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未來局局長姬少亭:希望我年邁時,還有好的科幻作品可以看
    來源:“新青年非虛構寫作集市”澎湃號 | 曹 萌 杜安琪 毛嵐清 王曉靜  2021年04月06日08:30
    關鍵詞:未來局 姬少亭

    簽售攤位前的排隊長龍、考驗認梗能力的絲帶收集、豐富到讓時間線紊亂的論壇、匯集國內外科幻界大佬的 fan meeting、市集、畫廊、cosplay……5月 25-26 日,“另一顆星球”科幻大會在北京舉辦,這是屬于科幻迷的狂歡。

    大會的主辦方是一家叫做“未來事務管理局”(以下簡稱未來局)的公司。用創始人姬少亭的話說,未來局的工作就是管理未來事,通過影響人類現在的一些微小活動來影響人類波瀾壯闊的未來。作為當下科幻圈最火的組織,未來事務管理局正從科幻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促進著中國科幻的發展。而局長姬少亭,也在這一過程中收獲著許多充滿成就感的時刻,獲得奔向 “未來星球” 的動力。

    一、與科幻結緣

    九歲左右的姬少亭,在家門口的報刊亭買到《科幻世界》,開始接觸科幻。她覺得,童話展現的世界通常都有著相似的背景和設定,而在科幻中,卻能夠找到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世界,她非常喜歡更有意思的科幻。當時姬少亭身邊喜歡科幻的人只有她的爸爸,她的爸爸經常和她交流科幻相關的問題,給她買了很多凡爾納的書,還會給她看很多科幻小說,或者將一些比較復雜的科幻故事講給她聽。當時的姬少亭不會想到,科幻將影響她的人生軌跡。《科幻世界》劉慈欣和韓松是姬少亭最喜歡的兩位科幻作家,二人被戴錦華評價為中國科幻的“兩極”。在成長過程中,她閱讀了大量他們的作品,從文字中去體會他們看世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并內化于心。在閱讀了劉慈欣的《朝聞道》、《科學家第一》后,姬少亭萌發了當科學家的愿望,雖然沒有實現,但依然希望投身到科研相關的行業。而在閱讀了韓松的《地鐵》、《紅色海洋》之后,姬少亭看到了他筆下展現出的世界和人性的種種可能性,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劉慈欣(左)和韓松(右)在劉慈欣和韓松身上,姬少亭還看到了豁達。當她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宇宙百萬光年之外的種種變化,會不自覺地從生活瑣事中脫離出來,將目光投射到更重大的事情上,比如宇宙星空和人類未來。后來,姬少亭也開始參與到科幻宇宙的構建中來。

    2006 年,姬少亭進入新華社工作。但在做記者的同時,姬少亭并未遠離科幻。2007 年,她在成都舉辦的世界科幻大會上遇到了姬十三。后來,姬十三創辦科學松鼠會和果殼網,姬少亭都是初創主力之一。此外,姬少亭還完成了一項影響力很大的具有科普性質的工作。2013 年 12月 2 日,嫦娥三號成功發射,姬少亭接到了宣傳這次航天工程的任務。她為中國登月機器車打造了一個“玉兔”的形象,開通了“月球車玉兔”的微博賬號。該賬號以第一人稱的“玉兔”視角,用形象的語言向大家分享探月的進程,并耐心地解釋遇到的問題。“早上好!我已經從嫦娥三號的頭上下來,走上月球啦!”“今天要從 10米的距離外,從不同角度給著陸器拍照,我想知道,怎么樣可以把女孩子拍得更好看?”……這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取得了很大成功,“玉兔”成為了嫦娥三號發射期間的“網紅”。

    2016 年,做了十年記者后,姬少亭想做一點不一樣的事。對當時的她來說,比做記者更有吸引力的,就只有科幻了。因此,她從新華社辭職,全身心地投入到未來事務管理局的發展。直到現在,姬少亭還是很熱愛記者這個行業,不過在當時,對科幻行業的責任感和對科幻作品的喜愛還是讓她做出了辭職的決定。

    對科幻行業的責任感是姬少亭投身科幻的初衷。她覺得,行業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有人站出來去推動、去改變,而她確實可以做一些事情。“即使是一些很艱苦的基礎工作,也需要有人去做。”另一方面,姬少亭投身科幻還有自己的“私心”,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到自己年邁的時候,還有很多好的科幻作品可以看。科幻是姬少亭最喜歡的東西,幾乎貫穿了她個人成長的所有經歷,影響著她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以及她的思維方式。對如今的姬少亭來說,科幻幾乎就是生活本身。她的愛好,她的工作,她的朋友,她之后的規劃,都跟科幻有關。

