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盛開的山村》
《鮮花盛開的山村》
作者:馬金萍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2月
ISBN:9787538765168
定價:68.00元
第一章
天馬山出事了
天馬山出事的那天早上,其實,跟平時沒啥兩樣。家家的煙囪該咋冒煙還咋冒煙;公雞照樣在墻頭上打鳴,母雞的屁股里憋著待下的蛋,照樣急得顧頭不顧腚地遙哪兒找窩;狗兒們趴在自家的門口,照樣懶洋洋地蔑視著過往的村民,有看不順眼的就裝橫狂吠幾聲。村主任,或者叫村支書也行的梁廣發——他現在是書記、主任一肩挑——照樣光著膀子在院子里洗臉,然后晃動著他那醬塊子腦袋,拿著牙刷在他那張說一不二的嘴巴里擱棱著,從嘴里冒出來的白沫子帶著絲絲縷縷的血跡,看著令人惡心。他剛才刷牙時用勁兒過猛,把牙花子給戳破了。
一切都跟平時沒啥兩樣。梁廣發他老婆馮蘭英——那個外號叫大醬缸的胖女人,照樣晃動著兩瓣滾圓的大屁股在廚房里忙著早餐,他們唯一的兒子梁曉春照樣懶洋洋地偎在被子里擺弄手機……
就在這時候,村會計小算盤急匆匆走了進來。他朝梁廣發努力地擠出一絲諂媚的笑,然后小心翼翼地說道:“主任,出事了!”
梁廣發瞪著他那鑲在大餅子臉上的兩個牛卵子眼睛,蠕動著厚厚的大嘴唇子,看著他問道:“咋?出啥事了?”
小算盤說:“你沒聽見外面120急救車叫喚嗎?村里有十好幾戶村民食物中毒了。鎮醫院來了三輛救護車,正往醫院拉呢。”
梁廣發用毛巾擦了擦堆滿牙膏沫子的嘴巴,說:“食物中毒?咋還食物中毒了呢?吃啥吃的?”
小算盤說:“不知道啊。”
梁廣發愣神兒了片刻,然后拽了件外衣,披在身上,朝小算盤晃了一下醬塊子腦袋,說:“走!”
兩人便走了出去。
這時,梁廣發他媳婦大醬缸追了出來,針扎火燎地說:“曉春他爸,飯都好了,你不吃飯了?”
梁廣發沒理她,跟著小算盤已經匆匆地走出院門了。
在梁廣發看來,他們天馬山出的這事也算不了啥大事。不就是有那么幾戶村民吃壞了肚子,連拉帶吐嗎?上醫院打兩個吊瓶,緩緩腸胃,把拉稀止住,不就沒事了嗎?沒承想,這么點小事,讓他弟弟梁廣財的女兒李曉雪給整壞菜了。
說起來,這梁廣財并不是梁廣發的親弟弟,而是被他們梁家收養的一個孤兒。這都是好幾十年前的事了,據說,這梁廣財是個私生子,他父親是當時從城里下放到天馬山勞動改造的一個右派的兒子,那小伙兒跟村里一個女孩兒好上了。由于他爹是右派,女孩兒家就不同意女兒跟右派的兒子搞對象,但沒想到,兩個年輕人一時沒把控住,竟然生米煮成熟飯,小伙兒把女孩兒的肚子給搞大了。于是女孩兒家就告那小伙兒強奸,小伙兒嚇得無計可施,只好腳底板抹油——跑了。這一跑,從此就沒了音信。那年頭是不能隨便打胎的,女孩兒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最后只好把孩子生下來了。孩子生下來,女孩兒家不想要,女孩兒自己也覺得沒臉見人,因此整天以淚洗面,再加上當時的衛生條件也不好,女孩兒就得病死了。剛生下的孩子便成了孤兒。當時,梁廣發他爹梁萬全正在生產隊當隊長,看這孩子無人撫養,不管咋說也是一條小生命,于是就把這孩子抱回家來,靠著生產隊豆腐坊的豆漿和廣發娘的小米稀粥,才把這孩子拉扯大了。因此,這孩子就隨了他們老梁家的姓了。按著他們老梁家“廣”字輩的排行,起名叫梁廣財。
梁廣財長大之后,老梁家又張羅著給他娶了一個媳婦。那媳婦名叫李鮮花,是李家窩堡李老倔的二閨女。她跟梁廣財結婚后,生了個女兒,一開始起名叫梁曉雪,后來,李鮮花覺得,反正自己男人也不是老梁家的親生骨肉,女兒干脆就跟自己姓得了。于是,女兒生下來不久,他們就從梁廣發他父親家搬出來單過,落戶口的時候,李鮮花也沒跟自己男人商量,直接就把女兒的名字給改成李曉雪了。
