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生命教育圖書出版好時機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始料未及的沖擊,出版業和社會閱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為圖書消費模式的變化、圖書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未來圖書市場方向的變化。
面對這種變化,出版人該如何應對?我的思考是穩定出版規模、提升出版品質,推動出版向精品化發展,堅持以優質內容資源建設為中心,努力把每一個項目做精做專。近期,未來社科普編輯室策劃了《給孩子的健康繪本》選題,以新的內容,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經此一疫,大家對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切的感悟。如何強身健體、如何增強免疫力、如何調配營養、如何預防疾病、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健康問題,是此次疫情之后會被長期關注的重點,這正是教育觀念調整的好時機,自然也是出版生命教育圖書的好時機。
今年,科普編輯室將圍繞兒童心理生理健康、青少年科學思維品質培養、科普繪本、科學啟蒙、科普教育、人物傳記、環保主題、STEM等方面,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角度入手,深入挖掘逐步形成套系,通過形式多樣的圖書、課程、電子出版物等。并且通過閱讀推廣服務,將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請到孩子身邊,以面對面交流的方式,為孩子們點亮“科學的明燈”。此次訂貨會,科普編輯室將把《超級工程翻翻書》系列作為重點向大家推薦。該套書分為《交通》《科技》《能源》《建筑》4冊,每冊包含8個中國在科技、交通、能源、建筑4個領域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世界一流超級工程,以手繪翻翻書的形式為孩子講述超級工程背后的科學原理、先進技術和人物故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宏偉目標,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追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在選題策劃上應對相關選題進行深度挖掘和反復論證、推敲,既要保證選題的科學性、合理性,又要與編輯室的出版方向、特色、優勢相符合,在發揮特色優勢的基礎上,彰顯圖書出版人的責任與擔當。
科技進步與創新是推動整個圖書出版市場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在圖書出版市場的轉型發展過程中,圖書出版機構必須把握新媒體技術應用帶來的發展機遇,不斷提升出版企業的新媒體運用能力,以互聯網思維和“出版+” 的眼光,積極穩健地布局包括紙質出版、數字出版、在線服務等在內的融合發展戰略, 拓展圖書出版的業務覆蓋面,實現圖書出版的立體化、融媒體化。
每一次突發事件的背后都是“危”與“機” 并存。我們既要客觀審視圖書出版存在的優勢與短板,把握讀者的閱讀需求變化,又要利用疫情發展變化的窗口期,調整出版計劃和節奏,進行資源的優化整合,謀劃后疫情時期圖書出版市場的“突圍之路”,不斷開拓全民閱讀市場,打造以新技術為支撐的出版平臺,為文化強國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系未來出版社科普編輯室副主任)