    二、姬少亭眼中的中國科幻

    作為幾十年的“科幻迷”,姬少亭見證了中國科幻從早期發展到今天的過程,并參與和促進著科幻的發展。

    在姬少亭看來,中國科幻的發展是一個不斷“中國化”的過程,科技的發展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90 年代的中國科幻作品,通常都會把故事背景放在國外,人名、地名是國外的名字,人物的說話方式也帶著“翻譯腔”。

    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科技不斷發展,除了技術上的突破,還涌現了一批優秀的科學家。或主動,或被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目光投向快速發展的科技領域,比如航天和工業物聯網等。

    不斷增強的科技實力一方面為中國的科幻作家提供著寫作基礎,另一方面也讓他們越來越自信。中國的科幻作品開始在中國講故事,讓中國人成為故事的主角。比如劉慈欣就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個叫丁儀的科學家形象,不修邊幅卻有著曠世奇才,在《球狀閃電》、《三體》、《朝聞道》、《微觀盡頭》等許多小說中都有出現。未來局簽約的另一位年輕作家趙壘則在自己的作品《傀儡城》中展現了中國式賽博朋克。通常情況下,賽博朋克的背景設定在日本或者香港,而趙壘把背景設定在了中國工業重鎮東北,講述了非常“大中國”的故事。姬少亭很看好中國科幻的未來。首先,中國的人口基數非常巨大,為科幻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潛在的人才,也提供了巨大的消費市場。如果說 70 后、80后還有“科幻迷”和“非科幻迷”這樣的區分的話,到了 90 后、00 后,已經很少有人完全不接觸科幻了。在科技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視野非常開闊,也愿意關注未來,他們都是科幻的潛在受眾。其次,科幻的歷史發展也已經印證了很多次,大量的優秀科幻作品一定誕生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國家,而中國正是這樣一個國家。比照美國現在的市場來看,中國科幻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姬少亭提到,現在美國的電影很少有“非科幻”的內容了。科幻在整個文化產業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延伸到電影、電視劇、動漫、游戲以及各種衍生品領域。很多房地產公司也對科幻非常感興趣,將來有可能會建造科幻主題的樓盤、寫字樓。

    在未來的中國,科幻也會完全融入我們的生活,在整個社會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將來我們去看一部電影,并不是因為它是一部科幻電影,而是因為它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三、從《流浪地球》到更廣泛的視覺化呈現

    2018 年的除夕夜,姬少亭在家鄉西安看了《流浪地球》的零點首映。這是她第三次看這部電影,還是看哭了。

    這部電影被認為是“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作品,而它的部分前期宣傳工作由未來事務管理局完成。未來局在電影上映前舉辦了一些觀影會,在《流浪地球》的第一個觀影會上,導演郭帆和原著作者劉慈欣第一次在電影院完整地看成片。這些觀影會邀請了不同領域的觀眾,包括各行各業的 KOL、學者、科研工作者、投資人,影視行業從業人員、作家等等。這些觀影會形成了《流浪地球》最早期的一波口碑傳播。

    在姬少亭看來,《流浪地球》引起劇烈反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本身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其次,電影呈現的是非常正能量的東西,可以提振大眾對中國電影、中國科幻的信心,這也是當下大家很需要的。另外,這樣一部質量過關、感情充沛的電影出現在了正確的時間。如今大家對科幻電影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需求,而好的國產科幻電影仍然稀缺,《流浪地球》填補了這一空白。《流浪地球》姬少亭對于中國科幻電影的市場充滿信心。她認為,中國當下的電影工業水準并非很差,也不是影響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絕對因素。技術不能決定一切,《太空漫游 2001》僅僅憑借 50 年前的技術,就成為了電影史上無法超越的偉大藝術作品;《流浪地球》的預算僅僅是《星球穿越》的零頭,是以韓國的特效水平拍出的科幻電影,同樣取得了成功;而即便是好萊塢,也有很多特效非常好但是整體效果差的電影。