這李曉雪是個小網紅,整天拿著個破手機,專門找村里那些稀奇古怪的事進行現場直播。什么蛇盤道、狗掐架、王八扒沙、螞蟻搬家,都是她直播的素材和內容。據梁廣發他兒子梁曉春說,李曉雪現在的粉絲都已經超過幾十萬了。她的直播間里,每次直播,圍觀者都不少于萬人,影響力相當了得。李曉雪是省城輕工學院畢業的,畢業后也沒找到像樣的工作,回到村里,也沒啥活兒好干,于是就迷戀上了網絡直播,沒想到竟然吸粉無數,靠粉絲們給她刷的禮物,差不多都能養活自
己了。
村里發生了大面積食物中毒事件,鎮衛生院急救車進村拉人,李曉雪進行了現場直播,通過網絡,這件事很快便傳播開來。如果是一兩個村民自己在家吃了不潔的食物,引起了中毒,也就沒啥事了;問題的關鍵是,這十幾個食物中毒的村民是因為吃了在天馬河里打上來的魚才引起中毒的。于是就有村民懷疑,能不能是因為天馬河的水被污染了,引起了魚的死亡——因為頭一天,村民梁廣福,也就是梁廣發的親大哥,上天馬河里去電魚,電死了能有十來斤白鰱和小鯉拐子,回家后,就找了幾個比較要好的村民上他家去喝酒。中毒的正好就是那幾個上梁廣福家吃魚的村民。這其中也包括李曉雪她爸梁廣財,還有村治保主任苗長喜,以及梁廣發他本家哥哥、他們這輩人中年歲最大的老大哥梁廣祿。因為天馬山村老梁家是大戶,百分之五六十都是他們梁姓人家,因此,這次中毒的村民大多也都是他們老梁家
的人。
其實,梁廣發不擔心別的,他最擔心的就是村民們的聯想。因為,人們一聯想,就會把天馬河水的污染跟天馬山上的鉛鋅礦聯想到一起。而那個鉛鋅礦,就是他梁廣發的命根子。這些年,天馬山村之所以能成為省市縣的一面旗幟,之所以能成為致富的典型,老百姓的日子之所以能過得這么好,就是因為有了這個鉛鋅礦。而這個鉛鋅礦,正是他梁廣發在任時招商引資開發起來的一座小礦山。說是小礦山,其實規模也不算小,鼎盛的時候,礦上的工人有三四百名,村里幾乎每家都有在礦上上班的。那時候,天馬山上每天炮聲不斷,走石飛沙,鏟車的轟隆聲不絕于耳,拉礦石的各種車輛絡繹不絕,崩下來的礦石大車小車地往外拉,錢票子呼呼往里進,最好的年頭,村里邊每戶村民的分紅都不少于萬元,有的人家能分到三五萬,最多的甚至能分到七八萬。梁廣發也正是因為開發了這座鉛鋅礦,才贏得了他在天馬山的地位。他的權威,在整個天馬鎮都是不容小覷的。他們村是天馬鎮最大的納稅大戶,他不但是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而且還是市勞模。在天馬山村,不說他東邊一跺腳,西邊就亂顫,起碼也得忽悠一
下子。
但近些年,隨著政府對環境治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天馬山鉛鋅礦縮小了開采規模,礦工裁減了幾乎一半,開采力度也不那么大了,宣傳的調門也不那么高了。所以,這兩年一直有人在梁廣發耳邊聒噪,說天馬山鉛鋅礦污染,得想辦法加大治污力度,等等。
梁廣發一聽這個就心煩。一個崩石頭,可勁兒讓它污染,還能污染到哪兒去?不就是有點石頭渣子嗎?不就是放炮時起了那么點粉塵嗎?不就是風鉆機打眼時流出那么點污水嗎?這么一座大山,這點污水,這點粉塵,就給污染了?這不是沒事整事小題大做嗎?
是,天馬河水是不像頭些年那么好喝了,村里從天馬河引進的自來水,也有村民懷疑是不是污染了;甚至,村里一些有條件的村民,都不用從天馬河引來的自來水做飯了,除了洗菜、洗衣服,做飯都用在小賣店買的礦泉水了,有的人家還自己打了井,但這也不能說明天馬河就污染了呀?老農民這玩意兒就是不能慣著啊,一慣就起刺兒,給點陽光就燦爛,這才過幾天好日子啊,就吹毛求疵說三道四了。
梁廣發跟小算盤從家出去的時候,村子里已經靜下來了。那些食物中毒的村民都已經被鎮醫院的120急救車給拉走了。梁廣發是村主任,這種事他不能不問。于是,他就坐著小算盤的車往鎮醫院趕去。一路上,腦袋里也不知都想了些什么。說實話,當時梁廣發并沒把這件事當作多大回事,他尋思象征性地到醫院看看那些食物中毒的村民,村里該花多少錢花多少錢,對那些人安慰安慰,以顯示自己這個村主任對村民們的體恤。作為他來說,這也就夠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