一路谷深水急,險灘相接。據資料記載,烏江中游曾有大小險灘100多處。因為修建梯級水電站大壩蓄水,如今險灘都沒有了。“險灘”的頭上頂著一個個巨大的湖泊,像一面面鑲嵌在貴州大地上的鏡子,映照著沿岸的一路風景。

    烏江的下游從思南開始,一直到重慶涪陵。

    整個烏江從發源地至匯入長江河口,全長1044公里,其中貴州境內長達800多公里。

    烏江水性子急,奔流狀態猶如獨龍下江,江面中間高、兩邊低,沿岸人們多叫它“圇水”。

    在這樣的水上行船,一是船得講究,二是船工技術得過硬。在沒有機動船之前,烏江下游通航江段上航行的船叫“歪屁股船”。“歪屁股船”不僅船板厚,船頭和船尾都翹得很高,這樣船頭才不至于往浪里鉆,船尾的浪也打不進艙里。而且這船的“屁股”一律向左歪,船尾和船身成30度夾角,這樣水急浪高之時船的轉向能夠快而靈活。人們撐著這樣的船在烏江下游求生活,自然得有不一般的膽識和智慧。

    不過“歪屁股船”也只能到德江潮砥,潮砥以上,江水就更急了,即便是“歪屁股船”,都使不上勁了。能使上勁的先是纖夫,再是攪繩機。再后來就有了機動船和卷揚機。

    烏江流域貴州段幾乎都是喀斯特地貌。何為喀斯特地貌?最通俗的解釋就是石頭比土多。

    由于石頭比土多,沿江兩岸人民的日子過得自然清苦。千百年來,烏江沿岸的人民眼睜睜地看著深谷下一條奔騰洶涌的河流,口里卻干得直冒煙。喀斯特地形,用地質學的說法就是石灰巖地形,雨水來了坐不住。由于地里不坐水,就長不出上好的莊稼。于是,歷代生活在江畔的人們都變著法子改變命運。

    烏江水道自古以來就是一條鹽道。鹽從四川運來,只能運到思南碼頭。到了碼頭之后,就只能靠人肩挑背馱分送到各地。于是,在鹽還屬于“硬通貨”的年代,有些人在這條道上發了財,但更多的人卻因此送了命。在我小時候,老人還習慣于把誰離世或者失蹤,說成是背鹽去了。

    不過一些人的離去,卻不是去背鹽,而是從軍,并因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近代以來,思南從軍走上革命道路的人很多,最著名的要算曠繼勛。曠繼勛,出生于思南縣大河壩區桂花鄉廟塘灣,早年入川參加反對清政府的保路同志軍,歷任排長、連長、營長;1926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冬代理川軍鄧錫侯部第7混成旅旅長職務;1929年6月帶領全旅在蓬溪起義,豎起“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的大旗,并建立起四川第一個紅色政權——蓬溪縣蘇維埃政府;1930年春任紅六軍軍長,參與開辟洪湖蘇區。此后,曠繼勛調赴鄂豫皖蘇區,任紅四軍軍長,率領紅軍創造了許多成功戰例。1933年遭張國燾誣陷并被秘密殺害。

    一代紅軍“虎將”雖英年早逝,但他理想信念的火種播撒在家鄉的土地上,生生不息。2009年9月10日,曠繼勛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前有曠繼勛一代英豪,后有紅軍長征在此飛渡、建立黔東革命根據地,烏江是一條“英雄河”。

    1934年建立的黔東革命根據地,是著名的早期蘇維埃政權,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三軍在賀龍、夏曦、關向應的率領下,與黔東人民共同開創取得的革命成果。

    1935年1月,紅軍長征隊伍在江界河碼頭強渡烏江,譜寫了紅軍長征的戰斗史詩。當時紅軍先遣隊突破烏江天險后,烏江兩岸的老百姓卸下自家的門板、床板扛到渡口,支援紅軍在烏江上架設浮橋,讓大部隊順利過江。

    不久前,我特意去了一趟今天的甕安縣江界河碼頭。作為當年紅軍強渡烏江的紀念遺址,這里已經成了著名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前來憑吊、接受教育和洗禮的人絡繹不絕。由于江界河下游興建了構皮灘水電站,江水被蓄了起來,水面變得十分寬闊,一艘艘游艇如成群的魚兒來回穿梭。江面上碧波蕩漾,低飛的燕子和高飛的雄鷹共舞,天高云淡,江山如畫,還有山頂上橫貫兩岸的江界河大橋,更是雄姿偉岸……

    站在江界河渡口,憶昔撫今,我的心中滿是抑制不住的激情。千百年來,滾滾江水奔流不息,目標永遠朝著光明的方向、人心向往的方向、人們追尋美好生活的方向。

    今年2月3日,恰逢新春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畢節市黔西縣烏江六沖河段,聽取烏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態修復保護和實施禁漁禁捕等情況匯報。總書記視察的六沖河段,是烏江一級支流,其水清景美的現狀,正是貴州對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作為貴州第一大河,由于水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烏江曾因部分流域治污形勢嚴峻,一度拉響生態“警報”,被老百姓戲稱為“污江”。

    但隨著環境保護法的出臺和貴州掀起的“鐵腕”治污風暴,這樣的局面發生了改變。

    加強磷污染防治,實行總磷特別排放限值,在全國率先推動磷化工企業磷石膏“以渣定產”;加強生活污水治理,全部建成縣級以上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整治貴陽市、遵義市黑臭水體;加強水生態修復,2018年全面取締網箱養魚,全面落實長江十年禁漁等措施,推進烏江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

    而烏江水能的綜合開發與利用,更是給烏江流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這兩只翅膀,一只是水能發電,另一只是生態旅游,兩只都是綠色經濟。

    烏江水電的開發利用最早始于1970年4月,當時興建的烏江渡水電站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并網發電,后來陸續建成了洪家渡水電站、東風水電站、索風營水電站、構皮灘水電站等。這些電站大壩,讓一條奔流的江水有了歇腳處,山峽一下就變成了平湖。“高峽出平湖”,一代偉人毛澤東在三峽吟誦的著名詩句,被一代又一代烏江人用智慧和勤勞抒寫在烏江流域,成了一個時代最美的華章。

    一江清水向東流。

    兩岸峰壁險峻,氣勢恢弘,江水清澄,倒影沉碧,今日之烏江源頭,已變成了如詩如畫的百里畫廊,成了游客旅游目的地,煥發出新時代的生機和活力。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999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久2019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华人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日本h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久久久久九国产精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久久99久国产麻精品66|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免费|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av片国产|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