    因此,我們并不需要等待中國的電影工業足夠成熟才能創作出優秀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已經證明了這種可能性。《流浪地球》的拍攝過程有 7000人參與,也許這些人在電影的創作過程中只是一個無關輕重的小角色,但未來可能就是中國科幻的中堅力量。中國的科幻電影和電影工業,正在互相促進,共同發展。而未來事務管理局也參與到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進程中來。和美國一樣,中國也需要從內容到版權、制作、渠道分析、受眾分發等各環節打通的傳媒系統。有一些鏈條已經存在,但在過去并沒有跟科幻連接在一起,未來局要做的正是這種連接工作。

    目前,《少女哪吒》的導演李霄峰,正在跟未來局一起創作韓松作品改編的電影《冷戰與信使》;《河神》的聯合出品方工夫影業,正在和未來局一起創作一部劉慈欣作品改編的網劇。一方面,未來局為影視項目提供科幻作者和科學顧問。另一方面,未來局為旗下有影響力的簽約作者對接影視項目,包括“找資金、人力投入、寫大綱和劇本”等環節。

    除了電影外,未來事務管理局還探索著科幻小說視覺化呈現的更多方式,包括插畫集、繪本等。在不久前,未來局和三體宇宙、森雨文化一起,邀請了近百位畫家,制作了《三體藝術插畫集》。在開啟眾籌后的一分鐘內,就完成了眾籌金額。

    未來事務管理局所做的事并不僅僅是在科幻電影領域,而是從人才培養、線下互動、線上傳播等多個方面促進中國科幻黃金時代的到來。

    2013 年創立至今,未來事務管理局已經簽約了劉慈欣、韓松、郝景芳等 40余位科幻作家,培養過的作家超過 200 人,下設“果殼閱讀”、“未來科幻大師工作坊”、“不存在日報”等媒體,舉辦了科幻工作坊、科幻大會等線下活動……2017 年,當初那個僅有 30 人左右的小公司完成了 A 輪融資,估值超過 1 億。

    而根據姬少亭介紹,未來局最重要的還是人才培養的工作。“我們是最懂科幻的一家文化公司,這是我們公司的命脈所在,也是我們公司最大的優勢。”在姬少亭看來,科幻產業已經初步發展起來,時代背景、資金、受眾條件都具備了,現在缺的主要還是生產方面的人才,不僅僅是科幻小說作家,還有導演、編劇、剪輯、特效、燈光、美術設計等方面的人才。

    未來局挖掘了很多有特色的青年科幻作家,簽約作者或者他們的作品,參與其作品的出版和后續變現。未來局還舉辦了一系列工作坊,為科幻作家提供了許多接觸中國前沿科技的機會。在這些工作坊中,科幻作家來到科大訊飛、螞蟻金服、中科院植物所、丹寨萬達小鎮等機構,和科學家、工程師展開交流,認識到現在科技的可能性,獲得講述未來的靈感。

    姬少亭認為,中國科幻的發展將來很可能會出現一個良莠不齊的時期,這就更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科幻事業中去。科幻領域也存在著“二八定律”,“沒有人一生當中寫任何東西都出手不凡,即使有也是很少見的。所以一定是在大家都寫了很多作品之后,才有可能誕生出好的作品。”這也是未來局培養大量作者的原因。讓這些老作者、新作者都去寫大量的新作品,數量多了,里面才會有發光的金子。

    最近,未來局還啟動了青年導演培養計劃,采用一對一、一對多的長期重點培養模式,努力培養少而精的導演人才。

    除了人才的培養和發掘,姬少亭的團隊也致力于傳播科幻文化。不管是線上的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的傳播,還是線下的科幻大會、海內外科幻交流等,都是未來局科幻文化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姬少亭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上科幻,成為科幻的從業人員或者消費者,也希望科幻能夠真正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姬少亭坦言,和其他創業者一樣,她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她覺得,這都是正常的。“因為我自己本身喜歡這個東西,所以過程中任何創造性的結果和成績,都是我非常大的動力,這種動力也是我克服困難的重要原因。”當培養的新作者寫出了非常棒的小說;當科幻大會舉辦得非常成功,現場很多科幻迷的眼睛里閃爍著光芒;當旗下作者的新書賣得很好,或者入圍、得獎;當喜歡的 IP 項目有了進展……對姬少亭來說,都是非常開心、充滿成就感的時刻。

    在未來事務管理局“另一顆星球”發布會上,姬少亭說:“如果科幻的黃金時代還會再度降臨的話,我們相信它一定會發生中國。”

    2021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99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射精管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网站|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婷婷午夜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国内精品视频九九九九|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伊人久久精品午夜|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久久成人影院精品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