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題材圖書如何吸引青少年讀者?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目前市面上關于京劇題材的圖書雖然不少,但是長篇小說形式的京劇題材的青少年讀物卻是童書行業中的一塊空白。在浙少社文學分社兒童文學編輯部主任龔小萍的策劃下,由兒童文學作家周銳創作,以京劇為題材,以熱血少年的勵志成長故事為主脈絡的長篇小說系列“梨園少年三部曲”應時而生,首作《八臂哪吒》于2021年3月上市。這是一部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注少年勵志成長的京劇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主要講述了20世紀初的幾位少年,因對京劇的喜愛而相遇相知,在艱苦的學藝生涯中砥礪前行、薪火相傳的感人故事,全景式地展現了京劇行業的全貌以及一代京劇人的熱愛、敬業與信仰。
目前市面上關于京劇的圖書大多是科普圖畫書或者學術書籍,眼前這本京劇題材的長篇小說,該以怎樣的市場定位和包裝形式來打造,才最貼合文本的氣質、詮釋其精神內核,同時又適合當下廣大青少年讀者的審美趣味?經過深入討論,編輯團隊將圖書整體風格定位為:品質、經典、中國風,同時又具有現代感、潮流感。
內文整體風格上,我們遵循的是對傳統的堅守。主色調為紅色,從扉頁、目錄、序言、正文到附錄,紅色貫穿圖書始終,或是大面積鋪排,或點綴于版式中,或小裝飾元素的形式彰顯其間。封面和內插的風格上,我們追尋的是藝術呈現方式上的突破。為該系列圖書擔任插畫工作的是90后畫家張文綺,她畢業于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旅居紐約,致力于用畫筆打造一個充滿詩意與文化碰撞的奇幻世界,作品曾獲多個獎項。在她的自述中,陪伴她長大的曾祖母讓她從小便與京劇結緣,通過曲藝頻道觀看了眾多京劇名家的演出,在她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喜愛京劇的種子。而長大后去現場觀看京劇演出,給了她更多藝術上的震撼,那些華麗閃亮的京劇服飾,觀眾喝彩聲所營造的熱烈氣氛,以及那些轉場、布景、樂池,都讓她深深著迷。對于這個有著特殊意義的題材,張文綺全身心地投入創作。她查資料,看演出影像資料,書中涉及的每一出劇目都觀看了數個版本,然后挑選視覺表現上最適合的版本作為參考來繪制。令人欣喜的是,《八臂哪吒》的插圖榮獲“第63屆紐約插畫師協會書籍銀獎”。
除了選題和插圖,浙少社編輯團隊也從其他維度上做了多番努力,希冀打造出又一部精品圖書。
第一,深挖內容之本。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高超的敘事技巧,讓文本幾近完美。面對如此優秀且題材獨特的文本,編輯就不應該僅限于修正文字標點差錯這些基礎性的案頭工作,而是應該從更深層次挖掘作品文字的力量。于是,我們從京劇表演家、文學評論家等不同維度,邀請了多位名家對作品寄語品評,最終獲得了諸多中肯之語。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上海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田慧評價道:“有梨園之逸事,有諸生之宏志。”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王珮瑜評價道:“作者想展現的是那個京劇像雜草一樣野蠻生長的時代,底層京劇從藝者的酸甜苦辣,能從小見大地窺探整個京劇舞臺班子的運作以及行業的發展。”這些精辟妙言被放置在序言或者封底中,增加文本的厚重感,也輔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第二,精心編排板塊。對于普通讀者來說,閱讀一部京劇題材的小說有一定的閱讀門檻,書中涉及大量京劇曲目,雖然作者將其中一些曲目的劇情轉化為小說素材,揉入故事情節或人物對白中,但還有其他大量曲目無法一一展開細說。于是,在圖書附錄部分,我們設計了 “周銳說戲畫戲”板塊,在小說中提及的數十個曲目中,選擇了出現頻率較高或者對小說情節影響較大的15個,由作者親自撰文并配圖,文圖并茂,作為延伸閱讀素材。
第三,匠心打磨裝幀。開本采用32開,端莊大氣。在內文排版上,版心疏朗有序,字體視覺效果佳。題頭處的設計清爽利落,采用極簡的線條做點綴,輔以裝飾感較強的小圖。圖書切口的設計也頗費巧思。在紙張選擇上,正文選用了80克的本白超感紙,匹配后期的雙色印刷。前后環襯和內插則是以插頁的形式,手工插入,選用100克的雙膠紙,以期實現良好的四色印刷效果。在贈品上,精心設計了4款書簽,隨機搭配,與圖書一起抵達小讀者手中。
希望書中精彩的梨園故事、勵志的少年成長、豐富的戲曲掌故、古典的表達形式,能成為一個引路者,引領更多人去關注和了解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